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都市现代>大明天子录>第151章 役
役,将其经售的商品卖给官府。官府依仗权势,从商品价格、货物交纳、货币支付等各个环节,刁难勒索铺户,使铺户破产(《明代的铺户及其买办制度》)。如应天府铺户,“占籍未及数年,富者必贫,贫者转徙”。北京“有数万金之家,一挂‘四司’铺户,无不荡产罄黄”。统治集团消费与商品经济联系加强,同时也加深了商人的苦难。

统治集团消费的恶性膨胀,必然会导致劳动者消费状况的恶化

一方面,它把财政收入用光吃光,毫无生产性积累,从而影响了社会扩大再生产,限制了生财之道。另方面,统治集团消费恶性膨胀,财政支出口子越开越大。这是造成了大明中期以后财政危机逐步加深的基本原由。

为了弥补财政亏空,统治者生财无道,加派有策。但这是饮鸠止渴,其结果只能造成消费膨胀—财政危机—赋税如派—社会矛盾尖锐恶性循环的社会问题。在这恶性循环中农民受害最烈。

明末农民战争能以“不当差、不纳粮”、“均田免粮”口号,动员起千百万农民群众绝非偶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明代统治集团腐朽性消费恶性膨胀的产物,也是对明代财政分配制度的否定。

嘉靖后期何良俊说:“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昔日乡官家人亦不甚多,今去农而为乡官家人者,已十倍于前矣;昔日官府之人有限,今去农而蚕食于官府者,已五倍于前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这是当时人的说法,没理由不信。

从明代财政收支的主要机构大包银库的记录来看,明晚期太包银库岁入白银是呈上升的趋向,如1570年是230万两,1577年增至440万两,以后的40年保持稳定,每年平均约在300万一400万之间,1618年是600万两,1630年增至900万两,1631年增至1220万两,1639年增至2000万两,1642年增至2300万两。

这种持续不断的增长,也应归功于明后期“一条鞭法”的逐步推广,以及名目繁多的加征,加派;

70年间税收增加近10倍,要知道这时期明朝人口趋势是减少,也就是是说纳税人口减少而税收增加10倍,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明朝的灭亡和税收的关系了。

而且,明朝武宗时期刘瑾的家产,大概是黄金3360公斤、白银725万公斤。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也提到刘瑾有黄金250万两,银5千余万两,他珍宝无算。

于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既然十倍于明代岁收入的财富能够被刘瑾大贪官据为己有,当朝皇帝要搜刮到同样数量的财富,难道会很难吗?

这些金银珠宝出自哪里?难道不是出自于百姓身上?!!!

于是我们大抵明白,明朝时期的一年赋税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全部年收入”,甚至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百姓所承担的压力,也绝不仅仅是法定的税赋和劳役而已,否则也不会有人说:“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

所谓“赋税低“完全是虚幻的假象。

朱祁钰之前为什么要连发两道圣旨大赦天下,因为一道是免了法定的税收,另一道则是同样繁重的徭役,就是因为这本就是两档子事。

所以,不要相信电视上看到的所谓的大赦天下免税三年什么的,那不过是免去了其中的一道税,还有另一道没有免,而且因为免了第一道正税,役税或许更加繁重。

不然,朝廷哪来的那么多钱作为一年的各种开支消耗用度去。

朱祁钰也想一步到位,将徭役彻底废除,但是现阶段还不行。出钱雇佣百姓代替徭役早已经悄无声息的开始了,这种事情只能慢慢的引导,慢慢的去做,去改变。

一下子彻底废除,以现如今大明的财政状况,还不足以让他这么做。

不过,随着大明国力的逐渐恢复,各种改制措施的初见成效,在三年免徭役之后,或许就可以直接废除徭役了。

至于农业税,还真的不行。

或许,真的要等到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才行。不然,贸然废除农业税,可就是弊大于利了。

农税和徭役地方官员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不少。

商税更是重灾区。

在明朝,各级官员都将商人看作是一块肥肉,都想啃一口,行商所到之处都要交税。有时候,对商人的税收几乎达到了规定的数倍之多。

不仅如此,商人的货物也会被随意扣下。甚至于,商人自己的行李都会被无情的收走。这些税收都是当地官员打着朝廷官府的名号搜刮,其实都落入了自己的口袋里。

本来,朝廷设立巡检司就是为了打击犯罪的,但是这些官员却成了勒索商人最直接的罪魁祸首,最终成为了朝廷颁发许可证的强盗。如果商人不敢规定给他们上供,那商人也就不用在行商了,罚都能罚死你。

明中期,皇亲国戚,达官显贵都会通过种种手段,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行商必要的道路上开设许多官店和皇店,他们依靠自己的权势,逼迫普通商人缴纳所谓的税收,从而抢占商机,垄断贸易,获得高昂的利润。

这些达官显贵根本就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私自抽税


状态提示:第151章 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