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都市现代>房车旅行,和萌妹子出发>第103章 纳西的东巴文化

“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留下。”

“碗里的方便面突然就不香了。”

“白沙壁画呢?怎么又是美食直播了。”

“怀念牦牛肉的第67天。”

“555~我个减肥人士为什么要看美食!”

“生酮减肥表示毫无压力。”

“楼上别用生酮减肥法,智商税啊!!”

“我的白沙壁画呢!真香……”

“各位别着急,等我吃完这块排骨再跟你们讲一下白沙壁画。”李萌萌夹起最后一块排骨,打了个饱嗝。

“你就不怕撑破肚皮吗?”李浔无奈的看着筷子。

上面诺大的一块排骨已经消失了。

“你待会…开小电驴慢点就对了,嗝~”

李萌萌连忙捂住了嘴,眼神无比满足。

薄荷排骨的酥脆清香,让李萌萌彻底放开了食欲。

也许是因为现在白沙古镇在淡季,食物成本相对较低,量给得非常足。

最后一盘炒水性扬花更是让这一餐变得完整。

只是少了个汤的情况下,又补了份汤。

最终就是两人吃得顶饱的离开了这家《白沙风味馆》。

走到天黑的石板路上,李萌萌无奈的说道:“其实没有特别美味,但就是停不下来。”

“家常菜,往往会更加有亲切感。”李浔看着小路,“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吃多两口。”

“也是,白沙古镇这么偏,这里的店铺更多是服务本地人。”

李萌萌想起了白天看到的那些店铺。

尤其是那些工具店,会购买的人终究还是本地人为主。

两人走往小电驴的路上,路灯照耀下,一位背着满箩筐类似青草的老人,正风尘仆仆,亦步亦趋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李萌萌不解的询问李浔:“为什么我们这一路来,从丽江古城到白沙看到的女性背着箩筐,从清晨到晚上,男的呢?”

“这是文化问题,这种问题要是放在网上,又得掀起一番打拳之争。”

“为什么?”

李浔感受着她好奇的目光,露出一个苦脸:“妹子啊,你这是要陷我于不义啊!”

李萌萌想了想:“我反正觉得文化本身没有对错,用后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几百甚至几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文化,那不就是事后诸葛亮吗?”

“是这么说,可网络上,能说话的不代表只有我们自己国家的人,外国势力搅浑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没关系,能发展到现在的文化,就说明有它的道理所在。”李萌萌给李浔一个肯定的眼神:“快说快说。”

“那……”李浔斟酌了一下自己的用词没,毕竟他可不想被网上的男权女权给冲烂。

“事实上,在全世界,任何落后的地区,男女之间总是会明确的分工合作。”

“比如纳西族的民族风俗,会认为大丈夫不应为家务琐事所累。”

“女人操持家务,田间劳作,生儿育女,她们以能吃苦为荣,因此连衣服上都有披星戴月的意思。”

“而男人主要是有学识,能交友经商,有一定成就,那就是妻儿的荣耀。”

三句话的概括,李萌萌恍然大悟。

那怪李浔刚刚会觉得这是一个容易陷他于不义的视频。

但凡被断章取义发出去,马上又会引发男女权对立争吵。

女性会肯定会认为凭什么她们就要以吃苦为荣。

而男性会陈述十年寒窗苦读和养家糊口的操劳。

李萌萌吐了吐舌头:“我记得以前就看到过杨丽萍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你说的是《云南映象》中《女儿国》一段舞蹈的配唱词中的呢喃吧?”

“对对对,可惜我不记得说什么来的。”

“原台词很长,说的也就是女性操劳的事情,仿佛必须无所不能,太阳和月亮都能休息,而女性歇息不了。”

“杨老师这么说,不怕被人骂吗?”

“当然也会被骂啊,她解释过,这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李浔摊摊手,“可是别人不想听这种解释。”

“这……连她这样的艺术家都逃不掉被骂啊……”

“所以我也一定会被骂的,哈哈哈。”

李浔露出一个无所谓的笑容,走到小电驴的旁边,拿出头盔给李萌萌。

“事实上,很多人根本不去理解背后的文化。”

“我也觉得,我还记得当时买木鱼玲的老板,他也没有偷懒什么都不干啊,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木雕刻。”

“当时我去买的时候,他还跟我说木鱼玲的蕴意,它的涵义,我能感觉出他的热情。”

“是啊,纳西族其实是一个顽强和拼搏的民族。”

“我想起来白沙壁画景点里面关于纳西族的介绍,直播间的观众们,你们想听吗?”

李萌萌戴好了头盔,笑嘻嘻的对着镜头说道。

直播间自然是一片叫好。

哪怕刚刚已经在争论男女搭配问题的观众,也想听听挑起这个话题的两人怎么说。

“纳西人从古至今所一直推崇对天的崇拜和对自然的亲和。”

“作为一个人口不到三十万的民族,在《东巴经》中曾有这样的记录。”

“我是九天先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过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大江大河吸干后不解渴者的后代,三袋炒面一口吞下不呛者的后代,三根腿骨一口咬断牙不碎者的后代,身经百战而不死者的后代。”

“所以,希望大家能看到的是纳西人的顽强和坚韧,而


状态提示:第103章 纳西的东巴文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