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二四章 国家政治 3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二四章  国家政治(3)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七日,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磋商,北京政府派出的人员和外蒙古活佛派出的代表,就外蒙重新回归中国,取消独立,取消帝号及“共戴”年号一事达成协议,并签订了《库伦协议》。美中不足的是最后阶段俄国人知道了消息,横插了一竿子,让最后的签约方多了一位;但这丝毫不影响外蒙古回到中华大家庭的趋势,反倒让国际社会对回归多了一个见证国。

中华民国大总统特派都统衔宋小濂、少卿衔上大夫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陈篆;俄罗斯帝国大皇帝特派驻中国公使库朋斯齐、驻蒙古外交官兼总领事国务正参议官亚力山大·密勒尔;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特派司法副长额尔德尼卓囊贝子希尔甯达木定、财务长土谢图亲王察克都尔札布为各自的全权专使和代表,参加了最后的签字仪式。

《库伦条约》主要内容为:蒙古声明并无独立事情、取消帝号及“共戴”年号,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省;一切权利由北京政府总统府予以授予,外蒙古之一切皆效仿内地各省。政府有在外蒙各地驻军及税收等权利,地方官员之任免由博克多哲布尊丹和总统共同商议决定,但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乌兰固木、乌列盖、库木古尔、达尔罕这些地方的官员必须由北京政府任免。此前由外蒙政府与各外国订立政治及土地关系之所有条约全部作废,不予承认;各国在外蒙之一切事务需重新与北京政府商定。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名号受大中华民国大总统册封,外蒙古公事文件上用民国年历并可兼用蒙古干支纪年;同时限制蒙古王国大臣低下奴隶和土地的数量,以保证。

条约同时规定:俄国承认外蒙为中国的一部分,不再对外蒙事务进行插手干涉;俄国政府遣派在库伦代表之领事卫队不过一百名,其在外蒙古他处已设或将来与中国政府同意添设俄国领事署或副领事署时,每处卫队不得过三十名。取消俄国在外蒙铁路、邮电、税则等方面的所有优惠待遇,同其它国家一样。凡遇有典礼及正式聚会,中国驻库伦大员应列最高地位。如遇必要时,该大员有独见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之权。

历史上的一九一五年外蒙古与中国政府的恰克图协约,因为俄国人的参与和幕后操纵,完全是有利于俄国的一个谈判和条约。外蒙古虽然宣布取消了独立,但却成功的实行了自治,为以后的分裂和苏联人的干涉埋下了伏笔;正值小日本在威逼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俄国人趁火打劫之下袁世凯政府不得不签订了标志着外蒙古地区沦为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的《中俄蒙协约》,默认了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但现在不一样了,首先是外蒙古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回归,其次是他要求的外蒙古自治被北京政府拒绝,只能接受归于政府管辖这一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沙俄在欧洲战场的接连失利,俄国政府在一些兵员雇佣抽调和各种战争补给方面,给了外蒙政府很大的压力。不但组建不久的一个骑兵旅被抽调去了俄国参与对土耳其骑兵的作战,在后勤兵员的补充方面,也是要求外蒙各部落提供大量人员,甚至各部落生产的粮食、牛羊肉也必须先上缴满足俄国战争的需要。这不但让外蒙古底层农牧民不堪忍受,就是上层的蒙古王公大臣们,也不甘自己的奴隶生产出的本来供自己享用的一切被俄国人拿走。

于是,王公大臣和俄国人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并且俞来俞激烈,这个时候他们就想到了北京政府对他们的好,那个时候他们什么也不用上缴,反而可以每年从汉人那里获得很多的金银财宝,日子很是舒坦,这些人开始怀念往日高高在上的生活,不想再在俄国人的阴影下搞什么独立了。加上内地这几年做的一些事情,也让蒙古高层感到了压力;几次大胜日本,外蒙和内蒙交界处军队压境,让外蒙高层感受到中国现在的不一样。

另外,在博克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派人联系同样宣读独立的西藏地方政府时,获悉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西藏政权并不是真心的想独立,也没有外界宣传的那样同北京完全绝交、彻底不相往来。西藏宗教界第十三世*喇嘛土登嘉措和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尼玛两人都向博克多哲布尊丹写信说明他们实际的情况,英国人的势力在西藏已经远不如从前,虽然表面上西藏政府和英国政府关系很好。这个结果让外蒙宗教喇嘛很是害怕,联想到自己之前的投靠对象俄国现在的样子,主动回归中国,也许才是正确选择,这才有了活佛派人主动联系北京政府要求回归一事。

《库伦协议》一出,自然是满世界皆知,中国人民自然满心欢喜群情鼓舞,外蒙古终究还是回到了自己的怀抱。但日本、俄国等就很不是滋味,特别是沙皇俄国。对失去这么一个远东可能的殖民地非常痛心;据说已经离开圣彼得堡,亲自前往西线战场,督促和领导俄军同德军作战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在看到报纸的报道后,对自己皇后的所作所为很是发了一番脾气,连带宠臣拉斯普廷也被在电报里面责骂了一顿,但这已经于事无补。

和自己的祖先一样,尼古拉二世对于土地的渴求是永无止境的,他继续了祖先野蛮、贪婪、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二四章 国家政治 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