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青春校园>永恒的追求>第1卷 第82节:第三十七章 (2)

两个人的收入都不高,史为军招工到外贸公司上班没几年,汪倩虽说工龄不短了,可一直就是个棉纺厂一般工人。(baixs20找到我们)他们两个以前没任何负担日子还过得挺滋润的,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就大不一样了,花钱的地方就多了,两个人也慢慢体会到家庭生活的艰难,开始精打细算,生活节俭。除了一开始汪倩坐月子的时候买过鱼割过肉,这以后就很少沾荤。一次,汪倩提出给母亲买套衣服。母亲来到这里一件衣服也没有添。她母亲死活不要,说:“倩倩,妈你不用管,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拉扯个孩子还要每天忙着上班,生活不能太差了。”汪倩有点伤心的说:“妈,女儿对不起你,来到这里让你受苦啦。”“不说这个,这都是命,”老母亲嘴里不说心里也感到难受,很早就在为女儿的婚事操心,希望女儿能够有好日子过,没想到走到这个地步,并且把自己也牵扯的老了很多。不提吃饭啦,睡个觉就使人着急的不得了,解个手就不敢大大方方的,说出去就丢人。

孩子接近三岁时,汪倩跟史为军说:“让楠楠也去上幼儿园,别人的孩子这么大都去上幼儿园了,这样我妈也可以回老家去了,呆在这里活受罪。”“让妈还在这里,楠楠一上幼儿园,她就可以享福啦。”“算了吧,你哪有条件让她享福,是有很多钱哪还是有很宽的房子。她住在这里,你着急,她比你还着急。当岳母的跟女婿女儿睡在一间房子里,她好意思?条件就这样,又有啥办法呢,无奈呀,真是无奈呀!”“是的,这些年她确实吃了不少苦也受了不少委屈,都怨当女婿的没本事呀!”“知道就好。”汪倩语气很重地说。因为没有钱,他们给孩子找了一家学费最便宜的幼儿园。当然也是条件比较差的幼儿园。楠楠上了幼儿园后,还没等汪倩说话,老母亲就主动提出来要走。临走时,老母亲让汪倩领她到幼儿园去和外孙告别。是她一手把楠楠拉扯大的,楠楠舍不得外婆走,拉着外婆的手哭得像泪人儿似的。汪倩忍不住也哭了。

进入九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已十多年了,计划经济已不复存在,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化,公司企业都在改制,铁饭碗被打破,大锅饭不让吃,用人制度已经改变,公司企业已实行聘用制。私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在蓬勃发展,个人经商办企业的个体户在迅速兴起。也就在这个时候,汪倩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眼睛盯着这线锭子,守着这点死工资,这样何时才能摆脱困境有出头之日,下海闯荡去。她把这个想法跟史为军说了之后,史为军坚决反对。说:“你一个吃商品量的国家人,跑出去搞个体让人家笑我们,瞧不起我们。”“你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现在这样子谁又瞧得起我们。人家孩子上政府机关幼儿园,我们的孩子咋不去。人家都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我们把父母接到城里吃苦受罪又往回跑。”史为军深知自己的商品粮来自不易,如获至宝。可他没有发觉自己的外贸公司已摇摇欲坠,自己来自不易的商品粮户口也在迅速贬值。一九九四年初春,汪倩不顾史为军的反对,从市棉纺厂出来在市内开了一个美容美发店。于志坚知道后,参加市里召开的高中教学工作会结束后,专门去看了看,就一间房,单枪匹马。两个人见面后,汪倩非常客气,说:“于志坚,哪阵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汪倩便说便让坐、泡茶。于志坚说:“还不是听同学们说的,也来给你鼓鼓劲捧捧场。”“太感谢了。”“就你一个人?”“我一个人。才开始嘛,头三脚难踢,打开局面了根据情况再加人。”“汪倩,万事开头难,认准的事,就好好干。我看你很适合干这个行业,一直干下去,会发展壮大起来的。”“有你的鼓励,我就更有信心了。”“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正是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只要奋斗不止,总是会有希望的。”“志坚,你不愧是经历过曲折又多喝了几年墨水的人啊!说话还是不一样,能催人奋进。”“汪倩,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首先要有信心。不是有这样一句名言吗,‘有了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觉得很有道理。”“说得好,人生难得一知己。志坚,有你这样知己的朋友,我一定会成功的。”“你过讲了。行了,我走了,有时间跟史为军一起到我那里去玩。”“志坚,不嫌弃的话,在我这里吃顿饭。”“你以后事业成功了我再来祝贺,到那时我们两家人好好的在一起聚一聚。代问史为军好。”于志坚说罢,汪倩有点恋恋不舍地送走了于志坚。


状态提示:第1卷 第82节:第三十七章 (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