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抗日之血祭山河>第五百七十八章 煎熬的六月

但是,考虑到南进会阻断美国援华的最后国际路线,东条英机有些取舍不定,那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做一定范围内的攻击,或者逼迫英国当局关闭其印度、缅甸援华的国际通路?这样的政治施压的可能性有多高?

犹豫了片刻,东条英机命令侍从副官准备车,他要与近卫文麿首相亲自谈一谈,关于帝国未来最终国策的问题,诺门坎之战中前后鼓动的东条英机被人骂成了不要脸的东条和下贱的小丑,所以对于北进东条还是有着相当深的怨念,历史上日本人在诺门坎被彻底打服了,关东军一提起苏军虽然咬牙切齿,但是腿肚子却在发抖,而现今则是诺门坎苏日两军打了个旗鼓相当,所以日本人还是多少有些贼心不死。

在昆明开始打整训的高飞并不知道日本人的所谓最终战国策竟然因为历史的转变同样发生了不确定性的变换,但是高飞却清楚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所处的这个历史发生变换的时空可能已经走上了未知的时间岔路,无数个历史结果导致无数个不同的历史岔路的出现,假如和如果在其中是完全成立的设想。

日后还会发生什么让自己目瞪口呆的历史巨变?高飞感觉有些头疼,但是作为一个从未在历史上留名的小人物爬上了国军战略决策层的位置,就说明历史已经因为自己出现了不可逆转和预测的变换,这种变化的结果究竟会如何?恐怕对于敌我双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而高飞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备战,全力整训中国远征军所辖的六师七旅部队,战争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准备而推迟爆发,战争恰恰往往就爆发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比如高飞所关心的苏德之战能否准时拉开序幕?抗日之血祭山河578

相对在中国战场上日军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进行占领区的治安强化,对敌后活动的挺进军、忠义救国军、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了凶猛的围剿,冈村宁次竟然意外的出任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阿南惟几则就任第十一军司令官,可以说日军在中国的野战攻击军就只有一个编制不确定的第十一军了,驻扎广州的第二十一军已经开始大批的换装,泰式凉帽与浅绿色的短袖似乎在印证着什么?不过另外一方面军统特务从东北日军关东军获得的情报显示日本关东军也在配发大量的皮服和厚毛皮靴、加厚帆布防水帐篷、煤油炉子等等,尤其是防冻知识的学习让人也有些不解?

如果,日本人已经准备好了南进,那么第二十一军换装可以视为是一个准备进攻东南亚的信号,既然决定了南进,那么为何关东军还要进行频繁的特演的换装?即便是黑龙江的严寒日军也绝对不需要如此大批量的御寒被服?日本人不会是一方面准备南进而另外一方面准备北进吧?

德国方面早在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署了绝密的第21号元首训令,其中就包含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最终计划,这份文件确定了下一年五月左右发起进攻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具体的部署,这个冒险行动原代号为“奥图和弗里茨”行动,这个行动代号本身并无特别意义,不过是德国总参谋部的一份预案排列名序,因此德国计划用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代号来命名这一行动,希特勒亲自组织命名此次战略军事进攻取为“巴巴罗萨”计划,如同历史上众多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以恶劣天气命名一般。

德国军事战争机器在最后一刻的准备趋近完美,此时德国要部署在前线的数千个作战单位已经基本秘密部署到位,战线从波罗的海到黑海蜿蜒曲折达二千公里,这是一个个大弧线从北部的北冰洋开始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战线之后隐蔽布满了车辆、火炮和部队。

而作为交战一方的苏联,1939年苏军总参谋就已经意识到了苏军的装备普遍落后于整个世界,其最新型战斗机的速度还赶不上德国的轰炸机,tb26坦克装甲也步枪子弹都能够穿透,虽然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件,目的是为了赢得战略准备和装备替换的时间,但是相对苏军的全面换装,时间太过紧迫了,而且苏军内部很多人自从1928年开始就把德国人当成了欧洲世界唯一能够让布尔什维克信任的朋友加兄弟,德国将闪击苏联这种论调在苏联军方的高中层很吃不开。

要知道斯大林清洗了整个苏联红军的高层和中层,而现在上位的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官大多是之前与德国接触最多的排长、连长和营长,他们都对国人充满了好感,而且苏德军事技术合作开展的如茶似火。

苏联已经研制出了一批新型武器,诸如t34和kb系列坦克、歼击车,雅克、米格战斗机,伊尔二型强击机和卡秋莎火箭炮等,但这些武器装备四月才刚刚部分下发到部队,官兵还不及掌握进行训练,更多的则是锁在仓库中,以免在训练中被损害,害怕损害新式的武器装备从而减少训练,甚至不训练,一切以安全第一做为标准,这就是典型和平年代军队的弊病,当战争突然爆发,强大的苏维埃挨了当头一棒!

高飞记得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开始时,苏联共青城等重工业基地已经生产出一千二百多辆t34坦克,其中装备部队的约有九百余辆,但是直到战争爆发能够驾驶这些钢铁巨兽的官兵还非常之少。

高飞没有义务去提醒苏联人,因为此刻苏联的大多数自己都不相信德国会大举进攻苏联,1941年的6月对于高飞来说是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煎熬的六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