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宋缔>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

城门四分五裂的破碎开,碎片变成一道道杀人的利剑,插在吐蕃人的胸口,脑袋上,眼睛里,无数如同野兽般的嚎叫声悲惨的响起,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宋军就如同他们说的一样,最后一枪必须由宋军打响,战争的脚步一旦迈开就不是那么容易停下来的。

吐蕃人的骚扰激怒了一个巨人,挥舞着手中强大的武器开始对积石关发动猛烈的进攻。

吐蕃人甚至不敢登上城头,上面已经有无数的尸体证明了火炮的强大,有些人的尸体变成了浆糊,有些则是完好无顺,但依旧失去了生命的迹象,巨大的冲击力已经震碎了他们的内脏。

对于吐蕃人来说,宋军的火器便等同于天地之威,他们根本无法阻挡,这时候的他们才知道为何赞普严令他们减少与宋军接敌的可能。

但即便是依托积石关的防御,宋军的强大依旧摧毁了吐蕃人的斗志,宋军的火炮威力太大,他们但好在关隘的城墙还在,并没有被轰塌。

这些由山石堆砌而成,以高原秘法胶合的坚固城墙乃是积石关的要害所在,也是吐蕃人的希望所在,虽然城墙上的人被宋军的火炮震死,但城墙下的人还算安全,除了几个倒霉鬼被碎石击伤之外,并没有多少伤亡。

这让吐蕃人增加了信心,但破碎的城门还是让他们猛然一惊,宋军已经开始涌向积石关,但吐蕃人并不慌张,他们想起了角厮罗的交代,想起了吐蕃自己的优势。

一道城门的缺口必不大,在这里占据地势和宋人对抗完全能够拖延时间,并且一部分人便能便能拖住十万宋军,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于是吐蕃的将军朶仁立刻下令吐蕃军队阻挡宋军的进攻,同时暗中命人准备“跑路”这是一场较量,一场智慧和能力的较量。

吐蕃人在高原上占据地利的优势,这一点他们自己比谁都清楚,尤其是在角厮罗强调了这一点之后,土地对于吐蕃人来说便不是必须坚守的东西。

只有保存力量,才能给侵犯吐蕃的宋人致命一击,这是所有吐蕃人的想法,也是吐蕃的优势,高原可以减缓宋军前进的速度,虽然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向逻些城进发,但毕竟青塘距离逻些城实在是太远了。

遥远的路途,高原的环境,这些都是宋军的阻碍,角厮罗用空间换时间的战术显然是极为聪明的,完全符合战场上的技术规律。

相当高明的战术,但消息传到赵祯的手中却没有什么用,空间换时间,那是在占据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是在有后手准备的情况下,以吐蕃眼下的状况,唯一对吐蕃有利的便是高原。

但角厮罗并不知道,高原并不是一道天堑,人类的适应性很强,在有些药物的救治下,人并不会因为高原反应而丧失战斗力。

何况宋军在高原上并没有消耗多少的体力,步卒乘坐马车,骑兵一路骑马,根本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费力。

宋军几乎把体力的消耗降到了最低,这也是有效保证战斗力的手段,要不然把所有的体力消耗在行军上,如何打仗如何应对吐蕃人的奇袭

四川路的永安军和神卫军已经出发了,沿着大渡河向吐蕃进发,这条线路是四川路前往吐蕃的要道。

也是康巴人抵达大宋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赵祯花费了许多的功夫,之前在四川路准备的大量物资终于能够派上了用场。

这些物资中就包涵了许多木料,但却不是一般的木料,而是被切割过的木材,轻松的就能拼装起来,且硬度相当不错。

简单的拼装起来,就会变成一辆马车,组装的过程中甚至都不需要一枚钉子,利用的完全是榫卯结构。

至于战马四川路也是不缺的,在此之前大量的马匹被运到了四川路,大宋只使用自己训练出的战马,至于康巴人的战马不是宋军看不上,而是没有经过训练,上了战场在宋军大规模装备火器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惊马的情况。

永安军和神卫军已经全军进入了吐蕃的境内,而另一边杨怀玉的大军也在前进。

无论积石关有多么的坚固,也没有办法阻挡住宋军的进攻,这是一场不在同一位面的战争,宋军的火炮几乎压制了吐蕃人所有反击。

即便是宋军已经压制到了关城的门口,吐蕃人依旧无法反击抵抗,火炮已经把他们压制的抬不起头,而宋军的公路已经站在城门口开始向内抛射。

后方的火炮已经停下,大军准备攻城,这时候再次对城墙进行攻击,很有可能会误伤友军。

三辆炮车已经被推了到城门下,这三辆炮车有别于一般的火炮,而是装填大量火药和石块的炮车。

吐蕃人封堵了已经被炸碎的关门,但和城墙却不是一体的,且不是吊闸的大门,乃是整个积石关最为脆弱的地方。

杨怀玉当然会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但城门洞太小,想要用远处的火炮精准命中难度稍稍有些大,没有必要浪费炮弹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火炮移到近处攻击。

但这三辆炮车却不一般,不能打远距离的目标但对近处的目标有着相当大的威力,是格物院火器司专门研制用来对付城门或是城墙的。

炮身要比一般的火炮更加粗壮,但口径却是一样的大小,只不过内里却要更深一些,如此便可装填更多的火药,增加威力。

所装填的炮弹也是实心弹,但却不是球型的实心弹,而是锥形的,火炮在点燃的一瞬间,发出


状态提示:第两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