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欣就这么一步不让的和大皇女对视起来。
周围的人全瞧出了气氛不对劲,就在众人以为两人会剑拔弩张到拔刀相向时,大皇女却忽然轻笑一声,率先移开视线,也妥协了。
“既然杨将军这么说,那就当我多管闲事吧。”
大皇女轻耸了下肩,没再去看杨宜欣,径直往前走。
不过一边往前走的时候,又轻飘飘的丢下一句,“我也是尽力了,只能希望母君不要太过为难三妹。”
她的话让离的近的杨宜欣和尹一之都听到了,不过两人都选择装听不到。
至于心里担不担心,那都是人后的表现。
杨宜欣为大皇女和使臣们安排好下榻的住所后离开,大皇女的侍从站在大皇女身后,问起大皇女刚才要送尹一之回王城的事。
“殿下,您何必要去在意那尹一之回不回王城呢?他留在这里,三殿下回去才不好交代,您将人送回去,不是帮了三殿下吗?”
大皇女慢慢扯开一道笑,漫不经心地道:“我怎么是在帮郭琳琅?我只是在帮我自己。”
侍从一时想不透。
“你忘了朝臣都是如何弹劾郭琳琅的?”
侍从想了想:“好大喜功,不顾边关百姓,还刚愎自用,假公济私。”
“可不是。擢拔自己的夫郎为军中副将,枉顾诏令执意留下夫郎,就为了安插在边关军营中,她是多么假公济私啊。”
大皇女徐徐说:“她一人回去,母君必定震怒,届时如何重罚郭琳琅也是未知数。而且,母君绝对不会允许尹一之留在军中,必定是会派人来将他带回去,说不得尹一之也逃不脱母君的责罚。我怎么能不揣摩圣意呢?”
侍从一想,深刻赞同大皇女所说,但很快又不解,“既然如此,大殿下为何又妥协了?”不过一切杨宜欣,侍从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大殿下如此尊贵身份。
所以侍从又想不明白,大殿下为什么不态度强硬的将尹一之送回王城去。
“妥协?我怎么能不妥协?这边关将士一个两个都目中无我,我又能怎么办?”大皇女语气中带上了点委屈,瞥眼看了侍从一眼。
侍从蓦然灵光一闪,思绪和大皇女对接上了。
侍从眼中闪着光,“陛下如若知道这边关的将领们如此目中无人,定也是生气的!殿下可是代表着白国,代表着陛下,这些人这般目中无人,待到议和之后,便是秋后算账之时!”
大皇女随着侍从的话轻轻浅浅的笑了,微微眯起的眼睛里藏着千般算计。
届时秋后算账,她要的可不仅仅是杨宜欣她们挨罚,她要的是真正接管边关大军。
刚才她真的巴不得杨宜欣为了尹一之能再嚣张一点,现在越嚣张,等消息传回母君耳中,对她便是越有利。
大皇女想到自己的计划,笑意加深。
-
尹一之被大皇女的几句话搅乱了心绪,在目送大皇女离开后,他忧心忡忡,立马回去提笔写了两封信,差人快马加鞭送回王城。
其中一封传给尹府,另一封则是递给连眠。
之前他向家中传过一封信,至今也没有得到家中的回信,也不知道王城中现下到底是如何情况。
一想到大皇女说的那些话,哪怕早已经有过心理建设,尹一之仍是担心极了。
也正因为这份下不去的担心,加上始终没收到家中回信,尹一之不知不觉间每天都会写上一封信,随后送往王城。
大皇女自来的第一天放言说要送尹一之回王城被杨宜欣拦下后,接下来几天再也没说过这样的话,似乎是真的妥协了尹一之是军中副将,而不是三皇女夫郎的身份。
不过私下里大皇女天天都在盼着王城来人,就如尹一之也在盼着王城来信一样。
难道母君被郭琳琅稳住了?大皇女想着,心下浮出一串不满。
尹一之倒是在两天后收到了王城来信,可惜是家中的回信,并不是连眠的。
家里来的回信也没太多内容,只写了两字:安心。
不过尹一之看完信后倒是真的安了心,想来王城一切都好。
那就好。
-
草原部族获悉大皇女已经抵达宜春关后,议和事宜便如火如荼的正式展开。
双方定下日子在宜春关外的草原上会面,届时草原各部的代表会扎营在那里,与大皇女和白国的一众使臣会面商谈各种事宜。
到了出发的日子,杨宜欣点了一队人护送大皇女和使臣们前往草原部族扎营的营地。
大皇女看了眼护送她的将领,伸出手指点向尹一之,“杨将军,不如由尹副将领兵吧。我也舒坦一些。”
杨宜欣先看了看大皇女,很快又看向尹一之,不知道大皇女所谓的“舒坦”是什么意思。
尹一之却是在思忖了下后冲杨宜欣点点头,大皇女的要求不啻于正中他下怀。
他早就想亲自问问那些草原人,知不知晓他二姐尹新夏的尸身位置。
杨宜欣大约也知道了他的想法,迟疑了下后答应了。
一行人就此出发。
大皇女高坐马背上,被围在人群中,显得是那样的意气奋发。
边关的驻军们看着她出关,心下更多是无法宣泄出的郁闷。
许多人更是在心里想,如果三殿下能坚持到最后,如今绝不只是一场没什么大用处的议和。
而被众将念及的连眠,正在王城府邸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女君病倒的事虽然没有及时传到她耳中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