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莫负韶华>第十章:活腻歪了
。没出半个月,半数百姓都将家安置妥当生活步入正轨,街面上也开始有了叫卖的货郎……

原本一切都令人欣喜,可紧接着的三天大雨却生生浇塌了好几十处才修好的房舍。虽说没有大的人员损伤,可这事情也着实惊人。

官员走访调查,最后将坍塌原因归在了百姓急功近利上:被洪水冲松的土墙没拆了重建,新建的土墙没按工序严格夯实。新砍的木头还没完全干了水分,就用作了房梁……

知府大人气得拍桌子,撑着伞检查现场的时候就已经将百姓骂了个狗血淋头。得知以往库存的瓦料、木料等盖房材料已经用完,外地来的材料价格飞涨之后,他更是冷了脸色喝骂:“贵就不用了,钱比命还要紧?”

对于贫穷到一定程度的人来说,钱还真就是命。花光了钱,他们要怎么活?刚从大灾里出来,手里捏着存银的有几个?单靠朝廷给那点银子兴家立业,不省着点怎么办?

远远站着看热闹的王妍听得直撇嘴,心想:“急功近利的是大人你吧,若不是想尽快给朝廷上救济收官的折子表功,你至于催着大家在月底前就搬回家去?开封木头不少,也有烧砖瓦的本事,只要耐着性子慢慢来,全给百姓盖成砖瓦房也不是不能行。”

王妍这边正看得讽刺,臭蛋和狗蛋急匆匆跑过来,脸色发白六神无主的道:“我们的草房要被人占了。他们的房子塌了,说这草房原本就是他们的现在要住回来。”

“动手赶你们了?”王妍跟着孩子往回赶。一路上却没什么主意:要对方真没了住处,她们还能死占着不还?可要真还了,她难道又带着孩子们回蛇窝子?这边的条件虽算不上好,老鼠也到处都是,可至少没有毒蛇!

王妍心里犯难,可到了地方,却发现别人没有要强占的意思。几个妇人过来和王妍商量:“大家都不容易,不如先挤一挤?虽说地方小点,但也不是就容不下。朝廷都能用大运河送粮救命,断不会看着我们风餐露宿安不下家。咱们再耐苦点,彼此扶一把成不成?”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妍往周围打听也发现塌屋事件并没惹来社会动荡。塌房的、怕塌房的都搬了出来重新当流民。他们回草房蹲屋檐也还安生,大伙儿稳着心等官家拿主意,甚至还有笑面:“朝廷仁至义尽,咱们也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且耐心点吧,大不了就是重头再来。”

大伙儿能指望的只有衙门,王妍也正往衙门去。

衙门的义庄得完备起来,不然等大伙儿安了家,孤寡老幼还是没去处。趁着重新规划房舍,她得让知府大人将修义庄提上日程。

可她去得不是时候,知府大人正领着手下官员商议要事。王妍仗着和秦姨娘的交情赖在耳房里等。左耳听着知府在隔壁和大伙儿讨论,右耳听着屋里的衙役磕牙闲话。

周韶华建议弃用土墙草顶房的时候,隔壁突然就没了声音。半晌以后,周韶华的声音才再次传来:“开封水患频繁,土夯房到底经不住事。反正木料瓦料都得买,不如连墙也换成砖墙。朝廷拨下的银子不少,大人开了府库也能再拿出些银子。紧两年财政,往后再遇到小水患却能挺过去了。”

没等会上反驳,衙役先唾了一口:“就他娘的事多,今天嫌百姓没安置好明天嫌尸体埋得浅,到这会儿竟要指使着开府库?开封的官都不会做官,就他忧国忧民心系百姓?”

“可不就是,在扬州当惯了公子哥哪儿知道别人的疾苦?发水以来,哪个不是尽心尽力。可那么多事,一件件较真能较得过来,差不多得了!”

“仗着是知府儿子买了个官位,就敢来开封撒野指点别人。他怕是活腻歪了!”

这边历数周韶华种种劣迹,隔壁又有了声响。他们的声音听不清楚,但也能听出来气氛凝重。周韶华坚持己见毫不退让,知府最后就拍板定了下来:“改砖瓦房是利民的好事,周大人若能将材料的价格谈下来,本官愿意从府库里拨银子。你即刻就启程吧,百姓都等着呢。”

周韶华从容领命,即刻要走。王妍追出来拉住他:“商人重利,更何况还有成本卡着。就凭你空口白牙,要大家将价钱全降下来?再说了财力关乎政绩,哪个能甘愿财政吃紧?”

“就是有成本管着,才容不得他们一涨再涨。”周韶华没心思和王妍多说,推开她道:“别挡着路,百姓还流离失所,你倒去关心政绩功劳?”

王妍没拦住周韶华,城里又有了新告示:周大人有路子能找来平价的砖瓦材料,衙门已给了他定金。只等他的东西到位,衙门就出资为大家盖砖瓦房。

百姓欢呼四起,王妍却浑身冰凉:周韶华若无功而返,岂不要承担全城的怨怒?


状态提示:第十章:活腻歪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