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三国之龙套>第二十六章 曹军攻张苞三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全网最新)【供精彩。

弓箭手的对射还在继续,相较而言自然是占据了地利优势的张苞军占了上风,给了曹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除此之外,直到张郃军与张苞军进入肉搏状态之前,张苞军持续不断的滚木礌石也给张郃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这种麻烦不仅体现在伤亡上还体现在把原本就难行的道路变得更加难行上,而道路的更加难行无疑严重破坏了曹军的阵型,使得曹军对于弓箭的防御力变得更低,伤亡也变得更大。

伤亡再大,曹军也只能够前进,在张郃的指挥下,曹军吧手持大盾或者穿有相对精良的铠甲的士兵放在前方,以此来应对曹军正面箭雨的威胁,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张郃军总算越过了重重困难,终于可以与张苞军肉搏了。

其实,在张郃看到张苞军营地的第一眼时,张郃便明白,己方要用无数条人命来填这个无底洞了,张苞军的营寨自然算不得坚固,但是却冲锋利用了地利将进攻的部队分割,使得进攻的部队一次性能够投入到战斗中的士兵甚至不如蜀军的多,如此一来曹军的人数优势自然难以有效的发挥,甚至说曹军在局部地区还会落入兵力不足的局面。

这也是攻山中最常见的问题,即使不是一条路的天险,随便利用一点儿地利,攻击方的人数优势就难以发挥。为什么山贼本身不精锐却难以剿灭,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占据了地利,使得正规军难以展开作战,人数少了,在进攻的路上就会被吃掉,人数多了,滚木礌石一落,顿时就死一大片。张苞军的军寨虽然并没有长久经营的山寨那样防御设施齐全,但是人家有精兵又有地利,那也不是好对付的。

在这种情况下,攻击山寨最好的办法其一是围山,虽然耗时长,但是效果明显,几乎不需要伤亡,就能够把敌军饿死;其二就是按部就班徐徐图之,先清理外围,同时拼弓箭之类的消耗,当清理外围清理的差不多之后再全力攻击,曹军在之前攻击雷铜军大营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只是如今曹操正在气头上,亲自发话,几乎是下了死命令,而作为主将的张郃最近运气有出奇的差,连续作战不利、败军丧师,要是这个时候再不好好表现的话,天知道正在气头上的曹操和曹氏宗族将领会不会拿他出气。因而张郃这种时候也顾不得其他了,只能够硬着头皮让手下死命进攻。

人多势众一方的指挥官是张郃这样的大将,人少势孤一方的指挥官则由张苞亲自出马。当然了,作为一军主将,如今又不是最危急的时刻,所以张苞并没有冲杀在第一线以此来激励士气,而是在张昌等亲卫的簇拥下站在前线的高出观察形势,调度全局,至于第一线的战斗则交给了大将阳群负责。

虽然说张苞军此时兵微,但是将却不寡,张苞生在将领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本身也不算笨,此时的能力算不得顶尖也勉强能算得上一流;他手下的将领王平、狐笃二人都是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的人才,此时虽然稍显稚嫩,但是能力却已经得到了阳群的认可;而阳群,虽然在历史上的成就比起王平、狐笃来说差的太远,但是却是久经战阵,经验丰富,也不是易与的人物。有了这三个人辅佐,在将领水准上张苞是可以放一百个心的。

由于充分利用地利的缘故,张郃军打得十分憋屈,虽然第一波就有数千人,总数更是达到了两万人,但是一次能够跟蜀军交战的最多也不过几百人,而且这几百人还往往被蜀军的陷阱暗算,而反观防守一方的张苞军,却布置了包括一千陷阵营在内的两千多步卒进行防御,在这种情况下,张郃军的第一波试探下来只能以以损失了数百人而告终。

不过,张郃也不是庸才,通过这数百人在不同位置的的损失速度,张郃也隐约摸出了张苞军的军力布置,模糊的猜出了哪些地方蜀军人数较多,战斗力较高,哪些地方是蜀军的薄弱环节。所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张郃派出属下精锐中的精锐重点攻击蜀军防御薄弱的部位,同时令路招亲自率人清理挡路的障碍物,尽力破坏蜀军的地利优势。经过张郃这么一布置,张苞军的压力顿时大增。

无论是临阵指挥的阳群还是居高注视全军的张苞都为张郃的敏锐而惊讶,只是这种时候,张苞能做的也就只有调遣预备队借以增加薄弱部位的防御。

张苞此时的预备队主要有两千四百人,其中包括四百亲卫、五百摧峰军和五百陷阵营,这些是张苞预备队的绝对主力,至于剩下的一千人则是王平带领的氐人了,这些人在曹军攻势不强的时候还可以在前面顶一顶,要是在曹军的猛攻的情况下下,把他们放取出做防守的主力,那只会增加前线的崩溃速度而已。

除了这两千四百预备队外,剩下的蜀军只有少量是负责对大营的其他三个方向进行警戒,大部分都参与到了战斗当中,即使是那剩下的一千左右的摧峰军也临时充当起了弓箭手,专门负责放冷箭,反正这些賨人基本上都擅射,在不需要他们进行肉搏的时候让他们来放冷箭,这才算是人尽其才啊。

只是不管怎么说,这么快就派出了预备队,还是令张苞在这场战斗的一开始心里就蒙上了阴影。

战场的厮杀乏善可陈。

在这种攻坚战中,并不是一个个猛将的勇猛就能够发挥得了作用的。蜀军兵少却利用山地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曹军攻张苞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