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建文大帝>第八十七章 烽烟起

“来者何人?现在正在宣读皇上口谕,况且过了下马坊之后便不允许再骑马急行,如此失仪,来人拿下!”云奇自然是知道规矩的,本来他正狐假虎威似的宣读朱允炆的口谕,结果突然闯进来的人,就把他给打断了。.

“慢!”朱允炆手稍微一抬,止住了周围辑事厂番子的行动,“把急报呈上来给朕看看。”

“是……”云奇看朱允炆暂时不准备搞这个失仪之人,也就挥挥手让辑事厂番子下去了。然后走到了那人面前。

此人身着驿卒服装,几乎是翻落下马,而马匹这是已经无力,倒在了地下。

“皇上……”云奇直接三这名驿卒递给他的信件,转身就呈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没有立即就拆开信件,而是说:“虽然孝陵陵园严禁骑马行进,但是今日也算事出有因。朕也不加罪与这名驿卒。来人啊,把这名驿卒带下去,让他好生休息下吧。”

待朱允炆说完这一番话,才将目光投在信件上。

朱允炆刚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这信件有所不同,可是没想到,在这封信件的火漆上,有一个小小的飞鱼纹印章。

锦衣卫急件!

朱允炆也庆幸发这封急件的人知道规矩,万分紧急的事情走军驿加急送回。虽然调用军驿颇为困难,但是军驿的传递速度,是要比锦衣卫快上些许的。

拆开火漆,短短的几个字,却让朱允炆有些站立不稳。

代王殿下欲反已控大同镇

要命……真是不想什么来,就来什么!朱允炆的心中不禁有些抓狂。现在对于他来说,需要的就是半年多的安稳,最少要把科道言官这块先行补足。

当然,这个消息,朱允炆是要埋下来的。其实此时朱允炆最担心的,就是大同镇作为边镇,平日重兵把守。但是代王这一反,自然会抽调大量军队南进,到时候边关不稳,蒙元鞑子入境,又是黎民百姓的大劫。

……

此时,在北边大同镇。代王朱桂已经披挂了盔甲,站在自己王府大厅之中。

“王爷,这是蜀王殿下的回信。”一个下人双手高捧一份书信,呈到了代王朱桂面前。

蜀王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同代王朱桂一样,为惠妃郭氏所生。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代王朱桂生性暴躁,而他的同母大哥蜀王朱椿却是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朱元璋在世的时候,都曾经称朱椿为“蜀秀才”。

“大哥的书信?”朱桂确实在很久以前,就起事这件事情,请教过他的大哥朱椿。俗话说——长兄如父,造反这件事,当然是不能找朱桂他父亲朱元璋商量的。

朱桂拿过了下人捧上来的信件,挥手示意他下去。

只是稍微两瞥,朱桂就直接将这封信件撕了个稀烂,然后随手一撒,白纸漫天而下。

在一旁的大同护卫世袭指挥佥事徐膺绪看了这纸片纷飞的场景,不禁长叹一声。

要说今日,就是代王朱桂的起兵誓师大会,这白纸纷飞,像极了出殡时候的纸钱飞舞。徐膺绪是看在心里,也不敢说什么。

徐膺绪者,中山王徐达之次子【注:考证源自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非百度百科所说第三子】。虽然是一代功臣之后,但是这个徐膺绪和他那个成为代王朱桂妃的姐姐,关系倒是很好。

朱元璋指派徐膺绪做大同护卫指挥佥事就是死考虑到这个原因。但是朱元璋哪里想到,徐膺绪现在却是代王造反的最大依仗。

朱桂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这么做是有些不吉利,赶忙叫来了下人把大厅清扫了个干净。

大同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大同成为了现在北边部署军队对多的一片区域,还特别设置有领二十六卫的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作为统领。

这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谢贵也是大明的开国元勋,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但是他确实一个忠心朝廷的人。在历史上,建文元年以工部侍郎张曃北平布政使,谢贵为正二品都督指挥使,密令监视燕王朱閤静q嗤跄狈矗诱谢贵与张暼攵死衩攀保伏兵袭击所拿,不屈身亡。

这次布置,就是为了将谢贵一举抓获。因为这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是朝廷任命下来的,并非世袭。

朱桂对外宣布的是这次接到皇上密旨,要谢贵来代王府接旨。其实在大厅边已经布置了几十死士准备将谢贵擒获。

……

“臣谢贵,参见代王殿下。不知代王今日为何如此穿戴?”过了一会,谢贵算是姗姗来迟,先是见礼之后,倒是难得和朱桂说笑一下。

谢贵作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也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虽然朱桂贵为藩王,但是其实也不必非常拘礼。

“谢指挥使,本王这里有一份皇上传来的密旨,来人啊,呈上来给谢指挥使看看。”

徐膺绪从下人捧过来的盘子里轻轻拿起那纸黄绸,双手捧着来到了谢贵的面前。

谢贵自然知道规矩,急忙跪下,双手抬过头顶接过了那纸黄绸。

谢贵就跪在地下看完了圣旨,倒是脸色变得越来越差。

“代王殿下,这绳子,可谓当真?”谢贵起身问道。

朱桂向自己左前方抱拳一礼,说道:“皇上的圣旨,谢指挥使认为有假?”

“臣不敢……”谢贵知道自己失言,“但是这云奇,臣是听说是高皇帝生前的最信任的太监,也是高皇帝亲自下旨让他也成为辅佐皇上的一大助力的。”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烽烟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