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仙侠修真>一教统武林>第一百三十四章 降服神鹰

《本草纲目·禽部》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海东青属于大型猛禽,体重健壮。雌性比雄性还大。最重可达6公斤。身高1米左右,两翅展开2米多长。头部羽毛白色,缀有褐斑,上体均呈暗灰色;胸部褐红色,缀有褐斑,尾部纯白色;嘴较厚长,跗跖只上部被羽,雌雄同色,喙爪像铁钩一样硬飞得即快又高,能捕天鹅、野鸭、兔、狍等qín_shòu。因此,辽代的皇帝,每天春天在鸭子河(今松花江)附近放海东青捕天鹅,捕到第一只天鹅,要摆宴庆贺,名曰“头鹅宴“。金、元时期女真族和蒙古族的贵族也有用海东青捕猎的习俗。

海东青常见于海滨及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据《契丹国志》记载:“五国(即黑龙江流域的五个部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名鹰海东青,多单独生活,但幼鸟常伴亲鸟飞翔。栖息时,停落在岩石或地面上,有时长时间地站在乔木枝上。主食野兔、鼠类等中小型兽类,夏秋时节,常飞行在水面上空,向水内俯冲以搜萦鱼虾;冬天捕食村里的小猫和小狗,并食腐尸肉。海东青捕食犹如闪电,扑扑凌凌人,煞是威严。它的食量很大,耐饱饿力较强,吃饱一次可20天不进食。

从清朝开始,每年的10--12月,朝廷就派人前往松花江两岸,黑龙江省的抚远县捕海东青,捕海东青时,先在山坡向阳处,用三块石头搭个“n“形支架,象征着鹰神九重天上的金楼神堂,内放一块山石,代表鹰神居住的神山。然后插草为香,用酒祭奠后,便张网捕鹰。网长3米,宽1米,在网上拴一只鸽子或死鸡为诱饵,捕鹰人躲进用树枝伪装的“窝棚“里,静候鹰的到来。有时,捕鹰人要蹲上几十天,称谓“蹲鹰“。鹰从高空潘盘旋而下,扑饵,落网被擒。捕鹰人要拜谢鹰神格格。捕到海东青后,立刻送往朝廷。供皇帝享用。康熙皇帝赞叹道:“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把海东青送到朝廷后,专门训鹰的人将海东青放在特制的鹰架上,几天不让它睡觉,这样就能磨掉海东青的野性,这叫“熬鹰“。然后通过“过拳“、“跑绳“等环节,海东青就能听人吆喝,让它上哪,它就上哪。为了掌握膘情,就让海东青吞下裹着瘦肉片的麻线团,它无法消化,便将线团吐出来,谓之“带轴“,也叫“勒腰“。几次“带轴“后,海东青早已饥肠刮肚,但肌肉却强劲起来,它才能“轻装上阵“,飞上九霄。

海东青被训好后,清朝皇帝和随臣一起,架着海东青,登上高处,注视着“赶仗人“。“赶仗人“在林中敲木呐喊、呦喝,狐狸、山兔和各种飞禽受惊而出,这时撒海东青,尾带小铜铃和海东青振翅而去,如飞箭一般捕向猎物。海东青有时要和山兔相搏,山兔会反身扳树枝弹海东青,俗称“兔子蹬鹰“。野鸡则会强翅相斗,十分激烈。年过三龄的海东青可与狐狸相击,一场鏖战,海东青总是常胜将军。

每年春天是海东青的繁育期,产卵两枚,卵似鸡蛋大小,色白无斑,卵经过35天孵化就可孵出雏鸟。海东青系列于东北。因此,到了万物孕育新生命的春天,清朝皇帝也遵古俗,让海东青北归返回东北去生儿育女,有时海东青留恋不走,人们一再相送。

如今,海东青非常稀少。前几年,人们在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时,先后两次发现了海东青,从此填补了中国海东青标本的空白。因此,我国已将海东青列为国家第一类保护动物。

据现代动物学家考证,海东青可能属,学名,是一种美丽的中型猛禽,也是体形较大的隼类,所以又有巨隼之称。其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左右,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中国分布于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部、辽宁和新疆喀什等地,极为罕见,其中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为留鸟或者繁殖鸟,在新疆为冬候鸟。契丹人统治中国北方时期,曾经将海东青大量引入今天的地区。

海东青栖息于岩石海岸、开阔的岩石山地、沿海岛屿、临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带,堪称北国世界的空中霸王。海东青主要以野鸭、鸥、雷鸟、松鸡等各种鸟类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动物。它在空中飞行发现猎物后,迅速将两翅一收,急速俯冲而下,就像投射出去的一支飞镖,径直冲向猎物。捕捉岩鸽等猎物时,雄鸟和雌鸟可以进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鸟突然飞进岩鸽栖息的洞穴中,将它们驱赶出来,雄鸟则在洞外等候,进行捕杀。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四章 降服神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