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梦游旧山河>第177章离开

老将之心,刘协也不用多说什么,就此挨过,继续道:“把张济张绣叔侄二人给我拉上来。”

不多时,张济张绣二人上来大殿,二人已不复夕日大将的光辉形象,张绣面容憔悴,张济疲惫不堪。

原来这二人被俘后,张绣先是被刘协关了十天小黑屋,效果不大,又被关了十几天,这才老实下来,接着张济来了又被安排去体验民间疾苦,搞得二人是疲惫不堪,被关了将近一个月的张绣更是显得憔悴。

刘协道:“咋个说,你两个是打算继续劳动改造,还是准备在黑屋子住一辈子?”

二人闻言,菊花一紧,其实张绣还好点,毕竟年轻,但是张济就不太好过了,一把年纪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劳动改造,强度还真不是一般二般的高。

不过刘协这样做,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首先关黑屋是对心灵的摧残,劳动改造对于不懂思考的人是身体改造,对于会思考的人,那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就比如张绣,虽然关黑屋让他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但是还勉强能够忍受,但是经过劳动改造后,知道了民间疾苦,知道了刘协与董卓之间孰优孰劣,知道了人一生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这对张绣来说,当真是难得的一回体验,过了刘协这个村,可能就再也没机会了,或许会战死沙场,或许会孤独终老,但这一辈子可能就真的是如同过眼云烟一般,什么都不是。

张绣知道刘协的良苦用心,现在也不多说,当即拜道:“末将愿降。”

张济一看侄子都缴械投降了,也不敢犹豫,同样拜道:“末将愿降。”

刘协笑道:“你二人能够洗心革面,我还是很欣慰的,张济,下去可以领走你的邹夫人了。”

原来是刘协知道劝降张济是毫无难度的,只是再把家人给张济弄来,定会让张济更加感激涕零,誓死效忠罢了,结果还真是如此。

刘协又道:“封候选、杨秋、李堪、张济、张绣分别为讨虏将军、虎威将军、牙门将军、横野将军,横江将军,候选和张济为副,辅佐徐晃镇守洛阳,其余人等即日随朕北上幽州。”

众将领命,刘协又道:“军事方面的安排大抵如此了,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民生和发展,司隶虽小,但也有百万人口,若是发展的好,不亚于天下一个大州,这里是朕最近整理出来的一些东西,诸位爱卿先看看,畅所欲言。”

说完刘协吩咐宦官将一些册子分发下去。

群臣接过册子,就站在大殿之中仔细观瞻起来,一会儿皱眉,一会拍手称快,不多时就有人陆续开始发言了。

“陛下,这修路,建设房屋肯定会消耗大量民力物力,恐对社稷不利啊,而且这路修起来也没什么用,至于房子,大家不是都有么,还修那么多做甚?”

“子曰:要致富,先修路,既然修路可以致富,又怎么会对社稷不利,真是无稽之谈,另外水泥的做法也告诉你们了,钱放在国库也没什么用,不拿来修路建房来做什么,至于你说这些没用,我告诉你吧,路修好了,商人以往三天才能跑一次货,现在一天就可以跑完一次,你说有没有用,再说了,这路是国家的,商人多赚了钱不该给国家上点税?还有房子,百姓大多居住草庐,夏热冬冷,幸福指数直逼零点,住上好房子了幸福指数高了,犯罪率自然也就低了,另外住房也是要给钱的好吧,如此等等,绝对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还有问题吗?”

说句风凉话,地是自家的,不搞建设都对不起以前是施工员的身份。

那名官员一时间显然无法完全理解刘协的话,不过总归是听懂了个七七八八,有些恍然了,却是想起什么,又问道:“什么子曰过这句话?”

“刘子,行了吧。”

“微臣受教。”

“陛下,这鼓励工商......有违祖训......”

“如此这般......懂了吧......还有三百年,朕也成祖,我的话就是祖训......”

“陛下,还有这税收......”

......

群臣当真是畅所欲言,思维更是天马行空,好在东西是没错了,是具有先进性的,群臣不理解也属正常,刘协也一一作答,当然有些先进的东西并不适用于当前形势,刘协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动,一场朝会从早上开到了晚上才勉强算完。

.......

190年10月25日,刘协辞别百官,轻装往幽州而去,身边只带典韦,郭嘉等文武百余人及千人西凉军,百官洒泪道别,因为比较低调,百姓并不知情。

此时,刘协和蔡琰站在一处隐秘的角落,蔡琰面带梨花,刘协也是依依不舍,不过没有办法,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两人虽未经过现代人那般表白,追求,然而两人之心,蔡琰看刘协,那是英雄,是真男人,刘协看蔡琰,除了一丝同情,还有许多的爱慕,而且接触过几次,也是有了点儿女之情,这也许不叫做爱情,但那又如何?

爱情是什么?爱情不是山盟海誓,不是你侬我侬,更不是所谓的知心就是爱,爱情可能就是你俩觉得是,它就是了,如此而已。

眼看时间差不多,刘协实在难以忍住,竟是强行把蔡琰拉入怀中,好一阵静静的相拥,最后才放开蔡琰道:“昭姬姐姐,好好保重,等我回来。”

“北地不比洛阳,君亦要珍重。”说完蔡琰竟是在刘协脸上香了一下,亲完便洒泪而去。

这时候刘协有


状态提示:第177章离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