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
地,使得袁绍成为当之无愧的北方霸主,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局面不利。

退而求其次,曹操小胜,袁绍略输一筹,才是最为符合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至于如何达成这一目标,就不是能对贾诩等人所言的了。

不过刘琮至少要和曹操达成某种默契:我占江东,你取河北,暂时相安。

所谓天子使者,肯定是出于曹操的授意,否则不会拖了这么久才来册封赏赐。既然曹操也是如此打算,那正好省的自己再派人试探了。

虽然如今汉室衰微,天子蒙尘,但册封州牧这种大事,是万万马虎不得的,使者也是刘琮的老熟人:孔融。

册封仪式并不冗长繁琐,毕竟对于刘琮来说这只是一种形式,而对于孔融来说,这样的仪式不过是走过过场罢了。羽葆鼓吹什么的,刘琮并不在意,虎贲甲士也没打算留用。遥遥拜谢天子,说了一通效忠的话之后,仪式很快便结束了。

相比之下孔融更关心祢衡的近况。他在刘琮的随行人员中,并没有看到祢衡的身影,难道说祢衡故态复萌,惹怒了刘琮,使得刘琮痛下杀手了?一念及此,孔融便套,直接对刘琮问道:“将军,正平何在?”

“嗯?他不是还在南阳吗?使君路过宛城,未曾得见?”刘琮反倒有些惊讶,反问道。

自从诸葛亮接任录事书记之后,祢衡便另有任用,前些日子刘琮接任牧守,祢衡已升为别驾从事,不过他人还是在南阳宛城,正忙着编制军报之事。

和邸报不同,军报的作用除了传播政令军令之外,还负担着宣讲时政的功能。随着南阳军士卒识字率大幅提高,军报的作用从一开始便凸显出来,受到贾诩等人的一致赞同。祢衡更是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阵地而高兴,军报上经常会出现他的文章,当然内容无一例外都是痛骂曹贼的……

孔融因职责所在,在宛城并未停留,所以错过了与祢衡相见,感到颇为遗憾,但得知祢衡如今受到刘琮重用,还是放下心来。

得到天子册封,意味着刘琮正式获得朝廷的认可,至少在许多心怀汉室的人眼里,刘琮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荆州牧,不过在有些人看来,刘琮仍然是那个令人咬牙切齿痛恨的对象。

比如,远在丹徙的孙策。

“刘琮小儿,竟然如此小觑于我!”孙策丢下信笺,长身而起,面上愤愤不平。他扔掉的书信,正是刘琮亲笔所写。内容无非是劝说孙策出行谨慎,不可大意云云。孙策向来自恃勇武,觉得刘琮信中所言,分明是看不起自己。

屏风之后,转出一个端庄少妇,美目在地上的书信一扫而过,再抬眼时,已满是关切之色。她峨眉微蹙,对孙策问道:“将军何故发怒?”

孙策见是妻子乔氏相询,便忍耐住怒气,粗声说道:“那刘琮不过侥幸胜了一场,便如此托大,敢来信教训于我!”

彭泽大败,孙策并不服气,一直耿耿于怀,此时说起来,无意中便露出心声。

大乔闻言展颜笑道:“将军何必与他置气?想来他正要引得将军生气伤身,这才如此吧?”

孙策听了之后哈哈一笑:“我却偏偏不让他如意!”

话虽如此,可他还是心中郁结,当下吩咐预备战马,要带人取出狩猎。大乔虽然内心不喜,却不好阻拦,待孙策走后,让侍女拾起地上信笺,展开看后,心中却不知怎地,忽然涌出不祥之感。

她暗自心惊,犹疑想道,夫君当不会出什么事吧?


状态提示: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