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恐怖悬疑>三国之谋伐>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

“连那辽东的公孙度,都与袁绍结盟了吗?”

关羽眼睛微微眯起来,目光中似乎能透出一股强大的杀意。

对于敌人来说,越多自然越不好,但只要与他们为敌,那么一切阻碍都将被扫除,没有例外!

陈暮轻轻点头,给自己倒了一杯炒茶,慢慢品茗,缓缓开口道:“公孙度出兵,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我没想到他此时才动手。”

关羽诧异道:“四弟这也算到了?”

陈暮苦笑道:“准确来说,也算是被我逼得出兵。咱们青州大力发展航运,商船和海船南来北往,四处纵横。辽东与青州近在咫尺,走海上不过四五百里,大船一两日便可抵达,我们与公孙度之间,正如猛虎卧榻,他怎么可能会心中安宁?”

“嗯......”

关羽沉吟道:“如今伯圭大败,袁绍北方安定,恐怕他派去北面的兵马,也会马上南下,现在该怎么办?”

“公孙度那边倒是无妨,我派了人去三韩,就是为了防公孙度这一手.......”

陈暮把茶杯放下,闭上眼睛,抚摸着额头,继续说道:“只是我也没有想到伯圭兄败得这么快,他那边一败,牵一发而动全身,袁绍原本放在幽州的兵马就会回来,看来我们的压力会变得很大。”

关羽沉声道:“压力再大,也得咬牙坚持住才是。”

陈暮想了想,点点头道:“若是能够摸清楚敌人的行军路线,或可迎头痛击。可惜我埋伏在冀州的内应一不是军队高级将领,二非袁绍亲近谋士,难以掌握这种机密。”

“我去巡视营地,加固营防吧。”

关羽叹了口气,起身出了帐篷。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陈暮目光微凝,陷入思索。

他在考虑两件事情。

一件是前段时间荀和给他的信件中提到的,袁绍身边有个谋士叫做刘惠,此人或许可以拉拢。

荀和跟他说过,刘惠其实跟党人一样,都是心向汉室。

只是原来的天子汉孝康帝不仅伤了党人的心,还伤了天下很多士族的人,因此王芬当政的时候,不少士族才会投靠他。

这些人从来都不在乎皇帝是谁,他们只在乎大汉是大汉的天下,只在乎皇帝能不能听他们的话,近贤臣,远小人。

所以他们才会帮助王芬,是希望再打造一个更好的大汉。

而这些人,便是当时所谓的很多世家、士大夫、官僚阶层、精英阶层、贵族等等......

陈暮很清楚,三国乱世,跟贫民阶层根本没什么关系,这就是一个精英阶层掌控的世界。哪怕是刘备穷到要叔父接济才能读得起书,人家好歹也是个皇族后裔。

而底层人想要上位,就是实在是太难了。即便是后来很多曹魏高官,九成以上也都是出自门阀精英贵族阶层,与百姓草根无关。

寒门......首先你得有个门。

什么招贤令,广纳天下底层寒士,都是骗人的假话。

因为这些所谓的寒门,个个都是有田地有产业乃至于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大家族子弟,家里面或许不是大富大贵,但亲族中至少也有那么一两个县令级别。

所以王芬时期,由于他尊汉的意图很明显,才能够容纳得了这么多人才。

但到了袁绍时期,公然废除了冀州伪帝,又和洛阳朝廷作对,如此就导致底下很多人不满。

诸葛亮当初断言袁绍这一招是个昏招,并不是说那些党人会因此对他失望,而是聚拢在王芬身份,想要重新开创一个汉室江山的人会失望。

哪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算叛乱,但他们心里却不认为自己是在叛乱,而是在匡扶汉室。

这就是理念冲突。

陈暮对刘惠这人并不了解,不过他隐约记得,荀谌在帮助袁绍夺了冀州之后,哪怕成为了袁绍的谋主,自此也是一计不出。

由此可见,荀谌恐怕也是个徐庶的翻版,身在袁营心在汉,在看透袁绍的野心之后,便再也没有为袁绍出计谋。

最主要的还是袁绍废除冀州伪帝之后,基本就是断了这些心向汉室的精英阶层的理想。

所以陈暮当初拉拢了党人,让他们投入洛阳朝廷的怀抱。

可惜袁绍对党人戒备很深,党人们也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接触到冀州内部的高层机密,不能给青州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但荀和的信却给了陈暮很大的启发。

也许像党人们这样心向汉室,却不在乎皇帝是谁的士大夫阶层大有人在。

如果袁绍身边的高级谋士当中也有这样的人,或许,还真有可能拉拢得到,从而探知袁军高级内部机密。

刘惠......荀谌.......

陈暮不自觉地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茶水杯里点了些水渍,在桌案上写下了这两个人的名字,盯着看了一会儿。片刻后又忽然警觉,马上擦拭掉。

如果自己身边有袁绍的内应,或许用一出反间计倒也不错。

比如这茶水不是写刘惠和荀谌,写的是许攸和审配......

但恍惚间又觉得自己这样严重的被迫妄想症,根本就没有给袁绍安插内应的机会,倒是颇为可惜。

晃晃脑袋,将脑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抹除掉,陈暮将拉拢刘惠和荀谌这两个人的提案先暂时放置在计划里,然后是第二件要考虑的事情——公孙度的问题。

公孙度其实是布局三韩的时候,两个目的当中的其中一个。

为什么布局三韩就不用多说,即便陈暮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