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玄幻奇幻>穿越者之歌>第47章 米开朗基罗大师

这个雕塑群,大郎征求了米开朗基罗的意见,也得到了他的指点。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美术三杰。生于佛罗伦萨,1564年2月18日去世。 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他得天独厚活到89岁,超越了古稀之年,度过了70余年的艺术生涯,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光荣与成就属于全人类。 作品特点: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成为量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不同于充满深遂智慧之美的达·芬奇的艺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或许,他是一位最接近贝多芬境界的美术家。在他的雕塑上,在他的绘画中,一个个巨人般的宏伟形象挺立起来,就连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都具有刚勇的气概,仿佛是神话中的阿玛宗女子。

代表作品:雕像《大卫》(1501--1504),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

“你和我的做法不一样。我是纯牌做减法,一块石头,我看他是谁,他就是谁了。比如《大卫》,在我眼里,他就躺在那块石头里,我得想办法把不属于他的石头铲掉,这样《大卫》就出来了。”米开朗基罗说道,“可是你不一样,你是在做加法。偶尔也做减法,或者是减完再加。你这种做法不受原料石头的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说你也是得益于现代的高科技。你和你的天使老爸,囊括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顶峰,你们可以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大师,我的一切工作条件全部向您开放,你要是不熟悉,我可以告诉你。艺术是无国界的,也是无年代隔阂的,我希望你能接受我们父子的现代技艺,创造出更加伟大的作品。”大郎真挚地和米开朗基罗说。

“我的作品,宗教题材的居多,好像跟你的作品风格格格不入。你的作品特点是动感,别人不都称你为雕风大师吗?我的作品里就没有这么多,天界你也是去过的,那里确实没有风,而且也确实是明亮而无阴影。想不到我生前的作品描绘的场景,和后来在天界看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米开朗基罗回忆着说。

“你那时候创作有局限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几百年过去了,你不可能一点儿想法也没有。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到我的工作室去看一看。”

米开朗基罗半信半疑的跟大郎进了他的工作室。

工作室里,既没有绘画的工具,也没有雕刻的工具,除了一些电子仪器以外,就是有一张可坐可躺的躺椅。

“我给你演示一下,我现在正在构思一组新的作品。”大郎请米开朗基罗坐在一边,自己躺到了躺椅上,“我刚看完你创作的《创世纪》,我要加深一下我对他的印象。”

大郎说完这话,就默不作声了,专心致志的在大脑里构建《创世纪》的三维画面。不一会,墙上的大屏幕亮了起来,米开朗基罗著名的穹顶画《创世纪》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了,没错,就是创世纪,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的穹顶画。大郎没有说,他具有精确细致的扫描功能,且能牢记脑海。

突然屏幕上的画面消失了,又换了另一个场景的画面,也就是《创造亚当》。

这个场景是整个天顶画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这一幕没有直接画上帝塑造亚当,而是画出神圣的火花即将触及亚当这一瞬间:从天飞来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正要像接通电源一样将灵魂传递给亚当。

这一戏剧性的瞬间,将人与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触发我们的无限敬畏感,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体魄丰满、背景简约的形式处理,静动相对、神人相顾的两组造型,一与多、灵与肉的视觉照应,创世的记载集中到了这一时刻。

上帝一把昏沉的亚当提醒,理性就成了人类意识不停运转的器。亚当慵倦地斜卧在一个山坡下,他健壮的体格在深重的土色中衬托出来,充满着青春的力与柔和。他的右臂依在山坡上,右腿伸展,左腿自然地歪曲着。他的头,悲哀中透露着一丝渴望,无力地微俯,左臂依在左膝上伸向上帝。

上帝飞腾而来,左臂围着几个小天使。他的脸色不再是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神气,而是又悲哀又和善的情态。他的目光注视着亚当: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他的手指即将触到亚当的手指,灌注神明的灵魂。此时,我们注意到亚当不仅使劲地移向他的创造者,而且还使劲地移向夏娃,因为他已看见在上帝左臂庇护下即将诞生的夏娃。我们循着亚当的眼神,也瞥见了那美丽的夏娃,她那双明亮妩媚的双眼正在偷偷斜视地上的亚当。在一


状态提示:第47章 米开朗基罗大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