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铁血帝国>第一百四十八章 对手六

一番零敲碎打的小修小补之后,总参的海军规划备忘录在海军三长官眼中已经没有更多纰漏可寻。

“那么,今天的会议到此为止。”

走出会议室之前,胡克拉了一下刘百良的袖子。

“怎么?”

“觉得闽南话怎么样?”

“闽南话?”刘百良摸不着头脑。

胡克耸耸肩:“没什么,晚上一起喝一杯?”

“没问题,去哪里?”

“我家。”

……

贤良寺,武宪公府邸。

公爵府邸本是信郡王府,三个月前,信郡王一家在出逃路上满门被杀,刘云登基后,册封胡克为武宪公时将这宅子一同赏给了他。

府邸后花园,琉璃亭中,电灯泡下,两位畅着军服衣领的中年男子正把酒相对。

“我宁愿在三环以内要一套三房一厅。”

酒过三寻,耳根微醺的胡克对刘百良抱怨道。

“三环?”刘百良惊诧。

“对,我们那个时空北京的三环,照我那时候的工资,不吃不喝也要50年才行吧,哈哈哈。”

刘百良无奈地看了一眼亭外的荷花池:“现在的我们是不是太奢侈了?”

“有负罪感吧,别想那么多,这是我们应得的,但除此之外,就不要动太多脑筋,贪欲一旦放纵开来,宇宙都填不满。”

胡克为刘百良的青瓷酒杯中斟满了茅台。

夜很静,池塘里不时传来鱼儿泛水的声音。

刘百良轻噙一口:“今天你问我有关闽南话的问题,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

两个人都不紧不慢,温文尔雅,但胡克的沉着显然来自他本质上的机械化,刘百良的温和却渗透着潜意识的优柔,就宛如计算机利用程序进行的机械控制与植物在基因影响下的自然反应之间的区别。

“想感叹海军成了闽人的天下吧。”

“我讨厌闽南话。”

两人相视一笑。

“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向国防大臣以至总理大臣的位子进军了。”

“一厢情愿不是聪明的军人应该抱持的态度。”

“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军人,对海军与民众来说,他们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但我们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亭子一角的紫铜香炉安静而无用地呆在那里,没有熏香的干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池塘中的荷叶味与塘泥味。

“记得是二二年吧,我们在北叶度假村,大伙一起下塘抓鱼,亲手抓的鱼亲手烤着吃——那是我吃过最香的鱼。”

刘百良眯缝起眼睛,仿佛那些被吃掉的鱼又在咫尺之间的荷塘里复活了。

“呵呵,记得,那天晚上钟夏火喝高了,把度假村的草棚子给点了,还打翻了一个保安,要不是刘队长保着他,早被开掉了。”

一听到钟夏火三个字,刘百良低头不语,心事重重。

“是啊,现在提到老钟,的确令人伤感啊。”

胡克并不了解刘百良的心情,他没必要也不可能了解。

刘百良默默吞下几杯,决定转移话题。

“皇上真的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兵廓尔喀?”

“皇上没有这么说,他只是说不能拒绝廓尔喀国王的请求。”胡克眨了眨眼。

“成都到拉萨的驿路至少要走两个半月,从拉萨到樟木山口和亚东口岸都要走一个多月,运输全靠骡马以至人力。另一方面,英国人从加尔各答到大吉岭只需坐10小时的火车,再花一星期时间就能从大吉岭行军到亚东。从加尔各答到廓尔喀的比尔根杰,铁路运输只需15小时,从比尔根杰到加德满只需按正常行军速度走6天,再多花6天时间内就能抵达樟木山口。即便从局部战争角度,我们也无法支持印藏边境的大规模冲突。”

胡克悠然道:“正如你今天会上说的,交给藏军去办好了。”

“如果藏军失败了呢?”

胡克双手一摊:“那事情不就解决了吗?违抗中央命令的西藏地方民兵擅自行动,西藏地方政府因此遭到中央的严厉训斥,一切回复原状,若是英国人不肯罢休还要扩大战果,那么就是帝国国土遭到入侵,可以依法组建大本营,准备全面战争了。”

刘百良皱眉道:“以全面战争威胁英国人吗?”

“西藏毕竟是中国的国土,而廓尔喀并非英国国土,在法理上来说,我军进入廓尔喀不算侵略英国,但英军若敢进入西藏,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了,我军保土卫国,自卫反击,倒是公理所在。”

“以西藏的地理形势,在交通问题解决之前,防守尚显吃力,采取攻势就是自不量力了。”

“虽然如此,在我们那个时空的第二次藏英战争中,英国人还是花了足足9个月才打到拉萨。”

的确,另一时空一五年版的历史教科书上记载着:1903年12月,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爆发。1904年8月,英军侵入拉萨。当年9月,英国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该条约事实上将西藏变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当时的清政府拒绝承认该条约,各帝国主义国家也表示不满。经过中英代表的多次谈判,1906年4月,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条约在实际上肯定了中国在西藏地方的主权,但却承认了《拉萨条约》中英国取得的许多侵略利益和特权。

“那个时空的清政府当然是无力保卫西藏,但我们这个时空的中华帝国就已经强大到可以利用西藏为跳板向南亚进攻了吗?我们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章 对手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