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六百八十一章 决战缅甸之出兵条件(十二)

蒋介石对于高飞的坐地起价非常高兴,他不用直接面对史迪威那个混蛋2c身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坐视英国人侵吞美国援华物资不说,还把援计划调至中国战区的第七陆军战术空军部队给调至非洲救场?到底是非洲战场重要还是中国战场重要?一方面中国精兵尽出缅甸作战,一方面又要中国军队反击,大量的承诺犹如物资一般等待兑现,这难免让蒋介石心底产生很多不快。

尤其,史迪威与英国人同气连声拒绝中国军事代表团加入ccs会议,这更让蒋介石气愤不已,这已经超出了不尊重的底线,陈诚、杜聿明作为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正副团长,感到的更多的是耻辱,被看做下等人一般的耻辱。

在解决中国军事代表团重返ccs会议的事情上,蒋介石觉得夫人出马似乎更稳妥一些,罗斯福最总统欣赏的东方女性就是蒋夫人宋美龄,称其是雍容华贵的外表,内绣完美无懈的东方女性的典范。

宋美龄亲自出马而且又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非是让中国军事代表团重返ccs联合会议嘛,对于来自大洋彼岸的请求罗斯福是不会拒绝的,但是罗斯福对丘吉尔这个肥胖如同猪猡一样的家伙却很不放心,丘吉尔是习惯用微小的让步赢得全局胜利的人,果然如同罗斯福担忧的那样,丘吉尔给布鲁克元帅下了一道摸棱两可的命令,决定让中国军事代表团参加ccs的例行会议,一切由布鲁克元帅具体负责执行。

就连傻子都能看出,这道命令名义上是让中国军事代表团重返ccs联合会议,但是实际上是给了布鲁克又一次羞辱中国人的机会,具体什么时候在次将中国人赶出会议,那就要看布鲁克元帅的心情了,对于布鲁克元帅来说,中国人的脸皮还真是厚得不得了,如此百般侮辱刁难他们依然锲而不舍?抗日之血祭山河681

得知中国军事代表团可以参加ccs例会,蒋介石也微微的松了口气,如果此番宋美龄遭到了罗斯福的拒绝,那么就等于ccs会议的大门彻底的对中国人关闭了,现在看来无疑是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让蒋介石自己庆幸的是不用面对史迪威那没完没了的啰嗦,现在高飞一个人就治理了史迪威和亚历山大,之前对自己百般刁难的韦维尔据说都不敢和高飞见面,称高飞是个没有道德底线的家伙,看来恶人还需恶人磨啊!原本高飞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缓冲作用,不让自己直接面对史迪威等人激化矛盾,现在看来自己选人用将还是相当的犀利,能够直接让史迪威吃瘪的还真不多。

史迪威与亚历山大明白了高飞的意图,那就是满足中国的要求,否则中国远征军将坐视印度失陷,哪怕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被日本人扼杀也在所不惜,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自由宁愿死,这种破釜沉舟的战略决策可吓坏了史迪威与亚历山大,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有可能随时导向轴心国方面?这对于整个世界大战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影响,如果中国倒向轴心国方面,那么印度必然失陷,远东等于对轴心国敞开了大门,北非战场盟国必将一败涂地,苏联也将彻底灭亡,岌岌可危的澳大利亚,英国的沦陷就是时间问题,美国将独立鏖战,史迪威的头顶出现了冷汗,即便如此燥热的天气,史迪威依然难免打了一个冷战,亚历山大没史迪威顾虑那么多,但是如果中国远征军真的坐视日军进攻英帕尔不管,那么印度的失陷就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刻,史迪威才真正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把中国战场在战略上作为第一主战场,但是在战役上物资保障却偏重欧洲战场,这是英美之间的默契,但是现在显然担负东西两线反攻的中国军队因为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物资,已经开始在态度上出现了转变,中国与英国之间的重重矛盾,以至于英国人至今死抱着诸多不平等条约不放,也导致了中国军人对英国人的仇恨,两军之间各打个的还算好情况,指望协作配合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史迪威介于当前的国际形式,德国在北非虽然暂时处于守势,但是谁都能看出德军在积蓄力量,英军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在营造新闻舆论的优势,真正损失巨大的是英国人。

而在东线,德军频频得手,先是以鲁卡斯重兵集群在斯大林格勒的围城打援,后是分兵进击高加索高原,苏联俄国在大量的失血,德军的每一次胜利,使得盟军在太平洋赢得的微弱优势丧失怠尽,日军在远东的部队在积蓄力量囤积物资,相信用不了一个月就会恢复进攻,苏联是很难抵挡日德两军的夹击,苏联人现在要靠美国人从阿拉斯加给其提供物资军火,显然现在最为关键的是让中国军队尽快在其国内对日军发起全面反击,并在缅甸进攻仰光断其日军后路。

史迪威深深的吸了口气,显然他现在已经是不够分量了,起码英国人就会给他难堪,高飞更不会买他的帐,蒋介石则是高飞坚定的支持者,看来只有迅速的将一切交给总统先生才会出现奇迹般的转机。

高飞则一直致力让中国的关键时刻,向美国展示其在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性,而重中之重在于张显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可想而知,世界经济、工业实力第一并且本土远离战场的美国,再加上世界人口大国意味着什么?源源不断的兵员!

美国的整体战略布局之宏伟,不到至少五十年后是无法体会其的峥嵘的,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一章 决战缅甸之出兵条件(十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