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明珠闲来无事,最爱和银姑闲聊,听一些风土人情。

银姑从小就跑江湖,对这些自然十分熟悉。从常州府开始讲起,一直往北,挨个大城郭都说了一遍。尤其是讲起奇人异事,听得人匪夷所思,不敢相信。

小秋和小冬还好,不是爱热闹之人,小春和小夏简直崇拜死银姑。

明珠暗笑,这个小夏,前两天还那样防着银姑,不过几日就好成一个头,真是好笑。不过,这个银姑也是好本事,梧桐苑上上下下,就没有不喜欢她的人。

“常州地界田地还十五两一亩,为何到了山东就十两一亩?可是土质不好?”明珠很是敢兴趣。

银姑便道:“常州一个是水多地少,再一个天气炎热,一年两季很是稳妥,中间还能夹杂着种些蔬菜之类。十五两还是普通地,那水田都到了二十两一亩。山东就不同,到处是地不说,有时候老天爷不赏脸,便只能保一季收成。还有些不太好的地,不过七八两银子一亩。”

明珠点头,“还只当地价都差不多。京城这里也是,好地想买都买不到,一般的也要十几两银子一亩。听说南边还有三季水稻?”

银珠笑,“姑娘懂得可真是多,不过也只是听说在南海那一小片地方,奴婢倒没亲见过。不过听说三季那种,口味并不好吃。当地富人多是从北边买米。”

明珠又问各地人口建筑,尤其是流民多少。

银姑将知道的情况一一道来。心想姑娘真是与众不同,不问吃什么穿什么,倒是问这些奇奇怪怪的。

不过主子也是奇怪之人,倒也正好配对。可惜姑娘太小,不然直接绑回去当个压寨夫人多好。她最瞧不上磨磨唧唧谈恋爱,直接灭烛滚被窝多实在。

明珠聊熟了,便想让银姑教导一二拳脚功夫。

唬得银姑不行,连连摆手,“使不得啊姑娘,这拳脚功夫需得吃苦,姑娘娇贵身子,怎受得住。”姑娘这爱好也忒不一般。

明珠便笑,“是不是你们师门有规矩,不得随意外传功夫?也罢,不逼你就是。”

银姑摇头,“那倒不是,我们就是镖局,又不是门派,学的功夫十分杂乱,哪里有什么规矩。何况如今奴婢已经卖身为奴,自然是姑娘的人。当真是怕您吃苦受累,哪个大家闺秀能做来这个呢。”

“我们家也是没有儿子,父亲才不得不让奴婢习武,好继承衣钵。再说父亲也没想奴婢能真练成,想的是学点皮毛,再找个徒弟倒插门,让他订立门户就是。”银姑从小就不服,凭什么女孩子不如男人,倒是功夫比那些男人都强一点。

明珠挺喜欢银姑这点,很不服输。不过,这种人能卖身为奴,很是不合理。

但她想着,如今看她不顺眼的,不过是萧家这几口子。可萧家这些人,明显不能打动银姑这样的人。

即使银姑卖身有缘故,但暂时应该不是冲着杀她之类来的。明珠觉得,与其收买银姑这样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杀她,还不如直接给她下点耗子药之类的省事。

为此,明珠很想得开,好好待银姑,等她想离开,给足银子就是。

她觉得,银姑估计是得罪了大仇家,来她这里避一时之难的。

“要不你闲着无聊的时候,拿我当练手的,顺便教一教?”明珠坚持道。

祖宗哎,您可饶了我吧,谁敢拿您当练手啊,主子还不直接废了我。“不敢不敢,奴婢好好教导就是。只是姑娘若是累了,可别硬撑着。”

银姑怕把姑娘练得皮糙肉厚,将来主子一把火将她烧上天。

几个丫头劝说无果,还被明珠拉着一起锻炼,从此开始走上不归路。还好,因着正在长个子,且爱美,明珠才只在早晨、傍晚稍加练习。

她练武只是为了强身健体、逃命利索,可没想真跟人硬干架。

平嬷嬷是个想得开的,也不多加劝阻,由着姑娘性子来。她觉得,姑娘自从开始习武,能吃能睡身体棒,比什么都强。

等过了伏天,天气稍微凉快,明珠便和平嬷嬷商量买地之事。

“嬷嬷,让平叔走一趟南边,一路买些田地如何。银子放着也是白放着,不如吃些租子。”明珠道。

平嬷嬷有些吃惊,“姑娘缺银子了?不能吧,大小姐可是留下不少,几辈子都用不完。咱们京郊有庄子,吃用不缺,姑娘何苦操心这些。”

她心道,姑娘才多大年纪,便天天想这些,当真可怜。大小姐若是还在,肯定心疼死。

明珠笑,“就因为不缺银子,才想买地。如今四处不太平,多买几个庄子,总比窝在一处强。”

平嬷嬷劝道,“别处哪里有京城保险?天子脚下,最是放心不过。就因为到处作乱,我们才不能到外面去啊。”

明珠心道:当年四处虽乱,好歹是小乱,唯独北京和京城最可怕,血流成河不为过。也不知,新皇之后将各处收拾过没有,不会是成为割据王侯之类的吧。

她意识到自己纯粹是瞎操心,赶紧回归正题。将历史上各类造反解说一通,说得平嬷嬷都下了买地决心。

“派阿福去倒也放心,只不过儿大不由娘,如今他有孩子有婆娘,心也比原来大了。你这里还是多派几个人去才好。”平嬷嬷叹气道。

儿子大事上倒是不容怀疑,但自从有家有口,也学会藏点小钱了。儿子自以为是做的干净,哪里瞒得过定国公府的人,简直丢她这当娘的脸。

儿子是亲生的,但姑


状态提示:7.置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