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战国大司马>第50章:人心

『ps:新书求推荐票啊~』

————以下正文————

待当日攻城战结束回到宋军营寨,蒙仲便找了一块布,在布上绘出了「井阑」的大致造型。

所谓井阑,简单地说就是“移动箭楼”,但也能像「云梯」那样起到“步卒通道”的效果,其外形就好像一幢小型的复合屋楼,最顶上有平台,可以站立弓弩手,借高度优势射击敌城上的士卒。

而井阑的内部,一般可分为数层——按照敌城的高度而决定井阑的层数,每层之间设回字阶梯,除“顶上平台”以外的最高“阁楼”,有一块悬吊的木板,板上有倒钩,可以在垂放下来时勾住敌城的城墙,使“阁楼”与敌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似的通道,帮助步卒快速攻上敌城。

因此,完美的井阑设计,兼具“移动箭楼”与“步卒通道”两种功能,前者用于弓弩手用远距离兵器压制城上的敌卒,而后者则省略了步卒攀爬城墙的步骤,是故,是一种非常便利而优秀的攻城器械。

蒙仲之所以认为井阑能够克制滕城的“乙壁”,那是因为井阑的“悬吊木板”,可以直接覆盖“乙壁”,让后者失去作用。

当然,尽管作为优秀的攻城器械,但井阑也有它的缺点,比如移动能力差、容易被破坏、打造不易等等。

移动能力差,这很好理解,毕竟井阑的高度一般取自敌方城墙的高度,倘若敌方城墙高三丈,那么井阑就必须比三丈还要高,否则打造这种攻城器械就失去了意义。而在“增高”的情况下,底座势必也得增大,这就大大增加了井阑的自身重量,所以移动能力非常差。

由于井阑一般是木质结构,并且内部像房屋阁楼一般,因此它容易被针对,也容易被摧毁,尤其是敌方士卒使用火矢来进攻的时候。

至于打造不易,则涉及到当世的匠造水准。

作为木匠活最重要的工具「钉子」,尤其是「铁钉」,当代远远没有普及,因此当代的匠造建筑、或者家具之类,一般都采用「榫(ao)结构」,即在两个构成部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契合,借自加固整个物体的一种技术。

其中,凸出部分叫「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榫眼、榫槽)」,若榫卯技术运用得当,两块木结构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是故当代的匠造之物,大到宫殿,小到家具,都用不着钉子。【ps:马车的车轮会用到钉类物,一方面增固,一方面防止榫卯结构因为震荡而脱离导致散架。其他以此类推。】

而问题就在于,榫卯结构造物,这是只有经验丰富的工匠才能掌握的技术,倘若蒙仲画了一副井阑的草图,找来一帮几乎没有相关木匠活经验的步卒,就能打造出井阑车,那就太小看井阑这种攻城器械的技术含量了。

是的,哪怕蒙仲已画出了井阑车的草图,但如何将其打造出来,这是一个问题,毕竟就算是王师那边,也没有优秀的工匠随军行动——这也是攻城方一般只能打造粗糙、简易的攻城器械的原因。

而除此以外,蒙仲心中亦有一个心结。

他在考虑要不要将井阑造出来。

因为据他的判断,井阑这种优秀的攻城器械,很大程度上能克制滕城的“乙壁”,使其无法发挥作用,继而帮助宋军攻克这座城池。

可一旦滕城攻克,滕国就将彻底覆亡,到时候城内的滕人将失去国家,甚至有可能因此遭到宋兵的屠戳——这也是蒙仲不希望看到的。

『……』

目视着那块画着井阑草图的布,蒙仲陷入了沉思。

而就在这时,忽然蒙虎撩帐闯了进来,蒙仲正要打招呼,却见蒙虎身后跟着两名身穿甲胄的族兄。

不动声色地将那块布收起来,蒙仲站起身来。

“阿仲,这两位是族兄蒙横、蒙珉。”蒙虎笑着介绍道:“方才碰到两位族兄,他们让我带他们找你。”

“找我?”蒙仲有些不解。

其实在前几日,在蒙擎召集族内所有的「车吏」时,蒙仲就曾见到蒙横,他也是其中之一。

但在此之前,无论是蒙横还是蒙珉,他以往都不曾无接触过。

“你是蒙伯的弟弟吧?”

那名叫做蒙横的族兄走上前来,笑着示好道:“阿伯生前与为兄等人颇为亲近,你既是他的弟弟,跟我们的弟弟那是一样的。”

听闻此言,那名叫做蒙珉的族兄亦笑着点点头。

当晚,蒙横与蒙珉将蒙仲、蒙虎二人请到了他们的兵帐,旋即吩咐兵卒弄了点酒肉,四人在帐内喝酒闲聊。

军中可以喝酒么?

对于步卒来说当然是不允许的,但对于蒙横、蒙珉、蒙仲、蒙虎等蒙氏的族人来讲,就算稍微违反军中的规矩,家司马蒙擎也不会因此责怪他们,而王师那边更不会来管。

总而言之,像蒙横、蒙珉、蒙仲、蒙虎这种家族的族人,是拥有一些特权的,并非平民出身的普通兵卒可比。

通过一番闲聊,蒙仲这才得知,蒙横、蒙珉二人,跟他兄长蒙伯是在行军途中相识的。

当初蒙伯一行人从景亳前往彭城时,正值寒冬腊月,冰雪封路,当时蒙横、蒙珉都只是徒步赶路的一般甲士,因为天气寒冷险些冻死在路上,是蒙伯让出了自己在战车上的位置,让这两位族兄弟能得到充分的歇息,经那以后,蒙横、蒙珉与蒙伯便成为了亲近的好友。

蒙仲忽然想起,在兄长蒙伯的书


状态提示:第50章:人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