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科幻未来>私人科技>636 《天才计划》

管明年岁虽然不大,但见识并不少,能被他称之为‘夸张了’,那真就意味着这有点夸张了。

今天的会面,通过整个流程来看,管明心里其实多少也有点数,然而这份文件代表着的含义则比较多。

让有谱的他也变得没谱!

文件标头为《天才计划》,同时里面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天才的量产化’,关于人类基因图谱的测定部分,这一部分早在03年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图,准确来说是国人的基因图谱。

从医疗的角度来看,这份图谱可以从基因层面上来解读单个人体的病症,然后进行‘私人订制’的基因药物进行精准治疗。

然而在这份文件中,更多的是看遗传基因这一块,如何将上一代优秀的基因遗传到下一代。

这里并不是说英俊潇洒、身高一米八之类的‘外在表现’,更多的还是看能否遗传例如智商这种模糊的概念。

鉴于人脑芯片的优越性,巨头们觉得管明在生物遗传学上一定有不菲的见解,所以希望管明能加入到这个计划中,让天才可以遗传,让天才可以量产。

ok,如果只是这些的话那没有任何问题,哪怕管明并不喜欢这方面的科研,但他只能说,对于每一个国家而言,对于生物的科研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他也不觉得这种科研项目是夸张的。

他所说的夸张,是第一部分的末尾与第二部分整体。

如何确定什么是优秀的遗传基因,包括智商这种比较模糊的概念,实际上还需要实验素材的,很不巧,巨头们一致认为管明的智商比较高,所以希望他能贡献点精华出来,用于科研研究。

看到这,管明就觉得非常蛋疼……

第二部分是‘天才的培养’,才华不会被埋没,老将黄忠在白髯之际出山,依旧名垂千史,但如果黄忠在年轻的时候被挖掘出来,那处于体能巅峰的他,或许能改变历史。

如果量产天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先天的。

那天才的培养,则是一个相对靠谱的行为,是后天的。

但看到文件上的内容后,管明觉得这比量产天才还不靠谱。

如果说量产天才只是一种科研行为,只是管明贡献点精华,那天才的培养则是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后是否能成功还不确定,起码在概率上来看,并不高,甚至都没有概率。

“我……并不反对我的孩子有这种教育,但……”摆摆手,管明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并不希望她们在成年后要安装人脑芯片,因为人脑芯片这个东西在我的预想中,应该是人在快去世的时候安装,然后留下映像资料,然后再让后人祭拜等等,实际上我最初是因为家里有老人,而且老人身体不太好,才萌生的这么一个想法并且实现,而非专门让所有人都去使用人脑芯片,尤其是年轻人。”管明摇头,解释道。

安排一批忠诚度高且执行能力高的年轻人,安装人脑芯片,然后在沪市成立一所小、中、高连读的实验性学校,小班授课,每个班保证一名老师两个学生的机制,负责12年的教学。

最私人化的教学,最贴心的授课方式。

因为有人脑芯片的存在,老师将不存在任何知识上的缺陷,同时因为有人脑芯片的存在,老师又可以担当各种兴趣班老师的职责。

点对点,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培训。

等到高中毕业后,如果年龄准许的话,则安装人脑芯片,最后走向大学等等。

管明不想让人脑芯片成为人类偷懒的借口,起码他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这样,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还是12年的那种,管明觉得太夸张了,尤其是他知道小夕小雨将会进入这个学校的时候。

要知道,即便是以国家为单位,制造一个不到指甲盖大小的人脑芯片,单价最少要五十万人民币以上,而这还没算上选拔安装人脑芯片的人,如果教育界也有奢侈品的话,那这绝对是最奢侈的一个教育理念。

“不想让孩子安装人脑芯片?想法很独特。”总巨头摇摇头,有点费解,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不过关于学校的话,我们还是主张弄一个,毕竟这也是实验性的学校,你年纪也不大,也经历过国家当下的教育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模式让识字率大幅度提高,但这种模式太过于机械化,太制式了,我们希望能通过个性化教学,来培育出更具有思想的天才,无论是科研也好,或者是艺术家等等,国家需要全才,但也需要某一方面很突出的天才。”总巨头说道。

巨头们手上有一份报告,关于安装人脑芯片的科学家在科研上的报告,如果以普通人为基准,那安装人脑芯片的人都是天才,都是人才,在各方面都能领先普通人的存在。

但如果把基准调整为科学家,甚至是天才科学家,那人脑芯片的作用则无限下降,起码在科研领域中是如此。

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安装总人数在一百人以上,然而这些人并没有成为如管明、如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甚至连接近管明的科研人员都没有,大数据表明,人脑芯片不会对人的创造力起到巨大增幅作用。

用木桶原理来形容的话,人脑芯片可以把人的所有短板都给补齐,然而却不能让长处变得更长,仿佛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上限一样,而人脑芯片不会帮人类突破这个上限,起码在科研领域中,天才式的带头人是必须


状态提示:636 《天才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