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穿越重生>特警乱明>第256章 宋应星

李飞跃看着江楚寒离去的背影,一股凶相骤然毕露了出来,紧咬着牙关,一股森然的寒气忽然浮现在李飞跃的心底里。

“就先让你蹦达两天,到时候,让你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李飞跃暗暗地想着,一丝杀意,忽然从李飞跃的瞳孔中迸了出来。

江楚寒跨上了马车以后,便径直向着宫里的方向行了省,也就是向内阁呈报关于后金国使节来访的相关接待措施,而当朝的首辅太宰温体仁,正是统领中书省的不二之人,所以江楚寒此行,也算是去寻温体仁了。

事实上,江楚寒根本就不想与这位温首辅打什么交道,谁让这位温首辅三番两次跟着自己下畔子,更何况,自己名义上好歹也算是骆养性一派的人,跟温体仁不是一路的人,这也是江楚寒为什么不想跟温体仁进行接触的一个原因。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这不,千躲万躲,很多事情,都还是躲不了的。

站在了宫门口以后,看着巍峨高大的宫殿,江楚寒竟然忽然生出了一种花了眼般的感觉,直到这个时候,江楚寒才想了起来,自己……似乎完全不认识省的路啊!

看着眼前错综复杂的小路,江楚寒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中书省的公房设在了宫里,一则是方便百官们出行,二来么,也是为了方便向圣上启奏,禀报,决断等大事。然而,江楚寒从没省,在这么大的皇城里乱逛,又要逛到几时?

就在这个时候,江楚寒的身后,忽然缓缓地走来了一个人。

只见那人也同样身着着一身的官袍,江楚寒只是望了一眼,却并不认识,然而,为了能够顺利地省,江楚寒还是赶紧上前一步道:“这位大人,本官乃是鸿胪寺新任少卿江楚寒,不知中书省怎么走,还劳烦这位大人告知一下?”

官员上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笑了笑道:“原来是江少卿,请跟我来吧,正巧我也要省。”

待走出一段距离,江楚寒对那引路的官员笑道:“还没请教大人台甫?”

“什么大人不大人,咱们都是少卿,以兄弟相称就是。”那官员望之年约五十,身材不高,面容白皙,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让人感觉十分亲切。笑道:“我叫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哦?”江楚寒吃惊道:“你就是著有《天工开物》的宋长庚宋翰林?”

宋长庚,乃是大明有名的发明家兼能工巧匠,统领翰林学士院,江楚寒后世在教科书上自然也看到过这个名字,故而猛地一听之下,竟然是大吃了一惊。

听到这个称呼,宋应星差点没有一跤跌在地上,苦笑道:“见笑了,奇技淫巧而己!区区翰林学士院少卿,不足道也。”

也难怪宋应星大惊小怪,虽然表面上翰林院与翰林学士院仅仅只是差了两个字而已,却有着天壤之别。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院学士中选拔,万历改制后,翰林承旨和翰林院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职,专司草拟内制之职,例带知制诰衔。

然而,和翰林院比起来,翰林学士院就可谓是后娘养的了,翰林学士院乃是天文、医药、书法、棋艺、绘画等杂学之士供职的所在,官员地位极低,而且为正途出身的士大夫所排斥。翰林学士院官员只能穿绿袍,而不能服朱紫。严禁佩戴彰显官员身份的金银鱼袋。按朝廷制度,文官三年晋一级,武职五年晋一级,但翰林学士院的官员却是十年一迁,而且规定翰林学士院官员不得转任文官。宋应星被投放到了这种地方,就等于是进入官员的坟墓。

大明不允许民间修习天相、地理等学说,借着这些神秘的事务为话题,一个江西人和一个应天人,竟然涌起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待行到中书省所在的院子时,已经仿佛多年好友一般熟络。

只听宋应星指着无逸殿道:“这就是内阁大学士们办公的地方了,”又指着两边的配殿道:“那是大人们睡觉的地方。”

望着那低矮的配殿,江楚寒难以置信老们就在这儿就寝?”

“是啊,”看出他脸的不可思议,宋应星苦笑道:“中书省值庐低洼狭隘,而且皆是东西房,夏日暴晒,冬日寒冷,在此办公可苦心志,劳筋骨,增益其所不能。”说着呵呵一笑道:“我说笑的,据阁老们说,这还是皇恩浩荡呢。据说原先诸臣随召而至,日或再或三,夜分始退,都如家常便饭一般,这让大学士们苦不堪言。后来圣上慈悲,命将无逸殿左右厢房辟为‘值庐’,赐予侍值大臣居住办公,大人们这才免了疲于奔命之苦。”

“不过首辅是不住这儿的。”宋应星指着远处的一个小院子,不无羡慕道:“圣上怜爱温首辅,命人给他在那边新建了住处,虽然不大,但五房齐备,厅室皆南向,所以温首辅不用在这儿受苦了。”五房是指厨房、书房、卧房、澡房和茅房,代表着基本的生活设施。

“哦!”江楚寒点点头,跟着他进了正殿之中。

进去后才发现偌大的宫殿被分成了数个单间,最大的一个自然是温首辅的房间。

宋应星让江楚寒稍后,他则进去替江楚寒禀报一声,不一会儿掀开门帘道:“江少卿,首辅请您进来。”

江楚寒整整衣,抖擞精神进去,大礼参拜了温首辅,老态龙钟的温体仁竟然扶着桌子站起来,亲自扶起江楚寒


状态提示:第256章 宋应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