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水浒终结者>第467章 众叛亲离

夜色深沉,寒风凌冽。/p

天空中,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落下,不一刻便让人披白。/p

如此恶劣的天气,罗戬不惊反喜。/p

本来地上积雪就颇为深厚,此时大雪又至,把险要的关隘更增添了许多依仗。/p

“尔等辛苦了。”/p

“注意警戒明军突袭。”/p

“把这火盆多加点木柴。”/p

城头上,罗戬不断地嘱咐宋兵。/p

罗戬是武穆王、枢密使兼萧关守将,身份如何珍贵?/p

他且不惧天气寒冷巡视城头,其余将士又有什么好抱怨的?/p

加之赵佶北上,宋军数量大减,粮食虽然不甚充裕,也足够军兵吃饱。/p

且,作为西夏的南大门,党项人可不敢把萧关拱手让给明军。/p

得知罗戬据守萧关,西夏正在筹措兵力,准备前来协助防守。/p

因此,留守萧关的万余军兵,士气倒是稍稍恢复了些。/p

虽没有到死拼到底的地步,却也不至于望风而逃。/p

巡视中,突然有健卒到来,道:“武穆王,驸马都尉请你过府,有要事商议?”/p

“何事?”罗戬问道。/p

王诜可不是勤快人,这大半夜的冻死个人,他能有什么事?/p

军健道:“驸马并未明说,只让请您过府商议。”/p

略做思忖,罗戬信步往王诜住所走去。/p

虽然瞧不上这个花花公子一般的人物,罗戬却不得不给这个面子。/p

名义上,王诜只是守关副将,其实确是监军使。/p

若是他心怀怨怼,处处与罗戬唱对台戏,哪还打个屁!/p

罗戬可不是那种可以一言不合就杀人的主,那满心思的忠义,注定他不可能无视王诜的存在。/p

而且,他也不认为王诜能够翻出多大的风浪来。/p

驸马都尉,乃是皇帝的女婿或者姐夫妹夫,身份确实高贵,权势却并不大。/p

便如王诜,与赵佶关系好到不行,也没出任什么实职。/p

只是不知道赵佶哪根筋坏了,临走之前,把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给留了来监军。/p

不一刻,到了驸马府。/p

进了大堂,只见灯火通明,王诜正在作画。/p

全神贯注,目无余子。/p

罗戬也不以为意,有才华的文人,大多这幅德行。/p

绕到背后,只见王诜所画,乃是夜巡萧关图。/p

罗戬赞道:“都尉画工,更见精进,只是此画许多留白尚未着色,却是何故?”/p

王诜放下笔,伸手虚邀,道了个“请坐。”/p

罗戬落座,也不在乎无茶,直问道:“未知都尉深夜请我过府,何事相商?”/p

王诜道:“武穆问我何故留白,其实我也不想,只是物资紧缺,没有朱砂,也是无可奈何。/p

不过,这红色,但也不是不能另行调配。”/p

随着话音,突然出现二十余人,各持刀枪弓弩,团团围住了罗戬。/p

罗戬心中一突,喝问道:“王诜,你意欲何为!”/p

王诜哂笑道:“船要沉了,当然另行逃脱咯。”/p

罗戬骂道:“好贼子,你为驸马都尉,与国同休,献了萧关,对你有什么好处。”/p

万万没想到,王诜居然投明了。/p

这位的身份可是十分清贵的。/p

熙宁二年,王诜娶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p

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联贬官,落附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安置,元佑元年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p

当时,王诜组织的文会,乃是东京雅事,不知多少人想求请帖而不得。/p

赵佶尚是端王时,与王诜交往甚密。/p

当初,高俅遇赦,到处投奔人,被引荐到了王诜处。/p

王诜宴请赵佶时,赵佶看上了玉狮子镇纸,王诜便遣高俅送去。/p

恰逢赵佶踢球,高俅展露了技术,获得赵佶赏识,始有其发迹的事情。/p

由此可见,王诜与赵佶的关系确实不一般。/p

“姓赵的北逃,却留我于此当替死鬼,既然他不仁,何必要我守义?/p

罗武穆,事不可为,莫要强行为之。/p

为天下、为万民计,还是投效明国,也好免了许多杀戮。”/p

听了王诜的话,罗戬怒不可揭,骂道:“贼子,妄你饱读诗书,却做出如此无父无君之事,可对得起朝廷厚恩。”/p

“厚恩?”王诜冷笑道:“一州刺史,好大的官儿!”/p

此时可不是前朝,刺史乃一州长官,大权在握。/p

赵宋的刺史,乃是官,非实职。/p

赵宋官制,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并不掌权,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官,又称阶官或寄禄官。/p

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官阶,而是差遣。/p

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职事官”,其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参知政事、知制诰、直秘阁、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之类。/p

别看王诜是登州刺史,其实只拿一份俸禄,和地方上一文钱关系都没有。/p

不待罗戬说话,王诜大喝道:“罗戬,事已至此,也不瞒你,我已勾连了两千余人,只在今夜发动,誓要献关!”/p

“贼子,你不得好死……”罗戬破口大骂。/p

“来啊,押下去!”王诜挥手道,/p

立刻,二


状态提示:第467章 众叛亲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