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唐时月>第339章 第一块雕版
就可以把它拆分成一百个版面,一个版面雕刻一页的文字,那么一本书就需要一百个雕版。”

“如果有十个擅长精雕的匠人,每人每天雕刻出五页,一本书的雕版拓片实际上只需要两天就能完工。”

“而这些雕刻完成的面板,纸墨管够的话,每一个又能拓印出多少张来,只怕是一万张也能印刷得出来吧?”

“然后,再把印刷出来的这些纸张颁布装订,一本本崭新的书册岂不是就这么简单地制作完成?”

金世繁一个劲儿的点头,神情已然由刚开始的不太情愿外加些许郁闷,一下就变得兴奋亢然起来。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往只需要一个提示,一点启发,就能让人瞬间开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就好像之前的黑板一样,其实只是一块普通的木板再涂上一些黑色的漆料,对于很多匠人来说,那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些小手艺。

但是在李丰满提出这样东西可以用来教学识字之前,又有谁去想过这块小小的板子竟然还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

现在的雕版印刷也是一样,其实这就是一个一点就透的概念,像金世繁这样擅长雕刻的匠人几乎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但是为何在李丰满说出雕版印刷的概念之前,他们全都想不到呢?

不是金世繁他们这些匠人不够聪明,而是他们思维一直都被局限在他们匠人的身份之中,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去利用他们手中的技艺去做这件事情。

没有人请他们去这么做,他们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花费这么大的功夫去钻研去尝试,因为看不到益处。

“一套雕版,至少可印出一万册新书。”李丰满淡声道:“而一本书,嗯,就拿最常用的《论语》来说,一本新抄的《论语》,在市面上最少也能卖出三百文,就这还不计较抄书人的笔力如何,有没有错字。”

“而咱们雕版印刷出来的《论语》,你雕出的字体是什么样,他印出来就是什么样,可以工整,可以飘逸,而且还可以极大可能地避免错字的出现。”

“这样的《论语》,不说三百文一本,就算是两百文,你觉得有没有销路,会不会有人掏钱购买?”

“一本书就按两百文来算,一万本多少钱?两千贯!”

金世繁与王朝的神情皆是一震,两千贯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钱了。

尤其是金世繁,更是清楚其中的利益关系,就如李丰满所言,一下请十位匠人连雕两日,所需的工钱也不过才三到五贯钱而已。

而纸墨的费用更是不值一提,一万册书,只算纸张的话甚至还不到百贯。

这么算下来的话,只需百余贯的成本,就能在短短三五日的功夫创造出价值两千贯的利润。

整整二十倍的纯利,足以让天下间的任何一位商贾都对它趋之若鹜。

“赚钱其实只是小道,”李丰满继续道:“印书成册,同样也是在替圣人传播教化,可以让更多的读书人买得起书,读得起书,让读书不再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金世繁与王朝再次点头表示认同,不错,读书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

不止是因为文房四宝的费用不菲,更是因为书籍难得,寻常人家想要置办齐一套四书五经只能四处去借去抄,就这样都还不一定能够全都如愿。

而抄写之间,难免会有错处,这,才是最让那些穷书生最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没有人能够及时帮他们纠正,很多错别字,他们甚至在科举考试时都在错学错用,结果自然是难逃落榜之厄。

金世繁与王朝都是贫苦人家出身,虽然没有读书入仕,但却也不是目不识丁,自然也很清楚寒门学子求学的艰辛之处。

安平候说得不错,印书传教,亦是大功德。

既能赚取海量的利润,又能博得一个替圣人继绝学的好名声,这种事情,想想都让人觉得兴奋。

“安平候告诉老朽这些,不知是……?”金世繁很心动,忍不住出声向李丰满询问试探。

李丰满一挺胸膛,正色看着金世繁道:“我安平候府的‘承德书坊’万事俱备,只缺几位技艺精湛的精雕师傅,不知金老可愿随某一起,为往圣传播教化之道?”

明明是一场充满了铜臭味儿的商业买卖,此刻却被李丰满给整得无比神圣了起来,好像金世繁不答应他,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对圣人最大的不尊重。

王朝钦佩地看了李丰满一眼,论忽悠人,他现在谁都不服,就服安平候。

这一张嘴,巧若舌簧,死的都能给说活了,跟以前他坐主东宫时那种笨口拙舌的样子,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看到李丰满失忆前后如此巨大的变化,整得王朝都想要哪天去跳湖试试了。

“承蒙安平候瞧得起,得遇如此盛事,老朽这把老骨头又有何惜!”

果然,一如王朝所料,金世繁这老头儿也没有禁得住诱.惑,被李丰满给忽悠瘸了。

刚刚还说自己年老体体衰拿不动刀了,怎么这会儿就又有力气了,脸呢?

王朝鄙夷地看了金世繁一眼,金世繁脸都没红一下,只装作是没看到。

李丰满没有计较这些,面露喜色道:“有金老先生相助,此事成矣!”

面上说得很是喜庆,事实上,李丰满在今日之前压根就没有说听说金世繁这一号人,毕竟他也是初来乍到,对长安城的一切都是


状态提示:第339章 第一块雕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