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莫负韶华>第一百零三章:意外
给你请过有名的武师傅?”

这话让周敬思很为难,他不了解周大壮真实过往,看周家的家境也不像是请得起正经武师的人家。可他那一身功夫骗不了人,瞎编惹来的麻烦只会更大。

正为难得很的时候,前面突然乱了起来。周敬思赶忙翻身起来往前头去,说道:“莫不是摸到了鞑靼的老穴,走抓可汗立军功去。”

蒋百户一听也兴奋起来,顾不上身上疲累就带着手下往前面去。可等到了地方他才跟着傻了眼。

找到了鞑靼藏身的老穴是不假,可鞑靼部落的核心人员早已经转移,不知道又藏到了什么地方。令人震撼的是遗落在原地的食盐,堆成山的盐少说有数百袋。

“蒙古不产盐,咱们北边今年缺盐也缺得吐了血,他们哪里来的这些盐?”

周敬思便想起了先前和周来顺在路上的谈话,他们当时感激山匪将盐劫过来卖到了北边。现在看来,只怕是卖给了鞑靼。

他从散开的袋子里抓了把盐来看,又捏起一小撮放进嘴里尝了尝,而后皱眉道:“还带着海腥气呢,该是山东产的海盐。”

皇帝得到消息的时候面上不显,心里也是起伏不平:推算时间,这些盐被劫的时候正是朝廷准备对鞑靼动手的时候。便是山匪他们也还是大明朝的子民,竟然劫了救民的盐卖到鞑靼。

“当初北方因为缺盐暴乱,几乎形成农民起义。那些山匪明知道形势还劫盐贩卖到鞑靼,其心实在可诛。”

皇帝坐在高位上没有说话,多年的军事敏感让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鞑靼缺盐不假,山匪劫道也是寻常。可在北方缺盐暴乱的时候,山匪还一次次铤而走险劫朝廷的盐,这就反常得很。

他们为的或许并不是盐,而是要让北边乱。没了活路的明众若能乱得朝廷都不安稳了,那才最好。

现在回想,趁着北方暴乱的时机,鞑靼、瓦剌可没少来大明火上加油、杀人越货。

“朕记得当时山东的奏折里写的是剿灭了山匪,收回了被劫的全部食盐,并已经将盐全数送到了缺盐区?”

蓝将军低了头没敢接话,山东官员当真谎报,事情可严重得很。

皇帝看了他一眼,扯唇冷笑一声道:“欺上瞒下、贪功遮过,好一个山东布政使,好一个忠臣良将。”

“可北方缺盐的局面是真的解了,百姓们不仅吃上了盐暴乱也跟着平息了。圣上路过北边几城的时候亲眼所见,乡亲们安居乐业,对免费给穷人派发食盐的‘济民’盐庄更是满怀感激。若不是山东的官盐,哪个商户肯免费舍盐?”

皇帝便想到了周韶华!

才要出征的时候召见几位尚书,白尚书还刻意停下来为他们求情,还呈上过一本奏折和几本条陈。如此看来,北方乡亲吃的盐只怕就是周家运过来的。

可到底是为公还是为私那可不能定性!

这年头,贪官污吏总喜欢将自己伪装成亲民爱民的模样!

皇帝沉吟片刻也就将这事放在了一边,才打了胜仗总得犒劳军将鼓舞士气:“食盐的事情回朝再谈,传令加菜加酒犒赏全军。”

这一仗实在打得漂亮,鞑靼主力部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小支分队几乎全数歼灭。要不是鞑靼军民逃出了经验和技巧,这一仗足可以消灭光他们所有军部,捉拿住新任可汗。

便是让他逃了也不打紧,就目前的情形他们跑不远,等大军吃饱喝足去找,定能打得他们落花流水、跪地求饶!

谁都没想到跑得无影无踪的鞑靼并没有重新藏起来,他们悄悄绕到明军后头,一举火烧了明军多个后备供应站点。

哨兵看见远处狼烟的时候,正在庆功的大伙儿简直措手不及,顾不上再吃一口便整装去援助。

遗憾的是等他们赶到,三个后备供应站已经烧成了灰烬,里头的粮食、军服、兵器大量受损,几不能用。

原本三个月的军需,一瞬间灰飞烟灭。就随军带着的这点东西,最多够十天嚼用。

皇帝皱眉看着眼前残破的景象,斩钉截铁的发号施令:“八百里加急传令回去,开国库粮仓,从各处铁器场调派兵器、铠甲。命扬州五天内从大运河将所有军需运过来。若不能按时抵达,军法处置!”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三章:意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