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你好,1983>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

“是元白先生旳字。”在场的行家一瞧这五个清瘦古拙的大字,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有人就表示奇怪:“老先生有眼疾,这两年不是都封笔了吗?”

“瞎说!”那二爷正好在旁边,回了一句:“刚才我们聊天的时候,老哥哥还说我脸上长老人斑了,他脸上老人斑比莪还多呢,真是老鸹落到猪身上。”

别人也不敢搭茬啊,人家老哥俩能这么说,别人只能听着。

不过大伙也听明白了:看来元白先生的眼疾好了,那是不是找机会上门求一幅字?

打这个心思的人还真不少,因为老先生有个特点:从来不收润笔。

“老爷爷的眼睛啊,是我治好的。”小六子也在这边,于是就十分自豪地宣布。

大伙都哈哈一笑,谁信你个小鬼头的话?

接下来,不管懂行不懂行的,自然要去博物馆里面转一圈。

也有比较忙的,打算告辞。

老帽儿嘴里大声吆喝一句:“大伙都不许走,中午在影视城那边的食堂有招待。”

一听这话,基本都不走了,影视城的食堂,如今在首都的名声,一点不比那些大饭庄子差。

“有啥好吃的?”旁边有人起哄。

老帽儿哈哈大笑:“盒饭管够。”

大家陆陆续续进到博物馆里面,人群立刻就分散开去,你去瓷器馆,他去青铜馆的。

几百人撒进去,立刻变得稀疏许多。

刘青山则陪着一大帮专业和半专业人士进行参观,这倒不是他厚此薄彼,主要分场合。

他们这个团队的人也最多,那些不懂行的,当然要跟着专家,听听他們怎么说。

就连王福军,也带着几名岛国的商人,混在里面。

最先去的当然是瓷器馆,china,当然不是白叫的。

青山博物馆,同样是按照年代来对展品进行分类。

在展台外面,罩着透明的特制玻璃罩,里面摆放着一件件瓷器。

柔和的灯光照下来,这些精致的瓷器,静静地陈列其中,仿佛在讲述一段古老的历史。

华夏灿烂的古代文明,就蕴含在其中。

“难得啊,宋代的汝窑精品,天青釉,就连我们博物馆,也只有寥寥几件。”

金胖子是自来熟,干脆就充当讲解员的角色:

“现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汝窑器具,有记录的一共六十五件,估计真实的存世量不足百件,难得,实在难得。”

要不怎么是专家呢,听他这么一说,大家才豁然开朗。

看着里面“釉色如同雨过天青”的小笔洗,不过巴掌大小,却原来如此稀少。

不过没有人去询问价值,如今古董热还没有兴起,大家在意的是文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外在的经济价值。

继续往前走,人群之中,发出几声低低的惊呼,却是和元白先生来的几位专家。

他们之所以失声,是因为在展台里面,看到两个硕大的青花罐子,而这个区域,标注的朝代是元朝。

“元青花,还是大罐,不会吧?”一名专家的脸,都快贴到玻璃上。

旁边站立的安保人员,向前跨出一步,刚要阻止,却见随行的刘青山摆摆手,保安这才没有采取行动。

元青花,国内也是这几年才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元代有青花瓷。

“这一对儿人物青花大罐,也算是弥补了咱们国内收藏的空白啊。”李研究员在这里也跟着忙活一个月,所以知道底细,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

反过来还取笑同伴:“老刘啊,淡定,一定要淡定,这两个大罐,我还上过手呢。”

他却忘了,自己刚看到青花大罐的时候,比人家还失态呢。

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品无疑,而且真要是展出赝品的话,那名声就臭了,一般的博物馆,都不会这么干。

故宫博物院,也收藏几件元青花,也有大罐,其中以龙云纹罐最为珍贵。

不过像这种人物青花大罐,还真没有,所以李研究员才说是弥补了收藏界的空白。

“又不是你的,得意个什么劲儿。”刚才那位刘研究员,嘴里嘟囔一声,却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对于鉴定专家来说,光看怎么过瘾,要是能上手就好了。

“这件是海外回流的。”鲁大叔指着鬼谷下山的大罐介绍道。

鲁大叔还特意介绍了一位外国友人,当然就是那位博班先生了,他也是特意专程赶过来的。

众人又是感叹一番,原本有些人,还以为一家私人博物馆,也就是随便玩玩,估计没什么像样的收藏品。

万万想不到,人家这里,庙小菩萨大。

尤其是那些专家,本来是给老先生面子,走走过场。

这会儿早就没了轻视之心,一个个都端正心态,认真起来。

而小老四更是现场演唱了一曲《青花瓷》,那天青色的烟雨,还真是叫人感受到不同寻常的美丽。

两个青花大罐,观赏好半天,这才继续向前,然后大家就看到单独的一个站台上,放着一个孩童拳头大小的小杯子。

“鸡缸杯!”

这次发出惊呼的人,又多出不少,因为这东西实在太有名了。

只见这个小杯轻薄如纸,在灯光的照射下,莹白如玉,上面绘制的鸡群,色泽艳丽,鲜活灵动。

有人口中轻声念道:“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

一只小小的杯子,叫这些行家


状态提示:第九百零八章 无价之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