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善战之宋>第三百二十三节 募集粮草
道真正的名讳是……”

“呃……小人张景宗。”

“张景宗,这个名字我记住了。”

王靖拍了拍他的肩膀,便离开了这里,朝着远处去,留下这个叫张景宗的宣读官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一千两银子,足足是一名一品朝廷命官一年多的俸禄,王靖就这么轻易的给了刚才这个宣读官,这并不是因为他多么的有钱,而是因为他知道,在皇宫深处,尤其是在宋真宗赵恒的身边,有这样一个自己人有多么的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一个略为有些同情心的公公和一个睿智的国公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就这样被有心的联系到了一起,而随着这张价值一千两银子的交子的介入,两人之间的关系必定会越来越牢固可靠。

当然,这个张景宗的善良也是王靖想结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一位侍卫的带领下,王靖被带到了崇政殿,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事,在殿外面的时候,他似乎听到了殿里传来了剧烈的咳嗽声,但是当他见到宋真宗赵恒的时候,发现赵恒仍然是面色红润,眼神炯炯有神。

侍卫退下以后,书房中便又只剩下了赵恒和王靖两人。

“陛下。”

王靖赶紧上前三叩九拜,和以往不同的是,王靖做这些动作极为熟练,磕头磕的当当响,实际上这些礼节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是耶律奥古亲自交给他的,目的就是想让一贯散懒的王靖不要因为这些小事吃了大亏,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像是那么一回事。

为了让王靖完全掌握这些礼仪,耶律奥古付出了献吻近百次,拥抱数十次,tuō_guāng衣服让王靖折腾好几个晚上等沉重的代价。

“王靖,你这次去辽国倒是学会了一些必要的礼仪啊。”宋真宗赵恒看着身伏在地上的王靖,嘴角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

“陛下,人都是要进步的,为臣也一样,以前为臣就是一个乡巴佬,没有人教为臣这些礼仪,不过为臣想,既然陛下封我国公之位,为臣就代表着大宋的尊严,因为为臣日夜苦练,总算学的了这一技之长……”

王靖不亢不卑的回答着,他此时仍旧保持着刚才鞠躬的最后一个动作——躬着腰。

“你先抬起头再说话吧。”

赵恒看着王靖这个姿势极为别扭,再加上王靖的回答极为朴素诚恳,火气顿时消了许多。

呼~

听到这话,王靖立刻抬起头,偷偷的抹了一把汗,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赵恒的一句话又让他把落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王靖,朕封你为使团副使,出使辽国参加耶律奥古公主的婚礼,你怎么突然回来了,难道说婚礼结束了吗?”

“呃……回陛下,已经结束了。”王靖一脸的尴尬,也不敢多言,他总不能回答说,陛下,婚礼结束了,是为臣娶的耶律奥古公主——驸马是我,但娶的公主却不是赵灵儿。

“所以你就把朕的清虚公主留在辽国,自己跑回来了?”赵恒又问了一句。

“陛下,公主殿下聪慧过人,机智多谋,为臣在她的身边,只能是碍手碍脚,画蛇添足,在下这次回来,是因为惦记那些在御林书院的学员们,倘若因为为臣没有尽到责任,耽误了这些未来的朝廷栋梁们,实在是会让为臣抱憾终身啊。”王靖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赵恒注视着他,以他对王靖的了解,完全不觉得他会是一个有着这样高尚节操的人,而且刚才王靖一口一个在下,一口一个为臣的谦卑样子,总是让他有一种极为不真实的预感,好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

这时,王靖又在一旁说道,“陛下,为臣这次来,就是为了向您请安,如果您没有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臣的那些学生还在等着我呢?”

王靖被赵恒看的有些心慌,他现在只想找一个说辞先离开崇政殿再说,毕竟,连贴身公公都说了,陛下的心情不是太好,谁惹的谁负责好了,他犯不着在这里去替别人当出气筒。

赵恒摇了摇头,“王靖,你先别走,朕这里刚好有一件事,想听听你的主意。”

王靖一愣,“陛下请说。”

“你从辽国返回汴京,一路上也应该看到了,今年霜降提前来临,各州府粮食减产大半,朕本想派人去其他国家购买一些粮食,但是这些国家或者不卖,或者提高了数倍价格之多,你认为应该当如何对策?”

王靖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回答道,“回陛下,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一国之本,我大宋人口众多,所需粮食数额巨大,吐蕃诸部粮食产量较少,自给尚有困难,辽国比大宋产量还要小,虽然有余粮但肯定不足以帮助陛下度过危机,而西夏一直对大宋有敌意,不趁机落井下石已经是极好的了,只有从金国下手,才会让帝国安然度过这次危机。”

赵恒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感慨,不愧是曾经掌控大宋局势的王靖,话一出口,就将事情调理分析得这么清楚,连西夏不肯卖粮的因素都考虑到了,若不是自己已经得到了信息,真不敢相信王靖的判断竟会是这样的准确。

掩饰掉内心的震惊,赵恒继续说道,“恐怕你还不知道,金国已经正式宣布,禁止擅自购买粮食了。”

“金国为什么会这样做?”

赵恒摇了摇头,“这个原因,朕也不是很清楚,现在国库空虚,你如果不找朕,朕也会去找你,听别人提起你的产业现在如日中天,现在国家有危难,你身为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三节 募集粮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