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科幻未来>电影教师>第三十三章 青影厂

星期四上午,张然来到青年电影制片厂,找到了厂长邱元旭。

青年电影制片厂是北平电影学院的附属影片生产机构,前身是北平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各系的教学计划,是全院教师进行创作实践的场所,并完成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影片作业和生产实习。

1979年,实验电影制片厂组织了彩色故事片《樱》的拍摄,并改名为北平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80年代,青影厂相继拍摄了故事片《陈奂生上城》、《湘女萧萧》、《本命年》等知名影片,在国内影响很大。

1993年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影公司不再统购包销国产故事片,各制片厂自负盈亏。国内各个电影厂开始改制,青影厂也是如此。此后几年,除了《红樱桃》受到关注外,青影厂迅速淡出人们视野,电影逐年减产,去年更是一部电影都没有出产。

青影厂有每年制作五六部影片的生产规模,拥有两座摄影棚、全套摄影照明、制景器材、以及几十名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但现在没有电影可拍,基本上都闲置了。

邱元旭四十多岁,国字脸,个子高大,有点不修边幅,衣服和裤子粘着灰尘,神情中带着浓浓的倦意,看上去不像电影厂的厂长,倒像是车间里的工人。

邱元旭对张然比较热情,倒了一杯茶,放到他面前:“小张,怎么有空到我们青影厂来?来,喝茶。”

“谢谢邱厂长。”张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以前看过不少青影厂的电影,一直想过来看看,今天正好没课就过来了。”

两人东拉西扯的聊了一阵,算是互相认识了,话题也进入正题。

“邱厂长,这是我写的剧本《时间囚徒》,麻烦你看看。”将剧本递过去,张然端起茶杯,一边喝着茶,一边小心地观察着邱元旭。黄振宇说过邱元旭跟他是朋友,张然不知道邱元旭会不会卡自己的项目。

邱元旭没有拒绝,接过剧本细细地看着。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不过他看得很仔细,不时还翻到前面,对照一下前后。

半个小时后,邱元旭合上了剧本,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张然觉得这事有门,否则邱元旭大可直接拒绝,问道:“邱厂长,你觉得怎么样?”

邱元旭看着张然,叹了口气道:“这个故事不错,不过小张,青影厂自负盈亏,现在市场环境又糟,你不该来找我。前年咱们厂做尝试,拍了部《真味厨王》,本以为是香港导演,又有吴孟达、释小龙,票房应该不错,结果血本无归,赔了几百万,现在都没缓过劲来,哪儿有钱投资啊!我现在正为钱的事头疼呢!”

张然觉得邱元旭没有说谎,他看过《真味厨王》,这片子拍得极烂,只是没想到会是青影厂投的,心想你们得多瞎啊,才能投这样一部片子?北电没有导演吗?竟然找个香江三流导演来拍,这些人能拍出什么东西来?

不过影视圈追捧港台一直特别严重,巨星不说了,就是港台的三流明星到内地剧组都高人一等。即时到了十几年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像阮经天之流既没有号召力,又没有演技,偏偏电影一部接一部,还都是主演,而国内很多小生不管演技,还是人气明明更好,却拿不到资源。

这些东西张然不想说,也没法跟邱元旭说:“邱厂长你误会了,我并不是让咱们青影厂投资。这部片子我打算找电影频道合作,拍成电视电影。你也知道以个人名义跟电影频道合作非常困难,如果以青影厂的名义合作,会容易很多。”

邱元旭眼睛一下亮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这是个办法啊!

作为电影厂的厂长,邱元旭的政绩就是拍电影,把青影厂经营下去,去年一年青影厂一部电影都没拍,他压力很大。要是今年也拿不出一部电影来,那他这个厂长怕是当到头了。现在张然的话给他指明了一条路,让他看到了希望。

黄振宇跟张然的矛盾邱元旭知道,不过现在他自己都焦头烂额,哪有心思为黄振宇操心,喜笑颜开地道:“小张啊,你是个聪明人啊!没想到你会把主意打到了电影频道身上,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成本低,制作粗糙,很多导演都看不上呢!”

张然更粗糙的微电影都拍过,又怎么会看不上电视电影,淡淡笑道:“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步子迈得太大会扯到蛋!我到是想直接拍电影,但谁肯给我投资啊!如果能拍一部电视电影,好歹有了一部作品,以后拉投资的时候,我可以把作品拿出来给投资人看,这就是我的作品,人家一看心里也有底不是!”

邱元旭心里点了点头,这个张然倒是个踏实人,不要说张然这样的老师,就是很多导演系的学生都眼高于顶,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要拍一部伟大的作品,要成为大师,电视电影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往往进不了他们的法眼,但这样的人往往什么都拍不出来:“小张,你是个聪明人,电视电影虽然粗糙,但好歹也是电影,能磨练技术!”

张然非常认同这一点:“是啊,电影是一门手艺活,导演就是手艺人,一个导演要是长时间不拿导筒,人就废掉了!”

邱元旭扬了扬手中的剧本:“电影频道最喜欢农村片、武打片和搞笑片,不过他们也会扶植冷门题材。你这个剧本是科幻故事,题材在国内比较少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青影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