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1908远东狂人>第736章 世事人心
大破坏,并使欧洲列强对远东的控制力下降,而这正是赵北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这也正是他为什么急匆匆返回北京坐镇指挥的主要原因。

说句实话,赵北一直担心他对历史的干预可能会大大推迟欧洲战争爆发的日期,但是现看来,历史的惯性是如此的强大,赵北的影响实有限。

一切都按照赵北当初制订的战略大局发展,现他必须未雨绸缪,展开下一步的战略。

实施下一步的战略,是当前第一要务,为了实施这个战略,赵北必须集中人力、物力,为中国谋求多的利益,也正因此,与各国驻华外交官举行会面并发布联合公报之后,赵北傍晚的时候会见了几位民间人士。

这几位民间人士就是中国工商业界代表邹廷弼、韦紫峰、范旭东、秦宏文,其中前两位都是目前实业界钜子,而后两位则是中国现代化工业技术的领军人物,论财势,前者与后者不是一个重量级,论技术,前者与后者相去甚远,但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为中国的经济与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次召见他们,一来是安排下一步的战略,二来也是奖励他们的贡献。

所谓“奖励”,其实就是四枚勋章,由总统亲手为众人颁发,每人另发奖金一万元,钱虽不多,但是一片心意,是总统对众人成绩的肯定,其实有资格领取这些勋章的人还有不少,只不过由总统亲手颁发勋章的殊荣却只有他们四位可以享受了。

简短的授勋仪式结束之后,双方的谈话很快进入正题。

“总统钧鉴,现欧洲开战即,正是中国工商业大发展之时,万不可错过,目前中日战事已见眉目,是该进行正式和谈了。”

邹廷弼开门见山,直接将他抵京目的说与总统听,其实他也知道,当初总统派他和刘人祥去天津与日本商会方面进行接触,目的就是为了早开始和谈,但是由于总统提的和谈条件太高,日本方面无法接受,因此这接触就始终没有步入正轨,本来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可以继续拖延下去的,但是既然现国际局势发生剧烈变化,那么就很有必要改变原来确定的谈判方针了,或许可以直接与日本政府进行接触,也可以降低中方和谈条件。

见邹廷弼如此急切,赵北淡淡一笑,其实他当初之所以提那么高的和谈条件,倒并不只是为了羞辱日本,其目的之一也是试探,试探一下日本和谈的底线,而根据邹廷弼和刘人祥与日本商会方面的接触中所得到的情报来看,日本政府很难台湾岛地位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倒是辽东半岛那边好商量,而且朝鲜的地位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谈,只是前提条件是必须立即停战。

“邹先生,你的建议很好,我也认为,此次欧洲开战对于中国的工商业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过去,欧洲商品可以与中国商品争夺中国本土市场,这降低了中国商品的利润空间,但是现,欧洲一旦开战,则欧洲商品将很快退出中国本土市场,那么,中国的工厂可以得到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上午的时候,我与英国、法国公使会谈,也谈到了贸易问题,两国公使愿意就此问题与我方进一步磋商,考虑到欧洲战争会影响欧洲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远东市场和亚洲市场很可能会出现商品短缺,这样的话,就需要中国商品进行补充,只要解决好这个关税问题,中国商品进入南洋市场甚至是印度市场都不是问题,但是前提是,中国必须快结束对日战争,并欧洲战争中至少保持中立。

我看来,对日战争确实到了关键时候,不过现就谈停战还为时过早,一来辽东战场的歼灭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除非被包围的日军愿意放下武器投降,否则,至少辽东战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歼灭那支日军,二来则是国民情绪高涨,此时贸然停战,会引起国民不满,届时追究起来,我这个做总统的也不好交代,所以,除非日本政府主动提出和谈,否则的话,中枢政府是不会主动与日本政府方面进行接触的。

不过你们商界人士和工业界人士也可以放心,上午与英国公使的会谈中,英国公使已经明确表示,他将再做努力,催促英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中日两国第三国进行和平谈判,目前英国公使的中意地点是菲律宾的马尼拉,这也需要美国政府的协助,目前美国公使也已同意就此问题向美国政府汇报,相信不久之后就有答复。

虽然现对日战争还不可能马上结束,不过我也希望工商业界要做好准备,一则是原料的囤积,这个中枢政府两年前就开始谋划,这个问题倒是不大,二则是工人与技术人员的储备,目前各地技术学校数量不少,这个问题也不大,三则是金融界要做好融资准备,一旦欧洲商品退出市场,各工厂必定会扩大经营,届时就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四则是商业秩序与商业道德的坚持,这一点相当重要,尤其是当中国商品走出国门之后,是要强调这一点,没有好的商业秩序和商业道德,纵然能够攫取一时之利,但从长远来看,损害的是整个中国的工业体系,所以,关于这一方面,中枢也决定进行辅导和干预,务必使中国货成为‘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虽然大权独揽,国政全由一人做主,但是赵北还是耐着性子将他的战略部署详细的介绍一番,听得众人连连点头,为总统考虑之细致而折服,尤其是实业界,是完全放下心来,总统


状态提示: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