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缥缈风烟录>第三百五十二章 白鹿寸金再难追

庐州古城坐于江淮之间,巢湖之滨,来往之人想要入南唐,亦或者是出南唐,通常都要选择庐州落脚。

只因这庐州气候宜人、景致秀丽,有南淝河穿行而过。

加之唐太宗昔年大力修缮,将庐州城修的十分之好。

文人们时常停留在此处,遥想当年三国时期,孙权与曹操争夺此处时的场景,那时的庐州人烟稀少,远没有今日繁华,乃是一处要塞城镇。

位于河水之畔,有一处名为寸金楼的地方,这寸金楼得名于一种名叫“寸金”的小吃。

话说在庐山五老峰南麓,有一处群山环抱的山谷,那里绿柳如因,溪水潺潺。中唐时有一个叫李渤的年轻人在此读书,因山中寂寞,他便与山中一只白鹿为友。

这白鹿十分聪慧,拥有灵性,能够帮助李渤将书信与一些物品送去各处。

而李渤学识才高,时常又带着这白鹿四处访友,探讨学问。当地百姓也就尊称这位李渤为白鹿先生。

只可惜,世事无常,终有一日,这白鹿因病死去。

李渤埋葬了白鹿以后,便离开了五老峰,去了江州出任刺史,时常怀念这只与他为友的白鹿,每每听闻有人叫他白鹿先生,他便笑中酸楚。

他的妻子知道李渤十分难过,便总是想着办法为他做一些食物来吃,李渤最是爱吃一种约有一寸长,形似笔杆的小吃。

只是李渤忙于政事,倏忽了妻子,在江州出任刺史五年后,他的妻子便因痨病而死去了。

李渤心中后悔,未曾对妻子照料,每每想到妻子生前总是给他做小吃来吃,便忍不住潸然泪下。

后来,他回到了五老峰,故地重游,拿着家中下人做的妻子生前做的小吃,到了白鹿埋葬处,与这白鹿诉说心事。并在附近建造了亭台楼阁,平整地面,将原本他与白鹿为伴读书的山洞,命名为了白鹿洞。

每年五月时,李渤都会带着那小吃来到白鹿洞与死去的白鹿说话。

直到李渤八十余岁亡故。

到了晚唐时节,一名叫做王贞白的年轻人听说了李渤的故事,决定瞧一瞧这令李渤难以忘怀的白鹿洞。

他在山下买了当时名叫白鹿酥的小吃,到了白鹿洞,发现了洞中李渤的一些藏书,忍不住研读了起来。

而每日,他就去山脚下,去买那白鹿酥。

有一天,他望着白鹿洞外的景色,感念之下,便做了一首诗。

便是: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低头看着手中的白鹿酥,却只觉得,这白鹿酥叫做寸金,好似更加的恰当。

那光阴在李渤的身上犹如刀子一般走过,带走了那匹白鹿,也带走了他的妻子,李渤有才学,名声,金钱,却再买不回白鹿与妻子。

这世上,最为珍贵的,便该是光阴,每一寸的光阴,恐怕寸金也买不回来。

王贞白离开了白鹿洞后,便效仿李白周游各处,只可惜他并无李白那等才学,一生所做之诗,并不能够如李白那样广为人知,唯有这一寸光阴一寸金,被人们时而放在嘴边。

老年的时候,王贞白来到了庐州城,就在这南淝河边上,建了这寸金楼。

他时常站在南淝河边上,去看老年的自己。

这寸金楼中唯有一种小吃,便是那寸金,而来往过客,到了这里,探讨诗词歌赋、国家大事的同时,便配上一盏茶,品尝这美好的光阴。

……

张寒城牵着马,听着前方一名小贩讲着这寸金楼的故事,不禁想起了死去的七道人、想起了故去的段思平。

人生无常,光阴只向前走,从不后退,有些人离开了,便穷天地之力,也无法带回了。

“阿弥陀佛。”法慧禅师感慨道:“人之生命有限,世事无常,这即是众生之苦,这白鹿先生也好,王贞白也好,皆是感到了这种苦涩。”

张寒城微微一笑,看了一眼天色,道:“此刻已经近了黄昏,也要落脚,不如今日就在此处好了,我们也品尝一下那寸金。”

……

将马匹交给小二牵去寸金楼后的马棚中喂草料,张寒城领着银铃儿,跟随着法慧禅师与恒真一起登上了寸金楼的二层。

一些文人此刻正在这寸金楼的二层处吃着那种名为寸金的小吃,进行着探讨。

远眺栏杆之外的南淝河,张寒城只觉得那景色优美,令人心神向往,正如一幅不需要绘制的山水画一般美好。

“当今我南唐、楚国、后蜀、晋国四足而立,将来,必定会形成东汉末年时那等局势,只是这四方混战,恐怕比那东汉末年还要混乱。”

“兄台所说,我不能同意。那晋国石重贵昏庸无道,面对辽国南下之侵节节败退,恐怕不久之后便承受不住。而辽国如果敢深入中原,必定军力分散,只要后蜀、楚国、以及我南唐默契,三方一拥而上,定然能够将耶律德光生生逼退回去,到时候,便是我们南唐、楚国、后蜀三分鼎立之势。”

“哼,你将这天下局势想的太过简单,那楚国前方还有个占据三洲的南平高从诲,莫非你以为,他能够为楚国让道?而且,那南平为何我南唐不要?”

“天下大势所趋,只占三州之地,根本无法维持,这高从诲很快就会选择楚国、后蜀其中一方效忠。”

“你想的太过简单,现如今我南唐皇帝还无比年轻,他刚刚上任,便没来由的开始打仗,此等所作所为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二章 白鹿寸金再难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