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三国春秋伊始>第五回 狼狈为奸宦官巧骗圣旨 放手一搏窦武命丧洛阳
夷三族!”

窦武身后的士兵面面相觑,生死抉择的时候到了。张奂的威名早已响彻军中,王甫更是代表天子,黄门侍郎向来无法无天,而现在跟随窦武却只有死路一条。张奂也因为窦武的举动抽出长剑,进攻的战鼓也随之敲响。窦武这边的军心瞬间瓦解,一个士卒放下了武器、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大量士兵跟着都放下了武器,转眼之间,五千士卒几乎都放下了武器。

窦武绝望了,昨日还胜券在握,今日却走投无路。望着近在咫尺的皇城他不得不下达撤退的命令,接着就带着少数亲兵狼狈逃回到都亭屯兵所。张奂带兵紧随其后,立即带领大军跟着包围了这里。

军营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张奂不断派人向营内的窦武喊话。希望这位大将军可以“迷途知返”,窦武听得心里一阵苦楚,怎么一夜之间自己就成了反贼。想来宫内已经发生了惊天变故,他的女儿窦妙此刻怕也是凶多吉少。悔恨之心充斥着他的胸膛,那双往日里神采飞扬的双眸此刻也已黯淡无光。窦武看着一个个面如土色的身边之人,两行热泪从他的脸庞滑过,窦武悲戚道:“诸君陪我一路走来,却不想事情弄到如此地步。老夫有负诸君,诸君请受老夫一拜!”窦武说完面对众人就跪了下去,窦绍上千扶住窦武劝阻道:“兄长,你这是为何啊?张奂向来忠于汉室,兄长可出去向他说明原委。只要他肯帮助兄长,我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啊!”

窦绍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

窦武摆摆手,踉踉跄跄地来到大门处,他扭头对屋内众人说道:“带兵攻打皇城,现在说什么也不会有人信的,老夫先走一步。”

窦武说完头也不回便走了出去,等他来到军营辕门处,面对围住此地的千军万马,他拔出腰间的长剑长叹道:“想我窦武忠心为国,竟落得如此下场,悔不听太傅所言。我窦武先走一步!”

窦武说罢横剑自刎,鲜血从他的脖颈喷了出来,转眼他就倒在了众人面前。士兵们见窦武已死,心中再无估计,如潮水般涌向军营内部。等他们冲进大营后,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地的尸体。就在窦武刚一离开,营内众人也纷纷自刎。营内之人心里非常清楚,与其落到宦官手里生不如死,倒不如追随窦武自我了断。

窦氏一族随即被诛除殆尽;太傅陈蕃全家被杀,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皆被族灭,太后窦妙被得势的宦官们软禁在云台。

宦官集团趁势向士大夫们发难:名士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各地受牵连者多达六、七百人。很多人踏上了逃亡之路,其中就有后来占据荆襄九郡的刘表;为防止士大夫们卷土重来,宦官们还怂恿年幼的汉灵帝刘宏下诏:与窦武有关的士人永世不得为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等到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张奂才反应过来,自己被宦官们利用了,可惜悔之晚矣。失去了士大夫的制衡,宦官们作恶更加肆无忌惮。

东汉政治最黑暗的时代降临了。

【注1】:玺书,自秦以后专指皇帝诏书。由于皇帝继位年岁较小,太后则临朝听政,权力集中在太后手中,故在这里使用玺书。

【注2】:夜漏,指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出自《周礼春官鸡人》

【注3】:公元一五八年。


状态提示:第五回 狼狈为奸宦官巧骗圣旨 放手一搏窦武命丧洛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