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永世帝唐>第二百八十六章:事后余波
雍州大中正、五州刺史,封武康县公。迁家族与雍州华池县,既后来的三原县。

李崇义的儿子李诠,在隋朝任赵郡太守,封临汾襄公。李诠生四子:李端、李靖、李客师和李正明。

或许是因为李靖和李渊同出陇西李氏的缘故,所以在李渊攻破长安后,才把准备告密他谋反的李靖释放了。

祖上就是有钱人,现在又受朝堂的重用,李靖当然不缺钱了。但谁会嫌弃钱多呢?何况,这也是眼前这些人出于对他的尊敬才这么做的。

李靖举起酒杯,向四方遥敬了一圈,“药师就亏受了。”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行了。程咬金见李靖答应了,他说道:“刚才在鸡窝里摸那些小崽子的颈脉,药师兄得出了什么结论?”

“稳、准、狠。”李靖说话很简洁,“赤手之下,老夫不如他。”

在座的都是出身行伍,李靖说他不如殷清风,其他人不会怀疑的。正是不怀疑,才好奇殷清风的身手是怎么练成的,同时也多少明白程咬金提到殷清风身手的原因。

程咬金点点头,“那小子敢在那种场合动手伤人,他的性子...嘿嘿...俺老程也没料到。不过...”

程咬金转头看向李靖,“药师兄,之前俺让处嗣去试探那小子,看来是算计错了,药师兄可得帮补救一二啊!”

“哦?你算计那小子什么了?”“你家小崽子办砸了?”“他家小崽子是又一个老程,能办砸了?”“没办砸了能向药师兄求救?”

牛秀牛进达拍了拍桌子,“都别嚷嚷,让老程先说他是怎么试探那小子的。”

程咬金挠挠头,将他吩咐程处嗣做的事说了一遍,然后眼巴巴的看着李靖。

众武将也知道这是程咬金的好心,一切都是为了在座的人着想,也都眼巴巴的等着李靖的答案。

李靖被后世号称大唐军神是绝不虚言的,他只略微寻思一下,“义贞错在不应该去试探他,而是直接对他说清你的打算。今日老夫第一次见他,但他进退有度、悲喜不显于面,即使面对太子和我等诸人,也能掌控局面,老夫在他这年龄是做不到的。

若他进入军伍,未来定在老夫之上。进入庙堂的话....他有生之年...”

说到这里,李靖的心里也升起了敬意,“...义贞若坦言你的打算,他同不同意都不会对你心存恶感的。但你这样试探他,恐怕会是...”

‘掌控局面和在老夫之上’两个评价,还有那没说完的一句话,让在座的人心生敬畏。因为这是出自李靖之口,不会有差错的。在太子和军中第一人面前能掌控局面,别说少年郎了,扪心自问,他们下辈子也做不到。

程咬金倒是没有其他人那么震惊,他捶了一下脑袋,“嘿~~~俺老程还想给各位兄弟谋些钱财呢!这下好了,画虎不成反类犬。你们放心,俺老程怎么说也是他阿姐的家翁,他还能多计较不成?”

“义贞不必懊恼。”

在座的除了李靖也没人称呼程咬金的表字,“老夫刚才那么说,也是提醒各位以后与殷小郎君打交道的时候,不要兜兜转转。他应该是真性情的人,和你们一样讨厌别人的欺骗。

而且,你们因为他的年龄而把他看做晚辈,那他绝对不会与各位坦诚相待的。

义贞若是明日能与他把事情说清楚,相信他不会计较的。”

程咬金边听边狂点头,“是俺想错了。之前和他打交道的时候,知道他难缠所以才画蛇添足的。明日俺就去他府里坐坐....”

李靖摇了摇头,“你去郧国公府,那郧国公必然作陪。你打算是在他阿耶面前提出你的要求,然后他当着他阿耶的面儿,不会拒绝你?”

程咬金瞪大了双眼,然后又垂下了头。

通化坊的颜府内,颜显甫将他见到殷清风的经过说给了几位长辈和兄长听,“孩儿已经邀请他闲暇时到府里来,只可惜没确定时间。”

为首的人点了点头,“周卿做得不错。虽不知为何太子召他至主席,也不知当时情形,但他敢在长孙府里动手,可见不是鲁莽就是果断。从周卿的描述来看,他绝不是鲁莽之辈。吩咐下人将府里打扫清洁,随时等他前来。”

既然颜显甫急切的和他认亲,那殷清风就没必要拖拖拉拉了,何况颜氏家族也值得交往。

这一次,他打算先自己一人过去探探颜氏的态度,如果颜氏的态度不错,再把马周带去。

如果马周能与颜氏结下交情,未来的仕途,就指望着颜氏的推荐了,反正他是不打算再向李世民推荐任何人了。

一大早起来之后,殷清风便派开始准备登门礼。

给文人最好的礼物,书籍字画要排在文房四宝之上。无论是《弟子规》、《三字经》、半成品的《成语故事》,拿去给颜之推的后人做礼物都是极为合适的。

至于《论语》,那是马周的敲门砖。

殷清风正向叔祖管家打听颜氏的消息的时候,韦妮子在外面敲门。“郎君,长孙县公的长子跪在门外,说是给二郎请罪来了。”

殷清风一听,头都大了,这是将他不停的推向风尖浪口的节奏啊。太子妃的娘家侄子跑到小小的郧国公府去跪着请罪,长安人还不得炸锅了啊。

殷清风抬腿就往外走。

殷清风看到跪在台阶下的长孙冲,恨不能踢死他,“起来,进来说话!”

“哟~~哟~~哟~~这是闹哪儿样啊?”

没等长孙冲有反应,一个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六章:事后余波--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