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大唐不良人>第六十一章

“臣告退!”

“滚!!”

待得苏大为退出去。

武媚娘看向李治,却见李治正也拿眼看过来。

武媚娘“噗哧”一声,笑得花枝乱颤。

李治恼道:“笑笑笑,你还笑得出来,瞧你这个阿弟干的好事!”

“三郎,别装了,来,笑一笑嘛。”

武媚娘放柔声音,柔软的双手捧着李治的圆脸,忍俊不禁道:“死几个和尚算什么?我看你恼的是阿弥惹得百官弹劾吧?但他本就是孤臣,弹劾也无甚大不了的,而且刚好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阿弥,三郎应该高兴才是。”

“我高兴……”

李治嘴角微微抽了抽,两眼眯起:“媚娘,不要把朕心里想的都说出来。”

“陛下,那些僧众,也是该敲打一下了,这些年,听说他们在洛阳……”

“唔,且看数日后,这场辩法会如何吧。”

李治的声音略低沉,忽然又开口道:“你说这次苏大为,为何行事如此暴躁?当真是为了救妻?”

“三郎,这你也要怀疑吗?”

武媚娘嗔道:“阿弥的性子这些年从未变过,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我看是惯出来的脾气才对吧。”

李治冷哼一声:“手里掌军久了,人命便不当回事了,说杀就杀。”

“三郎~”

武媚娘略微撒娇道:“阿弥就是这护犊子的脾气,当年为了我,便闯入寺中救你,你忘啦,他当时愣头愣脑的,可是连你的面子也不给,你看他现在,岂非一样?”

“这……”

提起往日旧事,李治终于笑了。

“这么说,倒也是,阿弥的性子从前便刚直,不知变通,好吧,朕也不和他一般计较了。”

……

“当年阿弥为一个叫牛二的泼皮欺辱柳娘子,便偷偷将那泼皮杀了……这样想来,这么多年,他这性子还真没变过。”

公署里,刚刚在大理寺入职的狄仁杰长叹一声,低头看看面前的案情卷宗,感觉有些为难。

这白马寺,把状纸从洛阳令一直转到大理寺来了。

这若是按律办理,岂不是要判个斩立决?

狄仁杰看着眼前的卷宗,轻轻抖了抖,眼中闪过一抹思索。

自己才来大理寺任少卿,就有人将白马寺的案子放到自己的案头,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又或是有人想要把棘手的事扔给自己?

目光扫过公署里,每一位署吏都忙碌着各自的事,看不出异样来。

他把视线重新投到眼前的卷宗上,知道今日朝堂上,为了苏大为的事,又掀起百官的弹劾。

所针对的自然就是苏大为杀白马寺僧人一案。

不过早朝的时候,李治并未表态。

未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想到这里,狄仁杰提起笔,在卷宗上匆匆写就几笔,转呈左相。

对不起了阎大人,这皮球还是得踢到你那里。

这种案子,委实难决。

也超出了大理寺所能断的范围。

毕竟,无论与私与公,最终都要看李治的意思。

毛笔还没放下,却突然发觉热闹的大理寺公署,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

抬头看去,发现眼前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

正是一身官袍的苏大为。

他的身形高大,穿着兵部尚书的官身,自有一种雄浑的气度。

仿佛一座山岳一般。

只是站在那里,整个大理寺的公署官吏,全都安静下来。

无数目光集在苏大为身上,众人一时忘记了说话。

“阿弥你怎么来了?”

狄仁杰先是说了一句,拍了拍自己宽大了许多的腰围,突然醒悟过来,把面前的卷宗合上。

按唐律,无关人等不得接触案情卷宗,何况还是当事人。

这不是他不近人情,而是律法如此。

狄仁杰虽重友情,但更守唐律。

“我来找你的,大兄。”

“找我?”

狄仁杰眉头一皱:“白马寺的案子要按律按流程走,我这里也定不下,我准备交给左相去定夺。”

交给左相,实际上就是交给陛下。

这皮球大家踢来踢去,显然是没人愿意背锅。

洛阳令、刑部、大理寺,谁也背不起。

“不是这件事……”

苏大为摆手道:“我想问问过几日佛道两门法会的事。”

“你问这个?”

狄仁杰大感诧异。

他才来大理寺不久,但也听到了一些传闻。

大理寺接触三教九流众多,许多事,就算不想听,也会传到他的耳朵里。

“陛下下过旨,再过数日,由佛道两门各选高僧高道,在紫微城前的广场辩法,决定高下。”

浓黑的眉头微皱,狄仁杰伸手抚着自己的短须:“阿弥,你问这个做甚?”

他其实很想问,你现在不是低调在家,等白马寺的风头过去吗?

如何又跑大理寺来了。

仿佛看出狄仁杰的疑惑,苏大为道:“这事与我有点关系,对了……”

话还没说完,忽然听到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两人转头看去。

只见一身材高壮的中年官员,身穿大理寺官袍,腰缠玉带,在十数名差役的陪同下,向着这边匆匆走来。

来者是大理寺寺卿郝绍常。

自李思文调往刑部后,这几年大理寺也几经换血。

如今新晋的乃是永徽年间的进士郝绍常。

此人是寒门出身,与长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