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春秋战国风云录之拜见孔子>第六十章 子见南子

卫灵公这边听说孔子返回卫国,不由大喜过望,更是亲自迎接孔子等人于郊外。此时他正焦虑于蒲地的叛乱危机,公孙戍是个大祸患。

而灵公之所以欣喜孔子回来,也是因为孔子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见面没多久,卫君便开门见山的询问:“您以为蒲这个地方是不是应该去讨伐?”

卫君闻听此言不由更喜,但还是说道:“我国的大夫倒是很反对讨伐蒲地,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卫国之所以能防备和抵御楚国、晋国两大强国,根本原因就在于蒲地。所以,蒲地是我国的前哨堡垒,不能动。”

孔子很清楚卫君明白公孙戍的危害,因为蒲地在卫国属地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所以公孙戍之乱很可能让原本这座坚实的堡垒转瞬之间成为敌国的要塞,毕竟鲁国的土地就是这样成为齐国领土的。

卫君显然不认同自己大夫们的看法,他知道这个位置决不能丢弃。但自己先前驱逐了公孙戍,此刻要让公孙戍听从自己命令又已经不太现实。那么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攻打公孙戍,尽快夺下蒲地,让其重新归于卫国掌控!

现在卫君来询问孔子,就说明他对蒲地没有放之任之的态度,否则他完全没有询问孔子的必要。

孔子说道:“我听说蒲地这个地方的人宁死也不愿追随公孙戍叛乱,这对您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就像过去我们的鲁国一样。我所谓的伐蒲,并非是要与整个蒲地为敌,您只需要打败那四五个追随公孙戍的人即可。”

卫君听得心花怒放,连连称善,实际上他就是想立即夺下蒲地的掌控权,久恐生变!

待安顿好孔子一行人,卫灵公立即找来大夫们重新商议公孙戍叛变的事情,并将孔子的话一一转述。

除了蘧伯玉等人支持孔子的意见,主和派的大夫都坚决反对孔子的提议。

一大夫说道:“孔丘并非我卫国人,他的话怎么能轻易相信?”

另一大夫谏曰:“吾君难道不清楚鲁国如何对待公敛处父所在的城池吗?公敛处父所守者,也是鲁国抵御强齐之要塞,公敛处父不愿隳其城,孟氏最后也应允了。定公出师不利,后来孔子不也没再坚持?如今我卫国的堡垒又岂能被伐?”

蘧伯玉道:“伐蒲非隳蒲,又哪里能跟鲁国的事情相比?孔子只是要伐公孙戍,岂是要求我们废弃蒲地的城墙?”

先前的大夫不快道:“您是孔子的朋友,自然会帮着他说话。”

另一大夫也附和道:“即便不是隳蒲,那公孙戍却也是我国大夫,势力强大。我们现在要是步步紧逼,万一他学鲁人投齐一样,把蒲地送予了楚国和晋国,那卫国的安全可就堪忧了!”

蘧伯玉道:“所以我才同意孔子的看法,伐蒲一事刻不容缓!”

两大夫顿时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观战的一位大夫此刻慌忙救场,对卫君说道:“我愿向您保证,只要吾君不强迫公孙戍以免导致祸患,鄙人愿与其他同公孙戍有过私交的大夫一起劝说公孙戍!”

这话说得好,一方面指出多数人都不赞成孔子和蘧伯玉的提议,一方面引诱卫君,让他相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避免蒲地的局势恶化。

卫君也发现了对方的意图,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自己的主张,打算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随后,走在路上的大夫们彼此交换了意见:“如果孔丘的提议得到施行,他一定会成功,吾君则必然提拔任用他,到时候我们哪里来的理由反对他从政?”

“相信吾君能够看出来,究竟谁的势力更大一些!”

为什么大夫之中只有蘧伯玉跟孔子关系很好呢?很简单,三观相合!我们选朋友,一般就是按照这种方法。

话说多年以前,卫国有个大臣叫史鱼,他直言不讳,常常谏议卫君。当时卫君很喜欢弥子瑕,但弥子瑕这个人不学无术,蘧伯玉贤明,卫君却不用,反而是任用弥子瑕。史鱼对这个情况非常担心,屡屡劝谏,卫君从来没听过。

最后,史鱼生了重病,将要死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儿子:“我在卫国任职,却无法推荐贤能的蘧伯玉,也不能屏退弥子瑕这样的不肖者,这说明我这个大臣不能匡正我国的君王啊!活着的时候不能匡正君主,死了那就不值得举办丧礼。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尸体停在窗户下面就行了!”

他的儿子虽然不忍心,但还是遵从了父亲的遗愿。卫君去吊唁时发现了这件事,非常奇怪,就询问史鱼的儿子怎么能这样做。史鱼的儿子如实将父亲的话告诉了灵公,卫君听后愕然,面色大变:“这完全是寡人的过错啊!”

随后,卫君就命令将史鱼的灵柩停放在了宾客的位置上,完成了丧礼。离开史鱼家,卫君立即召见蘧伯玉并给予重用,一方面也疏远了弥子瑕,收回了赐予他的职位。

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曾评论说:“古代努力劝谏君王的人死了以后就难以再进行劝谏了,从来没有人像史鱼这样,死了以后还能用自己的尸体来劝谏并感动君王的。史鱼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不正直呢?”

另一方面,南子在卫君召集众人商议对策时也召见了孔子。孔子本不愿去,因为这个南子实在不简单。不但跟宋朝这个人有关系,就是公孙戍的叛乱也和她有关。

昔日,宋国公子朝曾在卫国出任大夫,由于跟卫灵公的母亲宣姜私通,害怕丑事被发现,就连同齐豹、北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子见南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