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486章 强国与权欲
票投机热潮的迎头一击,大量的闲散资金迅速从那些子虚乌有的外国橡胶园和橡胶公司撤出,流向了实业界,纺织厂、制衣厂、缫丝厂、机器厂、皮鞋厂、面粉厂……这些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工厂开始大量出现,这种投资实业的狂热中,就连民国副总统张謇先生也返回了江苏,追加投资,建了几座纺织厂和面粉厂。

这些实业投资项目不仅需要资金,需要技术和机器,这些机器中,中国本土工业所能提供的只是杯水车薪,于是,大量美国、德国的旧机器涌向中国市场,虽然和欧洲国家的需求相比,这个国家的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但是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多的机器订单,这也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德国商人对这个兴市场的信心,毕竟,对于刚刚度过经济萧条期的欧洲、美洲企业来讲,哪怕是一千台纺织机的订单,也可以使企业多一点生存下去的希望,所以,不仅美国、德国商人看到了商机,英国、法国的商人也中国看到了商机,所以,他们绝对不希望这个时候因为战争而使远东贸易中断,进而使欧洲企业不能从这场“商业盛宴”中夺取利润。

这种国际背景之下,中国中枢政府对日本政府的书面外交抗议并没有引发两国之间的任何公开的武装冲突,而由于东三省和内蒙草原实施的“暴风雪行动”以及“猎狼行动”,那个原本非常活跃的“关外八旗”也没有能够掀起大浪,虽然少数地方确实发生了满清余孽的武装叛乱,但是政府军优势兵力的强力反击下,这些武装叛乱很快就被迅速平息,就全国总体形势而言,自从革命之后,这个国家还从来没有这么平静过,就连对民国大总统赵北抱有成见的报纸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远东狂人”的纵横捭阖之下,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对于中国而言,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这种民意之下,已经有报纸开始呼吁延长总统任期了。

虽然距离强国的目标还很遥远,距离富民的目标也很遥远,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总统已经了大努力,如果谁敢这个时候与总统作对,那么,他不是傻得无可救药,就是《先锋日报》说的,是被国内外的敌对分子给收买了,那么,这全**民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上下一心,共同对付国内外的敌对分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总统持以敬意,至少,那帮同盟会的激进派就对赵大总统的一系列行动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哗众取宠”,“危险投机”。

但是,无论这些反对总统的人怎么想,现的局势就是,国内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要想避免被军警捕去充军西北,他们只能选择逃亡国外了。

与多数逃亡者的选择相同,作为同盟会激进派的代表人物,陈其美选择的逃亡目的地也是南洋,准确的说,是位于马来亚的槟榔屿。

现,陈其美就站轮船的前甲板上,身边站着他的几名逃亡同伴,这几人都是同盟会的骨干,而且也都参加了“广东事变”,其中还有一人甚至还参与了当初刺杀陶成章的密谋,对他们的通缉令仍未撤消,显然,那位总统先生不愿意赦免这些人,即使他已经赦免了许多参与“广东事变”的叛乱者,比如说那个龙济光,现,人家龙济光已经是这香港的正式居民了,而且还界买下了几百亩良田,出手大方,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钱是同盟会给他的“革命经费”,恐怕却没人算得清楚了。

轮船现就香港,而且即将启程,前往加坡,陈其美等人将先赶去加坡,那里,一位革命的先行者等候着他们的到来,以便商议继续革命的事情。

此次去国,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国了,陈其美等人心中颇为凄凉,虽然依靠同盟会的力量,香港继续呆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毕竟太危险了,同盟会搞暗杀很拿手,光复会也不落了下风,而那位赵大总统就出身于光复会,同盟会激进分子干掉了光复会的领袖,那么,光复会员会放过幕后主谋么?

所以,还是离开这个国家吧,至于“继续革命”,陈其美已经不怎么关心了。

几声汽笛“呜呜”响起,轮船已开始加压升气,很快就可以出发了。

这时,一名青年男子拿着一张报纸赶到陈其美身边,将报纸递了过去,说道:“英士兄,这是刚出版的报纸。你看看,那个赵北现可是风光的很呢,借着东三省和蒙古剿匪顺利,胁持国会通过决议,宣布撤消‘内阁总理’的设置,内阁直接听命于总统,他这样干,可不就是向独、裁靠拢么?还是先生说得对,这个赵北,其实不想做中国的华盛顿,而是想做中国的拿破仑,他想大权独揽,他想学袁世凯,说不定,他还想做皇帝。”

陈其美并没有接过报纸,只是看了眼报纸,然后苦涩的一笑,他想起了第一次武汉与赵北会面时的情景,当时,众人就曾就“世界第二拿破仑”的问题进行过简短的讨论,当时场的还有“宪政奇才”杨度,那个同盟会叛徒汪兆铭也参与了讨论,当时杨度曾自言自语的问了一句,“中国会出现拿破仑,还是会出现华盛顿?”,但是当时没人回答。

现,赵北似乎已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杨度的那个问题,这个国家或许只会出现拿破仑式的人物,不会出现华盛顿式的人物,这既是国情,也是政治现状。

“世界第二拿破仑”,这个人能够拯救中国么?他的权欲如此之重,倒是与法国的那位拿破仑皇帝有几


状态提示:第486章 强国与权欲--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