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做权臣>第361章:思想觉悟
下之时泗州不战而降一样,现在的泗州守将又故技重施,既然在暗地里派遣使者来和张启阳谈条件。

两个昼夜攻下徐州,闪电一般的攻取速度让清军极为恐慌,只需要看一看徐州那残破的城墙就可以明白毅勇军的攻坚能力到底有多么强悍了。

眼瞅着这淮扬的局面一日不如一日,多尔衮又死了个不明不白,煌煌“我大清”说不准哪天就会分崩离析,谁还会死咬着洪承畴的屎饼子?

只要条件谈妥,泗州就会集体“反正”,重新竖起大明的旗号,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再有两天时间,若泗州还要推三阻四,我就要强行攻打了!”

虽然泗州已成为案板上的肉,但张启阳却不想浪费太多时间,更不可能允许泗州的清军反反复复的要条件。

只要打通了泗州通道,洪承畴就是彻底歇菜了,要是他精明一点,就会马上跑路,若是他死守的话,恐怕连洪承畴自己都很清楚死守扬州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抽调的丁壮已经到了。”大军作战,一定需要海量的辅助人员,在当地临时抽调丁壮也是常有的事情,而这个事儿通常是由地方官负责。

作为徐州知府,刚刚上任不久的李杉李大人确实尽职尽责,不管是后勤保障还是运送通畅,都做的很不错,始终抱着“为打胜仗不惜一切”的想法,和毅勇军的合作相当愉快。

“咱们的这个探花郎还算是有些本事,至少不是夸夸其谈空口大言的花架子,他做的很不错。”

毕竟李杉是朝廷的人,不在毅勇军体系之内,张启阳原本是想当面夸奖他几句,到时候军功簿子上稍微提一下他的名字,好让他能捞到一点实实在在的功劳。

想不到的是,当张启阳看到这位探花郎知府的时候,却发现他鼻青脸肿满脸是血,一看就刚刚挨过一顿胖揍的狼狈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儿?”

“是下官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给跌伤了。”李杉支支吾吾的说道:“下官不擅骑乘,马匹又劣,不小心给跌了一下。”

骑马跌伤的?

北边的多尔衮骑马跌死了,怎么你也跌了一下?

这样的伤势,明显就是被人打的,一眼就能看的分明,绝无可能是落马所至。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在张启阳的追问之下,这位探花知府才语焉不详的说出了实情。

李杉被打了,而且打的不轻,打人者就是毅勇军的士兵。

当众殴打朝廷命官,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张启阳继续追问:“哪个打的你?”

虽然挨了一顿打,但到底是谁打了他,他却说不出具体的名字来,只知道是辛字营的一个队官。

对于李吴山来说,这事极其简单,马上把辛字营的营官汤江流喊了过来。

是谁负责接洽丁壮事宜,一问便知。

很快,那个殴打李杉的队官就过来了。

“你打了李知府?”面对张启阳的质询,那个队官直截了当的承认了:“回大帅,是我打的。”

“为何要殴打李知府?”

“大帅,他送来的丁壮数目不对。”

丁壮数目这种事情,真的不能较真儿,因为丁壮不可能一下子全都送过来,需要分批分次慢慢征调才行。

但那个队官却严格按照人员名单,一定要求李杉交出足够数量的丁壮。

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儿根本就说不清楚,最后就只能通过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法来解决问题了:把李杉暴揍一顿,让他知道军务之严,长一长记性。

其实,挨揍的不光是李杉本人,还有随行的几十个官差,全都挨了打。

当众殴打朝廷命官,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大罪,更何况是在重文轻武的大明朝?

“参与殴打者还有谁?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到军法处去领军棍。”

“只是我一个人打的,不管其他兄弟是事,大帅责罚我一个人好了。”

毅勇军内部,本就有各种各样是私人关系,或者是同宗或者是同族,还有很多同乡,彼此之间多有关照。

出了这种事儿,这个队官根本就不是说出其他的“凶手”,而是想自己把责任扛下来。

这样的江湖义气让张启阳很生气,正要发怒之际,反而是探花知府李杉主动为打人者开脱:“大帅息怒,此事不能全怪这位兄弟。罪责在我,就算他一时情急,亦情有可原。大战在即之际,切勿动军法。还望大帅看在下官的面子上,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要能多杀一两个辫子兵,下官的这点皮肉之苦又算得了什么?”

身为顶头上司的汤江流趁机说情,先是装模作样的训斥了自己手下那个胆大妄为的队官,又让他当面向李知府赔情请罪。

既然李知府都已经这么说了,张启阳也不好再过分追究,让那个队官自己去领五十军官,也就算了。

这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处理过后也就算是过去了。

当天晚上,张启阳寻营的时候,又刚巧不巧的看到了那个殴打李知府的队官。

队官虽然刚刚受过五十军棍,却一点都不象受过刑的样子。

对于这种情形,张启阳心中雪亮:军法处徇私了。

同样是五十军棍,若是狠狠的打下来,足够受刑者躺半个月的。

若是有意徇私,其实就和挠痒痒差不多。

对于军法处而言,李杉不是毅勇军的人,打了也就打了,轻描淡写的训斥几句,再装模作样的处


状态提示:第361章:思想觉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