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少年杯酒意气长>第二六六章 乌云催城(千收达成~)

昨晚沉思直到深夜,扶苏终究还是起得晚了。

将几个线头串联成一体,扶苏总算大体将楚国脉络理顺了。

第一个线头,太子横继位,指责大昭不守信义,肆意囚禁他国君主,更编造屈子弑君的谎言。

第二个线头,拜将台上,齐王建与上将军廉颇再起龌龊,廉颇挂印而走。

第三个线头,在张良的穿针引线之下,齐王接受了新被封为薛侯的靳尚的投诚,将薛地重新收回齐国领土,但保留了薛地国中之国的重要地位,以换取靳尚对齐军借道南下的支持。

屈子与张良,果然是有联系的。

将视线重新拉近到薛留两城之间的战场来看,如扶苏所料不差,楚军真正的攻势,或许就会在这两日间进行。

只看梅雨季何时真正来到。

城外的楚军依然没有攻城的意愿,只与昨日一般出操到日中时分便稀稀拉拉回了营,看情形是又做饭去了。

又一日登城看了半天无果,扶苏以外的众将对楚军攻也不攻,撤也不撤的态度都有些不耐烦了。

“要不,冲他一下”

不用回头去看,扶苏就轻易判断出说这话的是谁。

李放年轻的脸上眉头紧皱,看来即便是粗线条如他,也察觉到了楚军的异动背后必有所图。

而李放用来破局的方式,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直接冲他一下。

不过这次,扶苏想了想之后却同意了,“你率本部轻骑,多带羽箭,绕着敌军的营寨做挑衅之举,看他们有何反应。”

多日不战,守城将士很容易就会松懈下来,此时出去邀战,一方面可以试探项燕究竟有何打算,一方面也是鼓动己方士气。

没想到主将这么轻易就同意了自己,李放喜出望外,“公子放心,我定要让项燕那只老乌龟探出头来。”

稍觉这话有些颜色,扶苏并未多做计较,只再叮嘱李放小心行事,切勿大意,更不能领军冲营。

“公子放心,李放省得。”

见对方信心十足的样子,扶苏便也不再多言,鼓励了一番便放他去了。

看到李放踢踏着飞快下了城去点兵,一旁同样在城头观战的龙阳君犹豫着开口问道:“公子觉得,楚军屯重兵于此,有何目的”

“如今还未明确,这也是为何我同意李放去冲一冲的原因。”

看龙阳君的表情,似乎并未全信了扶苏的言辞,觉得他还有所隐瞒。

扶苏自然是有所隐瞒的,不过却不是因为不信任对方,而是此时他虽已经有所猜测,但的确还是得让李放前去试探一番,才能得以印证。

“围三阙一而已,哪来那么多弯弯绕”魏将陈亮似乎对两人的多余心思并不以为然,只将项燕的动作视为基本的攻城方式。

“笑话,只放了泗水一面,楚军是指望我军从水路突围吗”另一员魏将龙懋似乎与陈亮有些不睦,对方话音未落便出言嘲讽。

抛去带有攻击性的“笑话”二字不提,龙懋说的的确有其道理。

所谓围三阙一,又称“围师必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提到的八原则之一,意思是在包围敌人的时候只围拢三面,而给敌军留一条看似可能的生路。

目的是用来瓦解敌军誓死抵抗的决心,以及在“生路”上埋有伏兵,诱使敌军出城野战。

这也是成吉思汗在攻城略地之时最喜爱用的方式诱使敌军出城,利用绝对优势的骑兵力量,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所谓的骑兵攻城,就是这么个打法套路:利用机动兵力切断守军补给,再围三阙一留一条生机,诱使敌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唯一的生路突围,然后落到骑兵的包围中,被消灭殆尽,即便还有人留守,剩余的守军在士气崩溃之后,也只有将城池拱手出让。

这与今日留城的情形似乎略有相似。

但就如龙懋所说,陈亮的判断缺失了一个关键的情况。

那就是楚军给留城剩的那一面,是无法进行突围的泗水。

虽然城外有掌握在联军手中的码头,但那样规模的码头顶多只能用来完成补给之用,想要依赖它来进行突围只能是痴人说梦。

而且在梅雨季节即将到来的现在,水位大幅上涨的泗水河也根本无法徒步泅渡。

正在两人争论之际,城门附近却传来了一阵鼓噪,随即就有一骑擎着与李牧同出一源的“李”字大旗当先出了城。

看来是李放终于整备好军队,准备让项燕探出他的算了。

李放高举战剑,不像一个准备出击的将领,倒像一名已经凯旋的将军,在回应着城头的欢呼。

扶苏不禁莞尔,李放的张扬跋扈,让他有点想起另一位同样年轻,却也同样有着极为强烈的自信和表演**的友人,李信。

李放军刚刚出城整队,还未接战,扶苏这边便收到了另一边的消息。

楚军的战船出现在了泗水河上,正贴着令一边的河岸,正向着留城的码头驶去。

看来这的确不是围三阙一了。

陈亮闻听楚军此举自然停下了强辩,此时楚军显然是准备进行四面包围,再争论下去只能让自己显得更加尴尬。

但是龙懋的嘲笑也没那么好消受。

好在龙阳君总算出面呵斥,才停下了两人的剑拔弩张。

“请乐乘将军带两千步卒出城为李放压阵,以防其回军之时被楚军衔尾追杀。”

这是为了接应自家小将军,乐乘自然别无二言,领命便走。


状态提示:第二六六章 乌云催城(千收达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