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军事历史>绝境中的第三帝国>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

一个帝国的领袖,终于迎来了他的悲歌。

他本来就很好的机会,至少原本是可以为自己,为祖国,争取一个体面结局的。

只可惜,他上台后所做的一切,几乎就只是着了魔一般,狂热的叫嚣着战争。他总是相信,自己英勇强大的军队,能够打败一切对手,做的比狂妄的帝国佬,好一百倍!

早在张伯伦下台的那一刻起,局势就已经注定了必然会往现在这个方向发展。

没错,丘吉尔,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也迎来了自己的末路。

苏联人的进攻,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效果斐然。

相反,德国人仿佛早就猜到苏军会进攻一样,做好了严密的部署,精准的执行着防御方案。

就连之前后撤的德国党卫军,仿佛真的就像德国报社宣传的那样,是战略性转进,而非撤退。看他们现在的架势,似乎还有更大的反击计划即将实行!

而英伦三岛上的德军,更是不停反进,发了疯一样的加强攻势。

和丘吉尔期待的方向完全相反,德军虽然确实准备从对英国作战中进快抽调兵力东进,但他们采用的是更激进的方式,通过彻底打败英国来腾出双手!

“这本来不是我们的战争,德国人和波兰领土争端,对法国是世仇。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斡旋,置身事外,就像美国人做的那样。”

因为过度的失望,加上前线战事糜烂颓废到了极点,一位身为丘吉尔心腹的西服男子,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当着丘吉尔的面抱怨道。

要知道,在敦刻尔克战役结束后,莱因哈特不止一次在国际上对英国释放善意,表面上当着全世界的面抛出橄榄枝。

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因为丘吉尔坚持反对和莱因哈特搞和平谈判,才引发了今日的惨剧。

虽然丘吉尔做的是对的,虽然丘吉尔清楚的认识到莱因哈特所谓的和平谈判未必真心。但是,他没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如此相信。

而且现在,就算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也已经为时晚矣。

怒视了这位心腹一眼,在吓得对方感觉闭嘴后,丘吉尔却出乎意料的没有继续追究那人的责任。

或者说,他已经没有精力去追究一位属下的口角毛病了。

别说那位心腹了,就连丘吉尔自己现在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机会。

的确,在敦刻尔克大败后,英国已经失去了胜利的可能。而随着德军登陆英国本土,他们甚至连防御的胜算都非常渺茫。

但是,上帝在这一刻终于体谅了英国人一次,拿出一个机会,摆在了他们眼前。苏军在东线的突然进攻,并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苏联人根本就没打算隐瞒意图!

那个时候,如果英国能够向陷入两线作战的德国释放善意,签订一份令双方都满意的停战协议,甚至都极有可能。

毕竟,德国人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就吃过两线作战的亏,有过刻骨铭心的痛楚。一旦英国人拿出当年张伯伦事情共同抵御红色苏联的政策,德国人也有极大的可能愿意在西线停火。

英军虽然没有守住海滩,但毕竟还能依托地理熟悉优势,加上本土作战的便利,支撑防御上一段时间。即便德军再善战,他们也会好好考虑其中的得失。

另一边,英国人自己也明白,打下去一定会输。所以,哪怕这份停战协定不是那么的平等,至少也比战败后再签署的协议,要好上一百倍。

可那时候,丘吉尔又一次强烈反对了。

他把苏联人的进攻,看做是一次决定战争结局的转折点。而且狂妄的发表演说动员,宣称绝不投降。

他还誓言要拉着整个大英帝国,与第三帝国在海滩,在登陆点,在田野和街头作战,甚至在山区作战到底——即使英国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

可现在看来,哪怕是丘吉尔的亲信,也不愿意和他一起在饥饿中抵抗。事实上,本来就没几个人愿意。

哪怕是信誓旦旦喊出这份口号的丘吉尔自己,一日三餐也照常吃的很好。

“你说的有一点道理。”丘吉尔再一次语出惊人,居然稍微认同了那位亲信的言论。

“明天我会去面见国王,向他称述现在的情况。”沉默了几秒后,丘吉尔冷不丁的提道::“接下来的决定,不能由我一个人来做。国王陛下,是时候站出来发声了。”

只见丘吉尔接着恶狠狠的继续说道:“身为大英帝国的国王,他有责任带领人民抵抗到最后一刻!”

嘶~

在场的各位首相心腹们,都不禁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听丘吉尔刚刚的话,他们差点都以为首相是准备回头,与德国人谈判停战了。

结果,丘胖子只是觉得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不如拉上国王一起承担。

这胖子哪里打算回头,他根本就是要一条路走到黑!

........

英国南部,德法挪三国联军指挥部。

作为德国伞兵领导者的斯徒登特,正在与法军司令的魏刚上将,已经挪威第5师的孙德洛师长共同讨论接下来的作战方针。

说是三国共同讨论,实际上挪威军官也就是打个酱油,真正的决定权,是由魏刚与斯徒登特这两位手握主力雄狮的将军在决断。

“听说,你们德军在朴次茅斯登陆的大军,一路进展都很顺利,下一个战略目标已经放在伦敦了。”

指挥部内,魏刚通过翻译对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八章 首相悲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