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漠唐>第一百零八章 丰收
去,这时太阳刚刚从远处的句注山冒出了头,“啧啧,还有比我更早的”,张老汉看着南飞的大雁心里想着,还不时回头看向堡子方向。

今天是他家一百亩田正式收割的日子,堡长昨天就跟他约好了,一早会带人过来帮他收割。

粮食还没有搬到自己的粮仓里,张老汉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今天天刚麻麻亮便独自一人来到自家田地守着,静静地等着堡长等人的到来。

“爹!”,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张老汉站起来一看,只见自己全家人还有堡长、二十个青壮都拿着镰刀、扁担、绳索过来了,他拍拍手赶紧迎了上去。

尉迟堡的堡长是一个三十岁的汉子,走路一瘸一拐的,他以前是承天军的一名弓箭手,河北大战时受伤了,退役后在兵司的建议下做了“乡长”——堡长,他自己拿着官府的薪饷,足够养活自己一家人,日常管理一乡/一堡的事务,虽觉得有些别扭,不过节度使府、州府、县府对各项事务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也就是照章办事而已,所以尽管别扭,但也胜任。

“王堡长”,张老汉推开了自家儿子递过来的炊饼,先上去给堡长行了一礼,虽然只是一个“堡长”,但那也是朝廷在册的官员,张老汉在心里还是很敬畏的。

“老张,这么早啊”,王堡长跟张老汉打了个招呼,“今天吃什么?”,王堡长一边说着一边还跟张老汉开玩笑。

张老汉听了一咬牙,“老三,今天杀两只鸡,不不,杀一只羊”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几十人挽起袖子在张老汉的田里热火朝天地收割起来,王堡长倒不用亲自动手,不过他也在一旁帮着捆扎,忙了一会后,他便去其它地块视察去了。

走过一个山坡,一阵秋风吹来,桑干河两岸大片金灿灿的黍米随着秋风翩翩起舞,一眼望去,好像两条金色的绶带,中间夹着碧绿的、蜿蜒流淌的桑干河,王堡长站在山坡上望着,一时竟痴了。

北边的大同附近,李晟基自己也种了一亩黍米,现在也正在自家田里挥汗如雨。

他倒不是作秀,在后世时他就是农家子弟,农活也没少干,种上一亩地,一来在云州做个表率,表示自己重视稼穑之事,二来也想弄清楚当世农作物具体的产量。

当下黍米的产量一亩大多在一石左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左右,与后世相比确实差的太远,李晟基好奇之下,专门在大同附近种了一块“中田”,根据自己在后世的一些经验,除了没有化肥,其它的的诸如火粪、农家肥、锄草、赶鸟、驱虫等事宜一样没有少做。

当然了,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指点,自己的亲卫劳动。

一亩地的黍米,包括李晟基在内的十几个人一个时辰就收割完毕,当天就脱粒、晒干、入库,最后一称,也就是一百三十斤。

看来在化肥、育种没有发明之前,中国上千年的农获相差无几,土地肥沃的多收一些,土地贫瘠的就少受一些,想在这方面使用黑科技无疑太难了。

还是在水利上多下功夫吧。

云州西北角的静边军,岳军候也在田里收割黍米,没办法,节度使大人自己都下田了,其他人也不好意思闲着。

扎扎乌大战之后,岳军候的第三都几乎被打残了,回到云州之后,李晟基干脆将第三都的残余部队编入新编第十三都,将第十三、十四、十五都编成佑国军近卫旅,让李承基仍旅都指挥使,简称旅长。

而岳军候这边,在征求他的意见后,将身高力大的鄂能温部青壮、薛延陀青壮八百人,以及在三州招募的同样身高力大的士兵七百人,一共一千五百人,编成佑国军重装步兵都(团都),岳军候享受旅都指挥使的待遇。

该都全部披打造不易的加厚鱼鳞甲,内衬皮甲,五百人专门练陌刀,岳军候正是佑国军仅有的会使陌刀的将领,以前在承天军时就打造了一批准备练起来,可惜被李晟基打断了。

五百人专练三石的破军弩,李晟基还专门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摧锋弩,取无坚不摧之意,该弩只能由身高力大的士兵拉动,有效射程达两百步(三百米)。

五百人专练长戟,因为岳军候自己的武器就是一杆大戟,大戟威力与长枪相差仿佛,但防守却强上许多。

该都练成之后,无论是对付步军还是骑兵,都可独立作战,也是李晟基寄予厚望的一支军队。

从遥远的北海千里迢迢追随李承基回到云州的鄂能温部、薛延陀部近四千人以及上次在东大营缴获的牛羊全部安排在静边军,静边军靠近边墙,与吐谷浑几个部落只有一墙之隔,军内只有少量的农田,大多是黄土高坡、山地和草场,又是云州最冷的几个区域之一,军内牧民、农户稀少,让适应寒冷气候的二部在此放牧、耕作也是应有之意。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八章 丰收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