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恐怖悬疑>汉牧天下>第411章 关中称王

所谓的王爵,在大晋朝早已没有了开国之初的尊贵。

更是随着各地群豪崛起,大晋为了拉拢安抚各地势力,更是烂封烂赏,除了宗室王爷,各地异姓封王便有不下十数人。

再加上中原板荡,胡人割据,当今天下立国称帝者便有三方,连皇帝都变得廉价了许多。

因此,李戬想要受封夏王之事,在朝堂上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对于司马邺及诸位晋室朝臣来说,李戬此举更能安他们的心,至少,他此刻还不想直接篡夺大晋江山。

现如今的大晋朝廷,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李戬封王,不仅在关中引起强烈的震动,天下各路诸侯势力得知这个消息,亦是大为震惊。

这表明,李戬开始站在明面上,参与天下的角逐。而不是躲在大晋朝廷后面,半遮半掩。

随着李戬称王,征北军治下开始改旗易帜,以夏王马首是瞻,对外以大夏军自称。

李戬以曹魏故事为例,封土建国,建立夏国,领地囊括当前占据的疆域,推行王国治度。

设立夏国王廷,另立执政班子,彻底将大晋小朝廷排除出统治中心,完全边缘化。

之前设立的六曹制度,改为六司。另增设左右相,及监察司。秦无害担任左相,掌管吏兵工三司;张崇担任右相,掌管户礼邢三司;黄纶担任监察使,掌管监察百官及情报诸事宜。

至于军队制度。除了改旗易帜之外,其余依然不变。

李戬如今已经称王,那蜗居长安的小朝廷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更何况,一山不容二虎,长安城既然已是夏国都城,再容纳大晋小朝廷,岂不别扭?

于是,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将大晋小朝廷,迁出长安,安置于雍城,任其自生自灭。

李戬称王建国,迅速向天下传开,他的声望顿时飞速高涨。

在这之前,他虽然占据关中,击败匈奴汉国,但影响力仅局限在西北之地,对于东北中原,以及东南各方来说,李戬仅仅只是乱世割据军阀的一员,并不出彩。

当今天下,真正具有影响力的,除了匈奴汉国外,就是新近崛起的石勒,和雄踞东南的司马睿。

有识之士皆认为,天下最终的归属,最终将由这三家来决定。

可现在,关中突然崛起的李戬,赫然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伴随着他的称王的消息传来,其之前的战绩也被跟着广为流传。

众人这才惊觉,原来夏王李戬的实力竟然如此之强。收复河南千里之地,数次大败匈奴汉国,如今麾下已有十万精锐兵马,经营的关中之地稳如磐石,当地士族豪门纷纷俯首称臣。

时值中原板荡,胡人猖獗之际,许多有抱负的汉家士人,特别是寒门士人,可谓是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

匈奴汉国与石勒皆为胡虏,残暴不仁,大肆屠缪汉人,但凡有热血,有骨气之士,岂肯从贼为虎作伥?

而东南司马睿本是首选的明主,可其任用士族豪门,充盈朝堂,根本没有他们这些寒门士子的立足之地。

唯有这关中夏王治下,听闻其首创科举,大肆招揽寒门士子,人人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品级。这让许多寒门士子看到了希望,纷纷收拾行囊,不顾生命安危,踏上前往关中的旅途。

与此同时,天下各地的割据势力,在听闻李戬称王的消息后,心思各异。身处关中周边势力,对此皆是惊慌不已。特别是司马保,对此大为震恐,生怕李戬称王之后,第一个拿他开刀。

没办法,谁叫他跟李戬是邻居呢。匈奴汉国太强,李戬动不了匈奴,难道还动不了他?要知道,他现在可是还在争夺梁州的控制权,跟当地豪族胡酋,打得不亦乐乎。

若是这个时候,李戬突然率兵西进,他如何抵挡得住?

于是,他第一时间停止了汉中争夺战,主动停战,与各方达成和解,承认他们对梁州的控制权,然后抽调兵力,集结于陇东,严防征北军,如今的大夏军。

匈奴汉国对此也是颇为警觉,立即在函谷关及河东一带布置数万兵马,提防大夏军。

虽然心中对李戬十分痛恨,但他们还是派遣了使者,前往长安恭贺。以贺使为名,一来探查虚实,二来与李戬商谈和睦共处的可能性。

至于距离关中遥远的各地军阀势力,对于此事,倒是乐见其成。毕竟,李戬崛起于匈奴汉国的后方,严重威胁到匈奴人的心腹之地。两者相杀,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特别是石勒,那是笑得合不拢嘴。虽然李戬曾经与他有过一小段摩擦,但并不妨碍他对于李戬称王的窃喜之情。

匈奴汉国,是他目前无法迈过的一座高山,虽然他现如今兵多将广,但对上匈奴大军,依然处于下风。

在兼之东有曹嶷之乱,北有段氏鲜卑等诸多势力虎视眈眈,西面更是有匈奴汉国这座大山耸立在眼前,他根本无法集中兵力扫除内乱,扩张地盘。

现在,只要匈奴汉国与大夏军打起来,那么他就可以趁此机会,抽调大量兵力,先一举平定青州之乱,然后顺势南下,拿下淮河以北大片土地。最后挥师北上,攻占幽州,将段氏鲜卑等势力赶出关外,如此一来,则中原之地,大半在手,试问天下谁敌手?

为此,石勒也派出了使者前往关中,不为别的,一心一意离间煽动李戬与匈奴汉国的关系,鼓动其与匈奴开战。

东南的司马睿得到消息,也是开心


状态提示:第411章 关中称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