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军魂>第九百六十一章:给军工专家们上大课!(二)
国军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对付日本人,毛瑟98k已经足够了!

日本的三八式虽然也不错,但杀伤力不大,陆山并不喜欢,虽然兵工厂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仿制起来一点儿都不困难。甚至只要厂子建好,设备到位,就可以马上进行生产。

而且如果仿制三八式,跟日军的子弹口径也是通用的。缴获直接可以用,这大大的节约了成本。

虽然不喜欢,但仿制还是必须的,因为要保证战斗需要,还有节约成本。

除了仿制三八式之外。陆山更倾向于对毛瑟98k的仿制,这种枪已经是非常成熟了,可改进的地方也不不大,最多在使用习惯上稍微做一些调整,这种步枪一支被用到二战后,而且很多年之后才推出历史舞台,足见它是一款很优秀的枪支。

只要有图纸,有数据,再有生产线,生产这样的步枪并不难。这也是依兰兵工厂建成后,最主要的产品之一,目前正在试制和测试当中,陆山已经看到了桌子上和墙壁上挂了不少这样的样枪,枪托都是新的,很显然是最近才造出来的!

随便取下一杆下来,一拉枪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那种感觉就是不一样。

一个爱枪、懂枪的人,在拿到枪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判断出枪的质量好快。品质可以看枪管和铸造工艺,放在手里一掂量,然后一拉枪栓,听声音。就可以断定这是不是一杆好枪了。

“不错,伊万,这枪出自谁之手?”陆山问道。

“是我的一个学生,叫苏全,这支枪全部都是他亲自打造的,枪托上还有他的名字!”伊万诺夫道。

“哦?”陆山抬起枪托一看。果然在后面有一行细小的字迹,写着“苏全1932年九月二十四日”。

“枪是好枪,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校正没有?”陆山问道。

“还没有,这支枪他昨天才正式完工,还没来得及拿到靶场去试枪!”伊万诺夫道。

“我很喜欢这支枪,你这样,明天我们去靶场试枪,你跟他说,我来给他试枪如何?”陆山爱不释手道,这确实是一把好枪,虽然他在改枪方面有不错的技艺,但是如果造枪的话,他就未必有多高了。

能够单独造枪的人都是非常厉害的,这跟流水作业生产是不一样的。

这要求更高,必须精通所有技术和工艺,一般情况下,没有七八年的火候是做不到的。

“行,没问题!”伊万诺夫一口答应下来。

手枪和步枪都不是陆山要看的重点,他来的目的还是半自动步枪。

如今世界上的军事强国都在研制半自动步枪,美国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ew43,以及法国的fn49,这些都是半自动步枪的典型代表。

半自动步枪,又称卡宾枪,在二次大战中被广泛运用,是作为步兵攻击的重要火力补充。

40步枪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半自动步枪,所谓结构复杂和可靠性差仅是相对于莫辛?纳甘而言,而且射击准确、操作舒适,这些优点在那些喜欢的德军士兵的身上得到印证,但是大多数苏俄士兵素质不高,而且训练不足,包养方面就更差了,所以40对他们来讲有些“复杂”了,所以很多苏俄士兵并不喜欢这种步枪,以至于这款优秀的半自动步枪仅仅生产了十万支就停产了。

取代40的是西蒙洛夫半自动卡宾枪,简称sks,这款枪后来在中国的仿制型号是56式半自动步枪。

这款枪优点很突出,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高,机构动作可靠等,而且还可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刺刀为剑刃型!

这款枪到陆山进入部队之后已经撤装了,只有在民兵部队还有少量装备,后来这种枪只是作为仪仗队的礼仪用枪。

时代在进步,56式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必然的一个结果,但是在现在,这款枪还是非常先进的!

只是他的铸造工艺比较复杂,就目前而言,中国的兵工厂并无大规模制造的能力,就算有设计图纸,有数据,但没有一些关键设备,这种枪是造不出来的,比如万吨水压机,冲压机、铣床等等。

和sks,陆山当然选择后者了,毕竟是一款熟悉并且见过和曾经用过的枪,对其性能和参数特点都是了如指掌。

而且这两款枪几乎是同时代的,前者虽然优秀,但却被淘汰,这是有原因的,中国这方面倒是跟苏俄相差不大,一款后来被用了差不多三十年才淘汰的步枪,这必然有它的道理的,陆山没有理由不选择后者。

但是前者他也不打算放弃,既然自己用不上,可以卖给别人吗,德国人不是在二战中缴获了不少,而且德国士兵对这种枪非常喜欢,以至于后来德国人早的ge的设计优点,所以如果把这个设计卖给德国人,应该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如果说毛瑟98k改进型只是跟德国人合作的一块敲门砖,那么这款则是跟德国人进一步合作,打开合作大门的关键礼物了。

至于这算不算剽窃,陆山才不管了,这两款半自动步枪设计者现在估计还没有这个想法呢,至于未来他们还不会不设计出这两种枪来,那就不好说了。

这两种枪都还停留在图纸上,陆山并没有看到样枪,但是却看到了已经设计的快要差不多完工的图纸。

这两种枪,陆山并没有直接给图纸,他当时只是给伊万诺夫描述了这两种枪的形状和性能,给了一些参数和提示,而最终的设计图还是由


状态提示:第九百六十一章:给军工专家们上大课!(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