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当暴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让你们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自然清楚崇祯皇帝的心思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少花就少花,实在不行,花一文得有十文的好处才行。

如今温体仁提出来的封赏,只是区区一个亲王的头衔外加一些其他的赏赐就把人给打发了,这种好事儿自然是皇帝乐意见到的局面。

想了想,张惟贤就赞同道:“臣以为如此甚好,可另许张绫阳君三百护卫,任其在朝鲜军中挑选?”

这下子崇祯皇帝更高兴了。

三百护卫跟大明藩王们被削去的三个护卫或者几个护卫不一样,那就是简简单单的三百人。

不像是大明藩王,一个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到了绫阳君这里,干脆等于是只剩下了三百甲士而已。

至于说三百朝鲜甲士能翻起什么风浪来,打死崇祯皇帝这个历史小白他也不会相信光锦衣卫都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彻底怼死这三百甲士。

事情商量到了这个份上,其实已经等于是接受了绫阳君的内附,所欠缺的也不过是时间和流程而已。

毕竟内附不像是上街买菜那么简单,一整套的流程走下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琉球的内附流程还没有走完呢,更别说比琉球大了许多的朝鲜了。

而最最重要的流程,就是开头第一步首先要由朝鲜使节在朝堂之上提出绫阳君愿意献土来归的请求。

只是第二天的大朝会刚刚开始,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等朝鲜使节开口,就直接吩咐道:“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应了,随即便从旁边的小太监端着的托盘之中取过圣旨,朗声读了起来:“

朕仰承天道,俯御万方,念此军民,谁非赤子,只因辽东建奴为乱,一二无知,渐至胁迫从奴。

辽东百姓多受其苦,亡辜被僇,不知其几。朕痛心恻念,寝令靡宁。

目今兵甲齐备,行将大兵加剿,必定玉石难分,虽指示生路,犹恐各官举行未善,若辈猜惧多端,或疑将领计诱杀降,或疑有司分别看待,或虑日后奸棍诈害,或虑目下生业销亡。

种种深情,良可矜悯,为此再颁赦书,遣官驰谕。如在悔罪投诚,弃邪归正,即称救回难民,逐一查明籍贯,各省编入保甲。平奴后各省分起护归,各安井里之乐,永消反侧之心。

道府有司,即以辽民收复多寡安插得所为殿最,违者指参重治。其或才力出众,听其图功自见。一体叙录;如怙终不悛,即合众夹剿,务尽绝根株,无滋余孽。

抚顺剿逆,朝廷法实无私;出死入生,若等不可失算。诏布遐迩,咸使闻知。”

崇祯皇帝这么玩,根本就是在玩多重标准,同时逼着辽东的百姓们做出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

所谓的多重标准,就在于现在辽东主动要求回归大明的,肯定是要按户籍来打散分配到各省的,甚至于想要军前效力的,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不主动回归大明的,肯定是要被剿灭的,甚至于和被抓回来的那些个百姓待遇一样就算比建奴强,也要比这些主动来归的百姓们差上许多。

至于说逼迫辽东百姓做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完全在于“听其图功自见”这一句了。

简单点儿说,就是这些人如果砍了建奴的人头想要参军,那么也是可以滴,而且待遇肯定要高于那些没有杀建奴的百姓。

当然,这些杀了建奴的人以后怎么管理,会不会有探子混迹其间,那是五军都督府和厂卫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自己不操心这种事儿。

至于说这份旨意根本就不可能在辽东各地张贴,让百姓们全都知道,崇祯皇帝也不怎么关心厂卫有的是办法在辽东散布消息,总之能在开怼之前先让建奴人心惶惶也是好事儿!

而这份旨意在朝堂上的作用,无异于在水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般的效果,整个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声。

全大明上上下下,从官员到老百姓,都知道崇祯皇帝心心念念的就是怼死建奴还有开疆扩土这两件事儿。

现在这份旨意无疑就是正儿八经的宣布了崇祯皇帝要在崇祯九年彻底去怼死建奴了。

有了这个信号,朝堂上面的勋贵武将们互相交换了一番眼色之后,都暗自下了决心。

怎么着也得找英国公他老人家好好商议一番,把自己给弄到关外去捞一波军功。

至于朝堂上的文官,则是很明智的选择了闭嘴崇祯皇帝准备了这许多年,中间已经耽搁了无数次,这次再让他老人家不爽,他就该让自己不爽了!

金殿之上,御史大夫听着嗡嗡嗡的声音,皱眉喝道:“肃静!”

在御史大夫看来,朝堂上的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份的,真要是追究起来,哪一个都是君前失仪的罪过!

等到朝堂上安静下来之后,朝鲜使节崔立才正了正衣冠,出班跪道:“启奏吾皇万岁,下国小臣有本要奏!”

崔立是从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这些国家的使节的最前面出来的,如果是王世子来了京城,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站在六部官员的身后了这种待遇,大明所有的藩属国里也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而其他诸国的使节,看着崔立身上那身与大明官员一无二致的官服,心里面更是羡慕的紧。

毕竟这也算是朝鲜的优待,别家谁也捞不着这种待遇。

高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将下面各国使节的反应一一瞧在眼中,心中也是暗笑不止。

羡慕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四章 让你们做一个艰难的决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