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439章 铁路雄心
佣俄国工程师,英国与俄国相持不下,清廷谁也不敢得罪,后干脆咬了咬牙,决定使用中国工程师修建京张铁路,于是,詹天佑再次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为了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殚精竭虑,不过没等铁路完工,“戊申革命”爆发了,京张路工程随即停工,清廷完蛋之后,京张路工程仍是迟迟不能复工,原因很简单,经费无着,北洋集团连军费都无法保证,哪里还有资金去修铁路?

直到徐世昌下野,赵北接任民国大总统之后,京张路工程才得以复工,赵大总统的督促下,财政部以罕见的高效率完成了关内外铁路余利划拨工作,现,这笔修路资金归詹天佑直接掌管,铁路的修建进度自然也大大的加快了。

本来,按照詹天佑的意思,京张铁路不全线通车,他就绝不越过长城南下,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国家元首,什么时候调他回京述职,这得赵大总统说了算,而现,詹天佑就是到北京拜会民国大总统赵北的,这也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的说话。

现京张铁路基本上已经全线完工,但是尚未举行通车仪式,此次詹天佑南行北京,他是坐了一列工程车赶过来的,这时刻表是没有的,一路走走停停,竟然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几个小时赶到北京,结果到车站接他们的人没去,詹天佑只好带着几个助手馄饨摊前先吃顿早饭,并等候那些来接他们的人,毕竟,去见民国大总统不是说见就见,这得讲究一个程序。

詹天佑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研究着一张铁路发展草图,作为一个中国的工程专家,他也像赵北一样,希望快将铁路修建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铁路雄心,不足为外人道也。

吃完了馄饨,詹天佑吩咐一名助手去买了几张报纸,张家口不比关内,那里消息闭塞,全靠来往于关内外的驼队传递消息,虽然有电报局,可是拍发电报所需的电报费不菲,詹天佑舍不得,所以,这段日子来全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也是一知半解,现正好通过报纸看一看前些日子的“广东事变”是怎么回事。

虽然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詹天佑还是对广东局势很是担忧,因为根据报纸上的消息,“广东事变”不仅仅是龙济光武装叛乱的问题,关键于同盟会的激进势力也参与了这一事变,而且,为重要的是,报界揣测,此次事变的幕后还有国际背景,而作为中枢喉舌的《先锋日报》是将“广东事变”的幕后黑手直指日本政府。

现的中国,什么事情只要一扯上外国势力,那就是剪不断理还乱,詹天佑没法不担忧,日本政府是个什么玩意,他很清楚,至于那个北方的强邻沙皇俄国,也不是什么好玩意,自从革命以来,日本和俄国就一直东北地区和蒙古地区搞小动作,虽然迫于英国、美国的压力,日本和俄国还不敢明目张胆的采取直接行动,但是它们所扶持的满蒙顽固势力近却日趋活跃,即使是京张铁路的工地上,也出现了呼啸来去的蒙古匪队,其中又以陶克陶匪帮为活跃,而匪帮马队所装备的武器也是清一色的俄制武器。

为了保护工程队的安全,陆军部不得不派了一支骑兵团驻扎张家口,以资震慑,本来还打算派兵大举向草原腹地进行扫荡的,但是由于“广东事变”的爆发,陆军部推迟了扫荡计划,现的京张路防卫力量变得比较薄弱。

就连詹天佑此次回京述职,也是带了卫队的,而且詹天佑的那只公文包里也放着一只小手枪,这还是出发之前找骑兵团借来的,有备无患,现这种乱局之下,谁也不敢大意。

其实詹天佑是非常希望陆军部将那列装甲列车派到京张路上去的,但是陆军部没有那个权力,装甲列车营现归总统府直接指挥,要想调动装甲列车营,必须直接向总统请求,所以,此次来京,詹天佑也是准备跟总统开条件的,他要让总统明白,京张铁路关系重大,如果不加强防卫的话,说不好什么时候蒙匪的马队就越过长城抄掠京畿了。

对于军事,詹天佑懂的不多,但他至少明白,现代战争,讲究的就是一个枪炮犀利,装甲列车或许就是保护铁路线的好武器,用来放北京弹压地面,未免大才小用了些。

就詹天佑琢磨如何说服总统将装甲列车调去京张路保护铁路工程的时候,一辆四轮马车从火车站方向驶了过来,就馄饨摊前停住,车门打开,里头跳下一人,却是蔡廷干。

詹天佑与蔡廷干是熟人,两人不仅都李鸿章手下扛过活,而且也都曾袁世凯幕中效力,重要的是,当年两人都是留学美国的少年留学生。

“眷诚,你来得可真快啊,我还提前了二十分钟赶去火车站呢,可到了车站一打听,才知道你这里吃馄饨。我说,铁路公司再缺银子,也不缺这一顿早饭钱吧?走,跟我去全聚德,我请你吃烧鸭,那可是同治年间开张的老店,跟你我的岁数差不多,当年我们去美国留洋的时候,人家全聚德就已经名闻四九城了。”蔡廷干笑着将詹天佑从凳子上拉起来。

“不是要去赶着见总统么?”詹天佑提着公文包,带着一名助手上了马车,另外几名助手则奉命返回了火车站。

“不急,不急。现总统正会见几个从东三省过来的客人,不定什么时候才会见你呢。再说了,咱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也不是总统府,而是六国饭店,不过那里的饭菜不够地道,就不请你到那里吃了。


状态提示:第439章 铁路雄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