79文学>军事历史>大宋昏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智若愚显智慧

御龙卫。

御龙卫甚大,能容纳近百人的大厅摆满了桌子。

这里一片忙碌,每个人案上都有一大堆的账目文件。查账的查账,算数的算数。

串档算珠,也就是后世的算盘。噼里啪啦声一片,倒是颇为动听。

“海州盐税账目出来了!”

“楚州粮税账目核算完毕!”

“江宁府铁税核对完成!”

“泸州经制钱计算完成!”

“寿州月桩钱账目出来了”

每算完一笔账目,报账者都会大喊一声,然后将核对好的账目寄到潘不风面前的长桌上。

而此刻潘不风身边坐着的正是赵桓。

赵桓随手接过一张核对好的账目:“潘不风,朕知你平声最恨贪官。所以成立这御龙卫,你给朕查查。全国各地还有多少账目被隐瞒不报,又有多少官员巧立名目搜刮敛财。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潘不风这旁边躬身道:“陛下,各地账目混乱。许多地方官员都私设税种,巧立名目,百姓是苦不堪言呐。小人在山东就是被逼的走投无路,我们全村上千口子人被官府税收逼死的就有十几名之多。”

赵桓倒吸一口凉气,大宋糜烂至此,难怪亡国。

“不风,朕给你绝对的权利,望你不辱使命。这些账目你们现有什么问题吗?”

潘不风摇了摇头:“看这些账本你现不了什么,各地官员都会把账目表面上做的漂漂亮亮。除非你去各地实地查看,看看那里的百姓真实缴税数量,否则很难查。”

赵桓点了点头:“那就将御龙卫撒出去,到各地清查核对。一经现有贪腐营私行为,不必上报直接处决,先斩后奏!”

潘不风道:“陛下,这反腐之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况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咱们还是先把各地账目核算清澈再动手不迟。”

“嗯,核算账目需要多久?”赵桓问。

潘不风叹了口气:“眼下御龙卫依旧人手不足,还尚需时日。”

赵桓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人手的事朕来解决。”

突然赵桓看到桌子上一份经制钱的税收列表,上面税收五花八门。他拿着账目问道:“这是哪里的?怎地如此之多。”

潘不风接过一看:“起奏陛下,这是泸州经制钱税。据规定,凡是买卖田宅、酒糟,以及进行一切民间钱物交易,每交易1ooo文,由官府征收3o文的“经制钱”,后又增加到56文。“经制钱”涵盖范围极广,可谓雁过拔毛,在一些地区征收的经制钱甚至达到了正税数额的三倍至多。另这经制钱下面还有许多繁琐的税赋名目,百姓苦不堪言。”

“朕若是要取消这经制钱呢?”赵桓问道。

潘不风皱眉道:“陛下,这事末将就不懂了。需去问问户部。但若是取消经制钱,朝廷开支税收就无法凑足,国库就会空虚。”

赵桓又拿起另一份账目:“月桩钱,这个是军费开支,这个不能少。朕明白了,潘不风,你给朕把这些账目核算清楚。”

“遵旨!”

紫宸殿早朝。

“朕这几日去了趟御龙卫,不看不知道,我大宋税收这么多名目。战事止歇,朕本想与民生息,这如此多的赋税百姓怎能承受,户部尚书,你有何良策吗?”

新任户部尚书段小荣站出来道:“陛下,若减免赋税则会展生产,但朝廷收入却又减少。若是朝廷收入多了,百姓却又疾苦,中间实则两难。”

赵桓看着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这与他曾任的相州知州不太一样,没有现此人有什么出色的地方:“朕我问你的是你有何良策,不是听你诉苦的。朕想减免赋税,与民生息,你以为如何?”

段小荣摇了摇头:“陛下,臣不同意减免赋税。如今我大宋国库空虚,前方将士还需要大量粮草军饷,加上百官俸禄还需放。若是减免赋税,朝廷万万吃不消。”

赵桓心烦意乱的摇了摇手:“下去。”

段小荣缩回人群不再言语。

“还有其他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桓问道。

众大臣窃窃私语,就是没人应声。谁不知道,减免赋税朝廷收入就会减少。朝廷收入减少了,官员俸禄自然就少,傻子才站出来呢。

“退朝!”赵桓颇不情愿的道。

散朝后一众官员围着段小荣拍起了马匹。

“段大人新官上任就拒绝陛下减免赋税,实在是英明啊。”

“哎,要我说段大人此事干得漂亮。若是陛下减免了赋税,咱们俸禄肯定会降低,到时候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就是,段大人比起以前那孟炕头可是好多了,以后还需仰仗段大人咯。”

“就是,就是。以后段大人在京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下官们能帮得上忙的尽量会帮。”

段小荣笑着和众人抱拳行礼:“好说好说,咱们都是同殿为官,以后当互相照应才是。”

“段大人说的对啊,告辞告辞!”

“请请请……”

众百官与段小荣在宫门外挥手作别,现在百官对他印象都非常不错,这个户部尚书比那又臭又硬的孟谷饶强了一百倍。

赵桓在南宫怜儿处一脚将凳子踢翻:“这个王八蛋段小荣,朕还以为有什么过人之能。这才把他从相州知州调回京师任户部尚书,怎奈原来是个绣花枕头。”

南宫怜儿难得见他生这么多大气,忙问端倪,赵桓就把早朝时的情形说与她听。

南宫怜儿进宫后变得非常温柔,于是劝道:“陛下,我们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智若愚显智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