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恐怖悬疑>三国之谋伐>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战

历史上韩遂马腾发生内斗,是在建安四年末到建安五年这两年的时间。

也就是公元199年末到200年这个时间节点。

当时马超是24岁,在马腾和韩遂内斗的时候,阎行用矛去刺马超,结果用力过猛导致长矛折断。

然后他就用断掉的矛去打马超,几乎把马超给活活打死。

虽说那时马超还年轻,还没有达到武将巅峰水准,但终究已经24岁,是成年人,并不是什么十五六岁的小孩。

阎行在武器折断的情况下,用木棍差点把24岁的马超活活打死,就已经证明了他超一流武将的实力。

奈何在西凉无敌,又曾经与吕布打了百回合不落下风,让他有些自视甚高,小看了天下英雄。

正常情况下,以他的能力和关羽打的话,怎么说也应该打个两百回合再落入下风才对。

可惜他一来轻敌,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二来此时的关羽正是巅峰期,99的武力值无限接近巅峰吕布。

且更重要的是,关羽前三刀迸发出的战力比吕布还强,三刀暴击,直接把阎行打蒙。

三招之后,就落入被动。

紧接着关羽迅速变招,逼迫他用长矛来格挡。

木杆长矛虽然包了铁皮还是硬木,可如何能架得住青龙偃月刀?

咔嚓一声矛断之后,就彻底陷入死局。招招被关羽抢攻,可谓是险象环生,几乎落到一个颜良文丑的下场。

只能说还算韩遂反应快,见形势不妙,立即鸣金,又派人马把阎行可抢回来,否则他已人头落地。

韩遂被驱除,马腾投降朝廷,自从关中之地平定,剩下的对于沮授他们来说,便是图谋汉中以及如何治理关中的事情。

汉中是进蜀的必要通道,要想拿下益州,就得夺取此地。

历史上曹操赶走了韩遂,把马腾弄去了长安之后,连西凉都不想管,直接对汉中动手,就是因为汉中的战略意义更大。

不过他们这才刚刚拿下关中,一片百废待兴,如果直接进攻汉中,对于后勤来说是一个巨大问题。

因为关中现在一片破败,纵有良田万顷,却无人耕种,这就意味着进攻汉中的时候,粮草必须从洛阳运输过来,而长途运输,洛阳的粮草库存根本不够。

这样朝廷就只能从青州和冀州运粮食,冀州现在才刚刚恢复治理,青州倒是存粮不少,可从山东运粮到陕西,正常人都不会这样去做。

所以关羽即便是手握大军,也不能立即就对汉中用兵,甚至还得派管亥领三万人马回去,关中只保留大概四万人,这样加上马腾的一万人马,总兵力是五万,保证地区安稳足以。

而就关羽击败韩遂,将韩遂彻底赶出三辅之地的时候,远在幽州,此时刘备与辽东乌桓人的战斗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公孙瓒从山海关出兵,直取辽东。

刘备则亲领大军,从卢龙塞小道奔袭柳城,直捣黄龙!

两路大军齐发,在八月份的时候,蹋顿就得到了消息,听说公孙瓒来袭,连忙召集诸多部落,苏仆延、乌延、楼班、能臣抵之等部落首领领兵前来,聚众数万骑兵,于徒河西南准备迎敌。

徒河就是后世的锦州市,此地位于柳城南面,在它的西南位置便是后世的绥中、兴城、葫芦岛一带。

这些地方地势比较平坦,不像北面的燕山山脉山势陡峭,自古以来就是辽西通往辽东的咽喉要道,在明朝也是山海关去关外的必经之路。

公孙瓒出山海关以后,大军北上,走了三天大概六十多公里,抵达了绥中地区的西南方,差不多是在后世吕贡港的西面附近,而乌桓大军则在葫芦岛一带,双方距离一百多公里,连面都没有见到。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汉朝的时候,夏天和秋天受到渤海气候影响,绥中、兴城、葫芦岛一带几乎每年都会下大雨。

而且这雨不是下一天两天,往往都是连绵一两个月,积水暴涨,说深不深,说浅也不浅,车马过不去,船也不能走,导致道路几乎无法通行,也难以在这些地带铸造城池。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临渝关外明明是战略要地,且有不少平坦可以种植的平原,却一直没有汉人城池的原因。

恰好刘备集团制定兵分两路计划的时候,并没有下雨,田畴鲜于辅等当地人很清楚一般夏天来了之后就会有雨,现在都到初秋了还没下,于是就以为今年应该不会下雨了,便都认可了这个计划。

结果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公孙瓒大军才出发三日,这场晚来的暴雨就突然袭来,导致道路积水南行,夹杂着风雨,令人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只好命令大军原地安营扎寨,等待大雨停下。

而那边乌桓大军见雨季到来,十分高兴,久居此地的蹋顿很清楚,既然这雨来了,短时间内就不会停下,于是下令除了少数人驻扎在徒河,并且沿途布置人马监视公孙瓒动向以外,大部队班师回去。

之所以蹋顿不继续在徒河留守,是因为暴雨要下好几个月,即便雨停后,也有长达数月的积水,往往要到冬天结冰,春天化冰之后,道路才勉强可以通行。

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话,大军徒耗数个月的粮草不说,各大部族也会缺少劳动力,因此有天气帮忙阻挡敌人,自然选择回去。

刘备那边已经进入了燕山山脉当中,自然不知道几百公里外沿海的天气情况。

他这边走得十分艰难,毕竟要横跨整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