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回到明朝去种地>第130章 大军出征

六月二十八日,朱棣命太子太师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担任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统领十万精骑出塞。

与此稍早些的时候,有一队使臣,带着朱棣的圣旨出了北京城,一路向北而去。

大军出征很是低调,没有满城的百姓夹道欢呼,也没有满朝的文武出城十里相送。大军从德胜门出发,一路北上,送行的只有朱棣和朱瞻基以及夏元吉、金幼孜等几位文官。朱棣带着朱瞻基站在北京城头,看着逐渐开拔远去的大军,心中踌躇满志。

“爷爷,想来淇国公此次定能一举荡平草原,扬我大明国威,孙儿为大明贺,为爷爷贺!”

朱棣嘴角微微翘起,东方太阳渐渐升起,温热和煦的阳光打在朱棣的侧脸上,衬托这位帝王更加威严。这一刻,朱棣恍然间觉得大明就如同这缓缓升起的朝阳般……

大军开拔之后,一路上丘福、王聪等一众将领就像发现了新世界似的,拿着手中的望远镜东瞅瞅西看看,开心的像个几十岁的孩子。

“陛下居然还有这等好东西……”丘福一脸惊奇的道。

此次朱棣将首批制作的十个双筒望远镜和两个单筒望远镜,连带着李如柏首次“献上”的一副望远镜,一个不留的全部交给了丘福的大军,并再三嘱托道“人在镜在,人不在了镜也要在,否则就直接毁了了事。”

丘福在体验过望远镜之后,对朱棣的嘱托深以为然,这等好东西,自然不会凭白无故的就让他让了去。

因此除了丘福自己以及王聪、火真、李远、王忠几位主要将领一人一副之外,其余的八副,俱都由丘福亲自保管。斥候前出侦查之前,视斥候的规模,百户以上的斥候行动,才会拿出一副望远镜来交由斥候主官使用,并且归队之后需要第一时间上交。

若有遗失且未能寻回的,株连全队;若遗失寻回的,视情节,遗失之人轻则官降sān_jí,杖责五十,重则直接斩首;若有损坏的,视情节而定,最轻的也要杖责二十。

这些规定,就连丘福等将领也不例外,俱都一视同仁。因此,王聪等人都是心翼翼的护着望远镜,用完之后立即就收了起来,生怕有所损坏,不像丘福那般,直接大大咧咧的将望远镜挂在脖子上。

武城侯王聪道:“据此物我大明目前也只有这一十三副,此次陛下可以是下了血本了。”

丘福瞥了一眼王聪道:“武城侯倒是好灵通的消息,这等隐秘之事居然也能知晓?”

王聪道:“淇国公过奖了,此事我还是从淇国公您手底下的壤听途来的。”

丘福闻言一阵气恼。

一旁的同安侯火真道:“淇国公,武城侯,您二位这是何必呢。”

靖安侯王忠和安平侯李远也出言劝道:“淇国公,武城侯,这一路向北,距离鞑靼还远着呢,别还出塞您二位就先操刀子打起来了。”

李远也道:“是啊,毕竟这是在军中,不是在陛下面前,咱几位还是注意些好。”

丘福闻言瞪了李远一眼,怎么?在陛下面前,有陛下撑腰,你就敢和本国公对着干,一出北京城,没了陛下,这就开始怂了?

不过丘福见火真和王忠这两个新近才和自己一起“战斗”过的同袍也出言劝,随即打消了和王聪继续吵下去的念头。

中午时分,大军已然过了清河,丘福下令大军原地埋锅造饭,并派出大量斥候警戒四周。

火真见丘福还未出顺府地界已经如此慎重,微微颔首,暗道淇国公果然老成持重,不愧是陛下看中之人。

王聪和李远各自对视一眼,眼中意味分明,这淇国公,总算没刚一出门就将陛下的话抛之脑后。

十万大军,加上辎重粮草,一路上可以是遮蔽日,队伍绵延几十里。前出的斥候最远的已经到了沙河,队尾的才将将离开北京城没多远。

下午大军开拔之前,火真建议道:“淇国公,不如将这望远镜在中军和后军各置一副,如此若四周有敌情也能及时发现。”

丘福闻言略微思索之后便点头同意了火真的建议。

……

“爷爷,皇庄那边儿,土豆已经开始育苗,这几日正在翻耕土地,想来再有几日土豆就能种下去了。”朱瞻基一边给朱棣揉捏着膝盖,一边出言道。

“哦?这么来,这几日那李如柏都在皇庄了?”朱棣挑眉问道。

朱瞻基回道:“回爷爷的话,昨日如柏兄已经将土豆种植的事,事无巨细,全部给皇庄的管事以及部分庄户们讲了,此时想来应该正在家中给他夫人……写书。”

朱瞻基一想到整日李如柏被自家夫人逼着写书,脸上的表情颇有些精彩以及一丝莫名其妙的……羡慕。

写书?不知怎地,一提写书,朱棣就想到了那本《金瓶梅》,此书真真的是让朕操劳啊……摸了摸腰,朱棣一阵脸红,咳了一声问道:“咳,莫不是又是那金……?咳~这么来,这李如柏近日无事了?”

朱棣倒没有觉得李如柏在种土豆一事上糊弄自己,毕竟授之以渔的道理朱棣还是懂得的。而且先前土豆一事太过重要,耽搁不得,若是……

朱瞻基不知道自家爷爷今日为何这么关心李如柏,平日可都是问都不带问一句的,就连自己和他主动起李如柏的时候,也都是淡淡的“哦”一声了事,今日有些反常……

不过爷爷的前半


状态提示:第130章 大军出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