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络游戏>三国之孙氏强敌>第十八章 与曹操的谈话
,而此刻佛教已经进入到了中土。

相传半仙级别的左慈、于吉等人也都是以贫道自称,不过那时更多是被称为方士。

“道,侄儿可不懂,不过是留意到一个规律,从商汤灭夏,到武王伐纣,又到七雄归一,最后到高祖覆秦,无非像世人展示了一个王朝的更迭过程。之所以被替代,无非是不得势,而得势的建立了新王朝,从大治直到失势又被另一个王朝替代,如此周而复返”

别说看不透,现在曹操已经有点看不懂孙策了,明明是个未及冠的少年,思维堪比大多数成人,更成熟理智,而且这番话,不知道孙策是何意,但他曹操听来却是话中有话。

这也是两人在交谈时,曹操第一次皱眉“照世侄这么分析,你觉得我大汉会被替代?”

风已经停下,空气变得湿闷,太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厚厚的云层遮住,天色逐渐灰蒙起来“早晚的事,如今这天下诸侯,包括叔父您不就是在争这个势吗?”

“天子没有了天子的威仪,朝政掌控在董卓手上,要是有人站出来说董卓没有谋朝篡位的想法,恐怕董卓自己都不相信,只不过不可能是他,他不得势”

“贤侄一直在说这个势,这个势是指?”曹操转变了称呼,从世侄到贤侄,这隐隐说明了对孙策的认可。

“天下大势,不在君,不在士,而在民,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

“你的意思是天子已经失了民心?”

“难道不是?现在的长安,叔父您认为百姓是听天子的还是听董卓的?”

“天子蒙蔽,我们此刻不就是在做解救天子的事?”

“不错,可惜有三个问题,第一,天子年幼,没有执政经验,解救出天子后,是还政与天子,还是另立摄政王,况且当今天子的帝位,其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第二,进奢易入简难,各路诸侯已经习惯了听调不听宣,其他人不说,若叔父您救出天子,袁绍他会怎么做,估计叔父您最清楚。还有最关键的一层,天子没有兵权,若叔父您救出天子,会把兵权也让出来吗?即使您让出来,得到兵权的就真的是天子吗?”

雨淅沥沥的下了起来,越下越大,犹如此刻曹操的心情,烦躁感越发强烈,他必须承认,孙策说的很对,如果天子能再大一些,如果诸侯都齐心为大汉,如果自己能…不,曹操发现自己真的不能“曹某暂时不会把兵权给天子,但救出天子后,会安排名师大家悉心教导天子,以待他日天子能真正的临朝理政”

“叔父,您有这种想法不意味着别人也和您想的一样,说句大不敬的话,您把持着兵权,代理着朝政,不就是现在董卓所做的事情之一?相信等不到天子长大,袁绍和袁术就发布第二次檄文,不过这一次目标不是董卓。此外,和您一起征战的将士,恐怕到时候即使您不想也由不得您,处在摄政的位置,又是外姓,您只有两种局面,要么身不由己,要么身首异处”

‘咔擦’突然一记惊雷,曹操起身负手而立,越想越不自在,不由得怒道“照你这么说,曹某怎么做都不对?”

“叔父这又是何必呢?现在这样不挺好?而且,您已经得到您想要的东西了”

“什么意思?”

“董卓如今可战兵马不下五万,又据有三辅之地,险要关隘不计其数,当年高祖便是凭此,最后逼得项羽自刎。叔父和家父总计领兵五万,还有粮草之忧,恕孙策直言,天子我们救不出来”

曹操阴沉着脸,一双眼睛盯得孙策浑身不自在“叔父,若不愿意听,侄儿便不说了”

“继续”

“天下诸侯勤王,其实勤王是顺便,获取名声才是主要,所以袁绍等人才会在打下洛阳之后,停驻不前,因为他们认为已经得到了名声。不过叔父和家父这一追,孰高孰低,分晓自见,大家都知道叔父和家父是真忠义,而袁绍等人,以为得了便宜,其实他们反倒成了垫脚石”

“这些都是文台告诉你的?”

孙策苦笑“叔父,说句真心话,关东军,除了家父一心救天子以外,包括叔父大人您,其实也都在观望,怎料我南路军战绩斐然,叔父您担心被家父光辉遮蔽,所以才出兵,要与袁绍等人的低劣行径区分开,这才是您此次出兵追击的真正目的”

初夏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刚才还电闪雷鸣,此刻已云收雨霁。

曹操面无表情的重新坐下,孙策赶忙为曹操斟满酒,将酒杯窝在手中,曹操没有先饮,而是盯着杯子说“本来是找你闲聊几句,不想你却把曹某人的打算,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出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正是上一次袁绍深夜召开会议时,通过对各路诸侯的言语表情的观察,以及很多道听途说的讯息,综合分析得来”

“你很善于察言观色”

“侄儿将这个称之为人性,也就是人的本性,本性,本能的品性,人是很难隐藏自己本性的”

“那你说说我的本性是怎么样的?”

“…叔父的本性侄儿说不上来,但定有豁达的一面”

“哦?怎么说?”

“因为侄儿揭了叔父的底,不仅没有惹恼叔父,连喝止声都没有,虽然过程有些别扭,不是滋味,但最后还是从容的承认,此便是叔父的本性之一,豁达”

“哈哈哈!好!很好,文台有你这么个儿子是他的福气,贤侄,我有一子取名昂,痴长你三岁,我意欲让你们结为兄弟,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与曹操的谈话--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