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我的三国我当家>第一四二章 破镜重圆

焦母其实才刚四十岁,却一头花白的头发,额头上爬满了皱纹,与其年龄极不相称。腿脚似乎也有些不灵便,弓着腰,拄着一支拐杖,走起路来慢腾腾、颤巍巍的。

刘墉心中一阵叹息,自己的母亲已经五十岁了,不过看起来却远比眼前的焦母年轻得多。虽说刘墉早已习惯这个时代的人的普遍短命,但焦母苍老憔悴的面容仍令他心生怜惜,对她的恶感不觉也稍减了几分。

刘墉对主簿道:“多谢先生辛劳,一路相陪,刘墉想与老夫人随意谈谈……”那主簿在官场混迹多年,自然心领神会,便拱手道:“将军,下官还有点公务要处理,先行告退。”说着,退出门去,将门轻轻掩上,然后和一众随从都退到门外,小心护卫着。

此时屋中只剩下刘墉、小乔和焦母,这时可以看出有小乔的好处了。刘墉可以与焦母独处谈话而不用担心有人诟病了。刘墉先道:“老夫人,实话说吧,刘墉来这里不为别的,便是为你以前的儿媳刘兰芝而来。”

焦母吃了一惊,心中暗忖,这刘家什么时候多了这门显赫的亲戚?这位将军姓刘,难道是他家的兄长?这是前来兴师问罪的?脸上却不动声色,答道:“将军,刘兰芝早已被我儿休出家门,儿媳一词就再不要提了。”

刘墉问道:“老夫人,不知兰芝犯有何事,竟令焦公子绝情休妻?”

焦母踌躇了一会儿,低声道:“此女不知礼节,举动自由。”

刘墉又问道:“不知犯的是‘七去’中哪一条?”

刘墉听蔡文姬讲解过,《大戴礼记》中记有女子的“七去”,后世又称为“七出”之罪。女子犯有这七条,男方可以单方面的休婚,不必征得女方的同意。这七条分别是不顺父母(不孝顺公公婆婆)、淫、妒(忌妒心强)、多言(搬弄是非)、窃盗(藏私房钱)、恶疾(生患重病)、无子。刘墉当日对这“七出”之罪大加鞭挞,前面五项还稍有些道理,而“恶疾”与“无子”本是人都不愿有的大不幸之事,竟然也被做为休妻的理由,确实是有悖天理,有违道德。“七出”只是官方提出的休妻条件,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男人甚至可以随意找个理由就能休掉妻子,让人好不气愤。

焦母一时无语,好半天才回答道:“不孝公婆。”

刘墉追问道:“老夫人可否说得详细些,这刘兰芝是如何的不孝?”焦母张口结舌,顿时说不出话来。

刘墉道:“老夫人,我给你说个故事,你听听看这个女子孝不孝顺。”焦母默不作声,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刘墉不去理他,慢慢讲道:“从前有一对刚成婚的小夫妻,丈夫有些木讷,妻子却有些强势。刚开始时女人还很矜持,对男人温柔体贴,极是谦恭。渐渐的,这女人见男人性子随和,便开始试着管男人了,先是支使着男人帮她做些洗脚倒尿的小事,慢慢的,女人将什么活都丢给男人,让他做这做那,女人则舒服地躺在床上看着,指挥着。男人做了这么多,却没有一点怨言,整天还笑眯眯的。到最后,女人管起了家里家外的一切,什么事都是自己说了算,地里的庄稼女人说种啥,男人就种啥;女人说跟谁家亲近些男人就跟谁家亲近些。有一次,男人正跟别人闲聊,女人大喊一声,男人就像被牵了鼻子的牛,乖乖地就跟着女人回去了。还有一次,男人正跟人喝酒呢,这女人上前一把就拧住男人的耳朵,拽回家了。”

“呸!这算什么男人。”焦母一拍桌子,终于忍不住发怒了。突然意识到还有个大官在面前呢,忙住口不言了。小乔也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不知道刘墉给焦母讲这么个蛮横女人和懦弱男人是何用意,一双美目眨也不眨地盯着他。

刘墉微微一笑,继续道:“有人就激男人说,这女人啊,三天不打,她就会上房揭瓦。你怎么叫一个女人管得没有一点脾气,你还算个男人么?这要是我的女人,我非扇她两鞋底不可。那男人听了也不生气,依旧慢条斯理笑嘻嘻地说:你把你的女人叫来,我也舍得扇她两鞋底子。”

小乔一听不由“噗哧”一声笑出声来,又觉得失礼,赶紧伸出手来捂着嘴强忍着,两只眼睛眯成了一双可爱的豆荚。焦母脸上的肌肉一阵抽搐,显得极是恼怒。

刘墉装做没看见,又道:“这人就急了,你听得懂人话不?你是不是这辈子没见过女人啊!真不像是你爹的种,怕老婆!那人老老实实地说,嗯,我真没见过女人呢。”

小乔忍不住又想笑出来,忙捂紧口鼻,全身一阵颤抖,忍得甚是辛苦。焦母勃然大怒,抬起手来又想去拍桌子,猛然想起刘墉在旁,手一拐弯,重重地抽在自己的腿上,疼得一龇牙,却又不敢叫出声来。小乔见了,更是眉开眼笑,觉得解气不少。

刘墉只做不见,继续说道:“后来,村里再有大事要商量,这男人一来,人们就说,你来有什么用?我们在这儿商量的事你也做不了主啊,还是回去把你家女人请来吧。结果,那男人还真就回去把女人叫来了。”

焦母怒不可遏,也不管刘墉是什么身份了,脱口便道:“这样的女人太可恶了,还不赶快休出去。”

刘墉等她发泄完,才淡淡地道:“老夫人觉得这种女子就可恶了?却不知那恭敬孝顺,事事顺从,小心侍奉公婆,****操持家务,三天就能织出五匹布的女子如何呢?”

焦母一呆,


状态提示:第一四二章 破镜重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