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玄幻奇幻>那扇门饿得>第30章 图书馆看书
,当我直面正视时,他们却都收拢了自己的目光,逃离我了。经此一役,我真有点自鸣得意起来,悟出:面对困境,人不能逃避它,要敢于直面和正视它,甚至有勇气挑战它,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被它压垮,击溃,打败。

萧娟依旧看书,不过,我想着,经过刚才这一事,我悟出的道理可能比她天天读书获得的道理还要实用,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讲“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看自修室大家学习的氛围还是如此认真,我也投入读李嘉诚传了,读后的感想:李嘉诚从一个一贫如洗,甚至债台高筑的穷小伙子,于一家小茶楼里开始当火计而产生了从商的念头,到建立了富可敌国的和记黄埔集团,一度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富豪,让人着实敬佩这位白手起家者的伟大。但更让我对他膜拜的是,在他经商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欠了一屁股债务,他曾被这些债务催逼得差点自杀,可他还是硬顶着超负荷的压力坚持了下来,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辛苦劳作和执着拼搏,他不仅偿还了所欠的债务,而且还积累了他再创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他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身为商者生存下来的意义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这就是李先生,从最初一个平凡的人,凭借执着和勤奋的品格,和几十年如一日担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自己。可见,成为平凡者还是不平凡者,关键就在一念之间和一字作为上。

读了李嘉诚传后,我又拿起手腕底下压的那本胡雪岩传。对于胡雪岩,除了最基本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商圣”和被满清政府御赐金马褂的了解外。我对他一生的经商评价是:失败的英雄。虽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垄断的经营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最后还是被自己挥霍殆尽,落了个财尽人亡的下场。作为商人,虽然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一生信仰的“戒欺”和“真不二价”的商业观以及能够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的活儿干起让人敬仰。可见,成功和失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功了,若过于骄傲了,太自负了,超安逸了,都还会沦为失败;失败了,若敢于坚持,功于忍耐,善于总结,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胡雪岩传读了半截,我又拿起屁股底下压的巴菲特传、洛克菲勒传、稻盛和夫传读。读了后,我想再谈谈对他们的认识。

于巴老前辈,我对其的那句“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投资箴言酷爱,对他能够同首富比尔盖茨携手组成富豪联盟并把毕生的大部分财富捐赠表示佩服。还有据说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想法,五岁时就在家门口摆地摊兜售口香糖,这让我在惊讶他投资成神之余,又感到他成神的普通正常。可见,神也是正常人,不过,人在成神之前得有神一般的入世作为,在成神之后还得有人一般的出世作为,这样,神才永远成为神一样的人,成为被人们永世敬仰的神。

于洛克菲勒这位美国的石油大亨,无疑他通过石油为他赚来了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他并没有拿财富当炫耀的资本,而是用它充当慈善的资本,用于救人于生死,助人于危难。我相信这就是财富的魅力,财富的华丽,财富的真谛。可见,世人皆以为,拥有了财富就等于拥有了幸福的源泉,就等于掌握了统治一切的可能,然而,后世的证明,让他们错的离谱,错的他们到死时只留下了财富。

我对稻盛和夫的仰慕,不是因为他有用尽毕生心血一手打造出两家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功绩,也不是他拥有“经营之圣”这个高高在上的名号,而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述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他从存在和价值两方面说“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他认为地球上……应该说整个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因为有必要存在而存在的,再怎么微小的东西也是如此。他说人的价值是一个人此生所拥有的人格、人性、灵魂或意识体。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不会随**的死亡而消失。可见,人活着的理解,并不是单一的生命体活着,还要人格、人性、灵魂活着。

读完了这五本书,我又总结出了一个道理:于这五个创业者而言,无论是活着的,还是离世的,他们的成功,也应该还有另一番理解,那就是释迦牟尼所言的“苦”,人们常说的这个“苦”是指失败或苦难,但我想也包括成功。就某种角度而言,成功也是一种苦难,因为人类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克服这种苦难。假若不能理解这层道理,即使成功了,还是无法满足,而沉醉在无穷的**中,那才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当然了,这只是我辈的一家之言。

我借来的书也快刀斩乱麻地读完了,自修室里的同学也断断续续回去吃饭了,而留下的一些同学,眼睛还使劲儿地盯着书本,好像书本的知识营养能够满足他们身体的新陈代谢。我旁边的萧娟可能就是其中一个,我凑她老半天了,想从她哪里获得回与否的动静谁料,她连个屁儿的影都没吱,我就急了,用胳膊肘子推了推,她才把眼睛从书本移到我的眼睛上,很怪异地打着灰不溜秋地转转,好像在质问“冲舟呀!推我有何贵干”的意思。我也蹬了蹬她的眼珠子,回之以“萧娟呀!我肚子呱呱呱叫了”的意图。

萧娟看我已经把五本书垒了起来,有撤离的准备,


状态提示:第30章 图书馆看书--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