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曹魏臣子>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

话说,陈恒言若是再次战败,就让文稷将自己脑袋带回去给曹操。并不是他不爱惜性命,而是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己方现在士气如虹,急欲敌人的鲜血雪辱。而袁术军刚大胜而归,还是五更夜里,正是松懈的时候。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还是从地道里杀个措手不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这样如果都胜不了,那他真的就可以自刎了。

而且从曹老大的角度思考,未来日后能在权利之路走得更远,他也只能破釜沉舟。第一次当别部,曹老大还给了文稷五百老兵的支援,若是大败而归,下次还会有机会当别部吗?

陈恒觉得不可能。

与其战败了灰溜溜的回去受人白眼,遭人鄙视,还不如直接以死谢罪呢!至少死了还能留个壮烈之名,为陈家家声添点名望,也能让曹老大能善待小陈仇,为家族崛起留个希望。

乱世峥嵘,男儿就该奋起带吴钩,以命拼搏,建不世之功!以功绩觅封侯于青史,以权势庇护家族苟全于乱世!

不成功,便成仁!

老天爷只愿意眷顾努力的人。这句话古今都是真理。所以陈恒拼死一搏,成功了。袁术军大胜过后,城内守备异常的松懈,唯一严密的地方,只不过是城墙之上而已。

当陈恒与文稷身先士卒,率领着一腔热血的兵卒们从地道里杀出,无论刘详的部下还是雷薄的精兵,在毫无防备之下都组织不起防卫,一战击溃。重演了昨夜里陈恒部下的狼狈逃命。

雷薄的麾下很幸运,因为栖息的地方靠近城墙的关系,在曹军袭来的时候有机会纠集起有一大半的兵卒。但他没有去狙击,反而打开了城门往阴陵的方向跑了。

想想也无可厚非。

他的任务只是拿到陈恒的人头,并不是帮助刘详守城。而且他的任务在昨夜里已经失败了,正烦心着怎么给袁术交代,避免将自己人头贡献出去呢!怎么可能参加一场必败的战争。

是的,是个明眼的人,都知道当涂城是守不住了。

骤然从美梦中惊醒的兵卒们,还没来得及抓起长矛或环首刀,就被砍掉了脑袋。先机已失,兵无战心,面对汹涌而来的曹军,雷薄带着部下迎难而上,也只不过是让城池陷落的时间往后推一推而已。

所以他很有当断则断的果敢,直接就跑了,连刘详那边都没有派人去告知一声。毕竟刘详在匡亭之战后就被袁术遗弃了,如今扔出来不过是当诱饵罢了。

一个诱饵的死活,袁术是不在意的,雷薄更不会在意的。

但就是这个诱饵,反而唯一为袁术尽忠、努力坚守使命的人。当满城的兵卒都扔下了兵器趴在地上,祈求通过投降苟全性命的时候,刘详带着十数人,坚守住了城墙的一角。

老天爷有时候喜好恶作剧,往往用无比残酷的现实,来讽刺人世间的丑恶的嘴脸。

当陈恒与文稷杀来的时候,刘详麾下的兵卒都乱了。有的直接被一刀枭首的,有学着雷薄逃命的,有直接趴在地上投降的,反正没有一个抵抗的。

想想也对,跟着当诱饵主将的兵卒,素质与觉悟也高不到哪里去。刘详连阻止城墙上兵卒逃亡都做不到。

唉,算了吧,留下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心里叹了口气,刘详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着曹军抽出了腰侧的长剑。也许是从进驻当涂城后吃喝拉撒都在城墙上的关系,他的身边还集聚了十几个人。

围住他们的兵卒,是文稷的属下。并没有直接发起进攻,而是看着刘详一身将领打扮的份上,等待文稷的命令。

文稷听到汇报后,便找了陈恒,问他的意思,“都尉,某麾下围困住了敌军将领,似乎是布防城池的主官,要不一起去看看?”

“也好。”

陈恒应了声,吩咐顾烨带人布防城池,以防逃跑的袁术军突然杀个回马枪。又让刘凯带人去城内搜索漏网之鱼,才上了城墙。

第一眼看到刘详的时候,陈恒就觉得有点眼熟。默默看了一会儿,才想起他是谁。毕竟当年被逼迫缴纳一千石粮食的怨念,他心里还记得。

时光匆匆,岁月果然不曾饶人啊!

这是陈恒的第一感慨。看着刘详的容貌比印象中已经老了许多,他便回想起这些年投身曹老大麾下的时光。

我也不是当初的我了。

心里又是一声感慨,陈恒对着刘详拱了个手,朗声道:“刘校尉,久违了。还记得己吾陈家乌堡否?”

刘详也感慨万千,拿着长剑也拱了手,“唉,陈家主,某还是记得你的。只是没有想到,当初以粮食买平安的你,如今成了即将杀死我的人。”

陈恒听出了刘详不愿投降的意思。心里有些不忍,反而佩服起对方的知兵之才与忠贞之心来,沉吟了一会儿,才说:“袁术无德,妄称天命,灭亡不过弹指之日,刘校尉为何执迷不悟,为其陪葬?”

刘详低头一阵沉默。

袁术的前途如何,他早就有了觉悟。是故没有反驳,只是露出了一个凄然的笑容,“某不才,自幼也曾读《论语》,知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意思。虽此忠非彼忠,然详受袁氏厚恩二十载,不忍背之。”

说明了自己的心意后,他又顿了顿,对这个身边的兵卒说,“某死了以后,尔等都投降了吧,莫误了性命。”

说完,刘详便将手中长剑往脖子上一抹。只见他身子斜斜的倒下,鲜血刹那间从脖颈迸出,染红了衣甲


状态提示:第一二零章、十室之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