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都市现代>大英学神>第221章 只要你死的比我早

过了几天,周启仁把关于新界建设完全交给了杨梦。

喷涂了隐身材料后,工人们开始在南丫岛新修建的码头上连夜组装a2500,周启仁亲自督战,一刻都不得空闲。

而在大雾山上修建的卫星发射井也准备就绪了。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修建发射井,到科研人员把火箭第一次“吊入”在发射井,直到周彩蕴把调试好的七颗电视通讯卫星装入火箭内,这历时半年里的意外和挑战,让周启仁的航天事业又一次突破。

为了记录下这些航天事业宝贵的第一次,凤凰电视记者跟随发射团队一同出发,独家记录了整个研发全过程。

凤凰一号火箭全长近21米,直径2米,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固体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在火箭内,并长期贮存,免去了液体火箭在临发射前燃料加注等流程。

在全新的发射井,新技术、新流程、新模式给发射团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测试中,大雾山多变的天气与地下矿井之间的通信信号出现了不稳定。

对于火箭这种精密装备来说,如果细节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致命的影响,这里每一个岗位都有攻克的难题。

火箭系统非常复杂,虽然他们已经有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但想到即将开启的这段首次太空之旅,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周彩蕴的发射团队原有计划被打破,他们必须在最后一次发射演练前拿出解决办法,而这时距离火箭出发前往发射海域只有不到8小时。

根据充分地测试和计算,搭载方案的变化不影响火箭的正常飞行,团队决定仍然采用原发射方案。尽管做了充分准备,但是就在演练即将开始前,还是出现了打雷和降雨。

卫星发射最怕的就是极端天气,通信、测试、指挥信号一旦受到影响,将会导致演练的失败。

此时,周彩蕴的发射团队只能选择等待,希望雨能够尽早停下来。然而一个半小时过去了,风雨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团队先冒雨演练。

最后一次演练在风雨中成功完成,这也意味着整个发射团队可能在雷雨中执行发射任务了。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发射团队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冒险的行动,也让她的人生多了一次经历,心中也多了一份牵挂。

由于火箭发射的位置和轨迹都是经过精确计算后提前确定好的,所以要保证火箭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由于风雨的强度超出预期,可作为总体设计师周启仁一直鼓励说智脑给出的方案绝对没问题的,他已对每一个发射环节的测试状态进行流程对接和技术确认,这点风雨不会影响卫星正常入轨。

1951年3月8日12时6分,凤凰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射井点火升空,成功将七颗电视通讯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世界上首次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取得成功。

七颗电视通讯卫星用兆周的频率,向全世界播放《胜利》,放完音乐后凤凰卫视开始循环播放《彩蕴有约》第一集关于周启仁的采访节目和电影《音乐之声》。

这奏响了炎黄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这也是所有凤凰公司员工的圆梦时刻。

凤凰公司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大雾山升利箭的震撼场面。

在香江的大雾山发射不容易,但却能大幅提高火箭发射的安全性。最直观的就是,有效解决了火箭飞行过程中残骸落区的安全性问题。

凤凰公司的共同努力,让人类换一种方式问鼎苍穹。

周启仁把任务交待清楚,特地灌输了大量火箭火星知识给周彩蕴。

观测到火箭顺利升空,而七颗电视通信卫星逐一进入相应的轨道,周彩蕴立刻给周启仁打电话给周启仁。

周彩蕴激动道语无伦次道:“阿仁,你实在太厉害了,没想到我们的项目真能成功,人类第一次火箭升空啊,一箭七星啊,我心里真是太高兴了!”

“哎,你就这点出息了吗?以后还有一箭上百颗卫星,还要载人飞行,还有登陆月球.......”

几番庆贺,周彩蕴到底还是被周启仁更大的计划吓着了。

就算连续工作了两个星期,周彩蕴依然爽得脚底打飘,坐车回了半岛酒店的房间后倒头就睡,梦里笑醒了一次又一次。

第二天她刚起床,发现周启仁竟然早回来了,正在做早餐。

隔着透明的厨房门,周彩蕴就埋怨道:“阿仁,你回来也不说一声,害我等你那么久!”

“等我干啥呢。”周启仁也忙了一晚,三天三夜没休息了,精神有些萎靡:“等我的a2500完成了,我们飞去南洋好好玩玩。”

“没事啦,我先去洗澡,你过来帮我搓搓背。”

“........”

正当全世界开始铺天盖地报道凤凰一号火箭升天的时候,孙琳发来了紧急电报,他们新组装的“东方一号”120万吨当量的蘑菇升天了!

顿时“东方一号”抢夺了“凤凰一号”的光芒,登上了世界新闻的头条。

在周启仁的眼中,给了那么多资料,有了原材料和提纯装置,这个研发速度并不过分。

.......

过了一个星期,当工人们把12枚三叉戟安装在a2500上的时候,周启仁收到了玛格丽公主的来电。

周启仁顿住,心下有了预感:“都是什么类型的?”

玛格丽公主回答道:“一首大型航母、三艘轻型航母和六艘护航航母.......”

在1941年12月7日的霓虹偷袭珍珠


状态提示:第221章 只要你死的比我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